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钲专利>正文

零耗能发光键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3351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零耗能发光键盘,包括键盘本体(4),在键盘本体(4)上设置有按键(2),在按键(2)的表面有符号(3),其特征在于按键表面的符号为一个反光材料层(5),在所述反光材料层(5)上还有一个增反层(6)。(*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键盘,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电脑的可在黑暗条件下使用的键盘。尤其适合于手提电脑键盘上使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电脑键盘,为了方便暗光条件下操作,有人设计了可发光的电脑键盘。但现有的发光键盘大多是在键盘内部布置发光二极管或其它发光装置的方法达到照明目的,如中国专利02272870公开的“发光电脑键盘”,即是将键盘上的全部按键与一个冷光驱动电路相连,该冷光驱动电路与电源连接。其具有发光装饰与照明两用功能。这种键盘由于需要电源及供电线路,因而会增加故障率,如出现线路问题,还会影响键盘的正常使用。另一类是按键不配置电源的发光键盘。如中国专利01255109公开的“荧光按键装置”,它是由一个按键本体及形成于按键本体上且可发出荧光的图案部和位于按键本体背面或下方可使图案部发出荧光的近紫外线光源。这种技术由于必须配置光源,因而在使用上不便,同时配置的紫外光源对操作者的眼睛有刺激作用。不适于长久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零耗能发光键盘,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发光键盘必须消耗电能或虽然按键不配置电源但须有外设光源的不足。本技术的零耗能发光键盘,包括键盘本体,在键盘本体上设置有按键,在按键的表面有符号,其特征在于按键表面的符号为一个反光材料层,在所述反光材料层上还有一个增反层。本技术的零耗能发光键盘,不需耗用外部电能,将按键表面符号部分采用了反光材料层,利用反射屏幕所发出的光的方法来达到照明的目的,由于光在反光材料上发生镜面反射,而在键盘的其它部分发生的是漫反射,因此,字母和符号看起来要亮的多,极容易识别。为了增加反射光的强度,在反光材料层上部加涂一层增反膜(层),使得键盘符号依靠反射屏幕光线即可产生足够的亮度,操作人员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仍能正常操作。采用该技术方案,既节省了电能,又省却了采用电子电路容易出现的线路故障。附图说明图1是手提电脑俯视图图2是按键及其表面各功能层结构示意图图3是光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1和2是本技术在手提电脑上的应用实例,本技术的零耗能发光键盘,包括一个键盘本体4,在键盘本体4上设置有若干个按键2,按键2表面标有不同的符号3,本实施例的按键2表面的符号3由铝膜反光材料5制作,实践中可根据需要采用其它类似反光材料亦是本技术的所倡导的。在反光材料表面上镀一层增反膜6,本实施例采用了硫化锌-氟化镁膜系,镀层为三层,其反射率可达99%以上。增反膜6的使用亦根据不同电脑进行任意选择。普通台式电脑由于屏幕光线较强,可选用反射率较弱的增反膜,本例为手提电脑,因此选用了反射率高的增反膜。为了保护上述由反光材料层5及其上的增反膜6不受损坏,在按键的外部加一个透明薄膜保护层7。为了提高电脑使用者的使用趣味,可在反光材料内添加微量颜料,使得符号呈现彩色效果,增加键盘的个性与时尚特征。使用时,只要电脑屏幕发光,则其上的一部分光线要照射到键盘上,由于键盘上的符号采用了反射材料,因此,照射到符号表面的光线会产生镜面反射,相对于键盘其它部分的漫反射光线来讲要亮的多。由于在符号表面反射材料上镀有增反层,因此,该光线的绝大部分都被反射。此时的按键符号在黑暗中显得极为醒目。十分有助于操作人员工作。图3是本实施例的光路示意图,图中从电脑屏幕1发出的光,一部分射入操作者的眼部,一部分射向键盘,其中射向键盘的大部分光线发生的是漫反射,而射在按键2符号表面的光线则发生镜面反射,其射向人眼部的光线较键盘其它部分的光线要强度的多。因此,即使操作者在暗环境下操作电脑,亦不会有任何不便,同时因其不使用辅助光源照明,也不会对周围产生强光刺激,还可节省一部分能源及避免键盘线路故障。权利要求1.一种零耗能发光键盘,包括键盘本体(4),在键盘本体(4)上设置有按键(2),在按键(2)的表面有符号(3),其特征在于按键表面的符号为一个反光材料层(5),在所述反光材料层(5)上还有一个增反层(6)。2.按照权利要求1的零耗能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符号层(5)为一个彩色反光符号层。3.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零耗能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键外部有一层透明薄膜。专利摘要一种零耗能发光键盘,包括键盘本体,在键盘本体上设置有按键,在按键的表面有符号,其特征在于按键表面的符号为一个反光符号层,在所述反光符号层上还有一个增反层。本技术的零耗能发光键盘,不需耗用外部电能,容易识别。键盘符号依靠反射屏幕光线即可产生足够的亮度,操作人员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仍能正常操作。既节省了电能,又省却了采用电子电路容易出现的线路故障。文档编号G06F3/023GK2651832SQ200320111128公开日2004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28日专利技术者罗钲 申请人:罗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钲
申请(专利权)人:罗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