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引流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3313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乳腺癌术后引流组件,涉及医用引流用品领域,提供一种可检测乳腺癌手术范围内哪个区域出血的乳腺癌术后引流组件。该引流组件包括引流管和检测管,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主体、旁通管、第一气管和多个第一气囊;引流管主体前部不同位置设置有进液孔;第一气囊间隔设置在引流管主体前部内并与引流管主体连接,第一气管与各第一气囊连通,第一气囊充气时将引流管主体内部空间分隔为多个引流腔;旁通管前部与引流管主体前部同向设置并连接,引流管上具有连通旁通管和引流腔的连通孔;检测管包括检测管主体、第二气囊和第二气管,检测管主体前部具有检测孔,第二气囊环绕检测管主体设置,第二气管与第二气囊连通;检测管可插入旁通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乳腺癌术后引流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引流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乳腺癌术后引流组件。
技术介绍
乳腺癌根治术是针对乳癌患者采取的常见的外科治疗手段,也是乳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根治术的范围是将整个患病的乳腺连同癌瘤周围5cm宽的皮肤、乳腺周围脂肪组织、胸大小肌和其筋膜以及腋窝、锁骨下所有脂肪组织和淋巴结整块切除。乳腺癌根治术后恢复期间需要进行引流,将手术范围内皮瓣下产生的积液引出。引流所用物品为常规的引流管和负压引流瓶,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主体,引流管主体前部在引流管主体轴向不同位置设置有进液孔。引流管的前部弯曲地置于手术范围内皮瓣下,积液在引流瓶负压作用下从进液孔进入引流管,再进入引流瓶。引流期间,部分病人会出现手术范围内局部出血的情况,血液会经引流管引出,从而医护人员可得知。止血方式是进行压迫止血,例如用绷带缠紧的方式。ZL202021419013.X公开了一种乳腺癌术后压迫止血专用胸衣,ZL201921279162.8公开了一种用于乳腺癌术后压迫止血的弹力背心,也均适用于乳腺癌术后压迫止血。虽然乳腺癌手术范围内出血容易得知,但乳腺癌手术范围较大,具体何处出血目前难以得知。只能笼统地压迫整个手术范围,由于压迫范围大,压迫力不集中,往往压迫止血效果一般。在全面压迫方式止血效果不佳时,目前只能减小压迫范围,但因为难以得知具体何处出血,常常需要进行多次更换位置尝试,很不方便,浪费时间且耽误止血。基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检测乳腺癌手术范围内具体哪个区域出血的乳腺癌术后引流组件,以利于精准压迫止血。经检索,一些专利公开了乳腺癌术后引流管,例如ZL201821971530.0、ZL200720153573.3,但并未检索到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乳腺癌术后引流管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检测乳腺癌手术范围内具体哪个区域出血的乳腺癌术后引流组件。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乳腺癌术后引流组件包括引流管,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主体,引流管主体前部在引流管主体轴向不同位置设置有进液孔;还包括检测管;引流管包括旁通管、旁通管盖、第一气管和多个第一气囊;第一气囊位于引流管主体前部内并与引流管主体连接,各第一气囊沿引流管主体轴向间隔设置,第一气管与各第一气囊连通,第一气囊充气时将引流管主体内部空间分隔为多个引流腔;旁通管前部与引流管主体前部同向设置并相连接,引流管上具有连通旁通管和引流腔的连通孔,旁通管盖盖在旁通管后端;检测管包括检测管主体、第二气囊和第二气管,检测管主体前部具有检测孔,第二气囊环绕检测管主体设置,第二气囊靠近检测孔,第二气管与第二气囊连通;旁通管盖打开时,检测管能够插入旁通管。进一步的是:第二气囊的数量为两个,一个第二气囊位于检测孔的前方,另一个第二气囊位于检测孔的后方。进一步的是:第二气囊的数量为一个,第二气囊位于检测孔的前方或后方。进一步的是:检测管插入旁通管时,检测管与旁通管的后端密封。进一步的是:检测管主体上具有位置标记,位置标记的数量与连通孔的数量相同,各位置标记沿检测管主体轴向间隔设置;位置标记与旁通管后端对齐时,检测孔与连通孔位置对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使用时,与现有技术相同的,引流管前部弯曲地置于手术范围内皮瓣下,负压引流瓶连接在引流管主体上。由于旁通管盖的封闭作用,积液不会从旁通管流出,仍经引流管主体进入负压引流瓶。需要检测具体哪个区域出血时,如图5和图6所示,通过第一气管向第一气囊充气,第一气囊鼓涨密封引流管主体,从而将引流管主体内部空间分隔为多个引流腔。打开旁通管盖,将检测管插入旁通管,使检测孔与某个连通孔位置对应,并通过第二气管向第二气囊充气,则第二气囊与旁通管间密封,将负压引流球与检测管主体连接。如此则积液通过进液孔进入引流腔,再通过连通孔和检测孔进入检测管,而后进入负压引流球。第二气囊的数量为两个,一个第二气囊位于检测孔的前方,另一个第二气囊位于检测孔的后方时,由于第二气囊与旁通管间密封,只有一个引流腔的积液能够引入负压引流球。进退调节检测管的位置,使检测孔与不同的连通孔对应,则能引出不同引流腔内的积液。若是某个引流腔内引出的积液有较多的血液,则代表该引流腔附近有出血情况。引流管置入手术范围内皮瓣下,因此不能直接看到引流腔的位置。但引流管处皮肤会有所凸起,轻压皮肤也能感觉到引流管的位置,用另一根引流管在皮肤外沿置入皮瓣下的引流管设置,即可得出引流出血液的引流腔的位置。而后重点压迫该引流腔附近进行止血即可。可见本专利技术能够检测乳腺癌手术范围内具体哪个区域出血,从而可对该区域进行重点压迫止血,由于压迫集中,利于保证止血效果;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的多次更换压迫位置尝试无疑更加方便快捷,利于尽快实现压迫止血,从而利于病人尽快恢复。附图说明图1是引流管结构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引流管前部放大图;图4是检测管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检测出血区域状态图;图6是图5前部的放大图;图7是检测出血区域状态时,旁通管后端放大图;图中标记为:引流管1、引流管主体11、进液孔111、旁通管12、硬质接头121、柔性密封圈122、第一气管13、旁通管盖14、第一气囊15、连通孔16、引流腔17、检测管2、检测管主体21、检测孔211、位置标记212、第二气囊22、第二气管23、负压引流瓶3、负压引流球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乳腺癌术后引流组件包括引流管1,引流管1包括引流管主体11,引流管主体11前部在引流管主体11轴向不同位置设置有进液孔111;还包括检测管2;引流管1包括旁通管12、旁通管盖14、第一气管13和多个第一气囊15;第一气囊15位于引流管主体11前部内并与引流管主体11连接,各第一气囊15沿引流管主体11轴向间隔设置,第一气管13与各第一气囊15连通,第一气囊15充气时将引流管主体11内部空间分隔为多个引流腔17;旁通管12前部与引流管主体11前部同向设置并相连接,引流管1上具有连通旁通管12和引流腔17的连通孔16,旁通管盖14盖在旁通管12后端;检测管2包括检测管主体21、第二气囊22和第二气管23,检测管主体21前部具有检测孔211,第二气囊22环绕检测管主体21设置,第二气囊22靠近检测孔211,第二气管23与第二气囊22连通;旁通管盖14打开时,检测管2能够插入旁通管12。设置有气囊和充气管的医用管路很常见,因此本专利技术容易设计制造。本专利技术使用中,正常引流时,不使用检测管2。与现有技术相同的,引流管1前部弯曲地置于手术范围内皮瓣下,负压引流瓶4连接在引流管主体11上。由于旁通管盖14的封闭作用,积液不会从旁通管12流出,仍经引流管主体11进入负压引流瓶4。与常规引流管相比,由于多了旁通管112,引流管1稍宽一些,但并无不利影响。若是存在出血情况,血液引流出而被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乳腺癌术后引流组件,包括引流管(1),引流管(1)包括引流管主体(11),引流管主体(11)前部在引流管主体(11)轴向不同位置设置有进液孔(111);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管(2);引流管(1)包括旁通管(12)、旁通管盖(14)、第一气管(13)和多个第一气囊(15);第一气囊(15)位于引流管主体(11)前部内并与引流管主体(11)连接,各第一气囊(15)沿引流管主体(11)轴向间隔设置,第一气管(13)与各第一气囊(15)连通,第一气囊(15)充气时将引流管主体(11)内部空间分隔为多个引流腔(17);旁通管(12)前部与引流管主体(11)前部同向设置并相连接,引流管(1)上具有连通旁通管(12)和引流腔(17)的连通孔(16),旁通管盖(14)盖在旁通管(12)后端;/n检测管(2)包括检测管主体(21)、第二气囊(22)和第二气管(23),检测管主体(21)前部具有检测孔(211),第二气囊(22)环绕检测管主体(21)设置,第二气囊(22)靠近检测孔(211),第二气管(23)与第二气囊(22)连通;旁通管盖(14)打开时,检测管(2)能够插入旁通管(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乳腺癌术后引流组件,包括引流管(1),引流管(1)包括引流管主体(11),引流管主体(11)前部在引流管主体(11)轴向不同位置设置有进液孔(111);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管(2);引流管(1)包括旁通管(12)、旁通管盖(14)、第一气管(13)和多个第一气囊(15);第一气囊(15)位于引流管主体(11)前部内并与引流管主体(11)连接,各第一气囊(15)沿引流管主体(11)轴向间隔设置,第一气管(13)与各第一气囊(15)连通,第一气囊(15)充气时将引流管主体(11)内部空间分隔为多个引流腔(17);旁通管(12)前部与引流管主体(11)前部同向设置并相连接,引流管(1)上具有连通旁通管(12)和引流腔(17)的连通孔(16),旁通管盖(14)盖在旁通管(12)后端;
检测管(2)包括检测管主体(21)、第二气囊(22)和第二气管(23),检测管主体(21)前部具有检测孔(211),第二气囊(22)环绕检测管主体(21)设置,第二气囊(22)靠近检测孔(211),第二气管(23)与第二气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红梅吕杰英钟婷陈红付岚张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