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蚊虫叮咬后的外用解毒乳膏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3291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蚊虫叮咬后的外用解毒乳膏,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超微甘草粉1‑6份、超微明矾粉1‑6份、植物油2‑8份、甘油0.5‑3份、黄原胶0.5‑3份、精氨酸0.5‑3份、凡士林0.5‑3份、水1‑6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中药相须相使的原则,通过科学配伍,甘草与明矾配伍,黄柏与苦参配伍,增强了药物的止痒、消肿解毒作用。本产品组方科学配伍,药物的有效成份均是纯地道中药材,配少量符合国家规定的化妆品基质用品。如此,此产品既有较强的止痒、消炎解毒功效,又安全无毒副作用、无刺激,适合广大人群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蚊虫叮咬后的外用解毒乳膏及其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草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蚊虫叮咬后的外用解毒乳膏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随全球气候变暖,被蚊虫等昆虫叮咬者越来越多,如北京这些年毒蚊子越来越多。被蚊虫叮咬以后,人体会发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时会局部发生红斑、红肿甚至水疱,最大的问题是会瘙痒。因毒素作用,除引起瘙痒外,很可能诱发其他疾病,蚊虫叮咬后引起的红肿痒,虽然不会对生命造成多大的影响,但人们还是需要寻找能及时止痒的产品,所以市场上预防或治疗蚊虫叮咬的产品也非常之多。目前市场上有七类药物可用于蚊虫叮咬后的止痒。(1)、清凉油:被叮咬的地方可以用清凉油涂抹,有消肿和解痒作用。注意眼睛和鼻子附近不用,防止刺激。(2)、炉甘石洗剂:炉甘石洗剂是一种儿童外用药,主要治疗儿童湿疹,对因蚊虫叮咬引起的强烈过敏或化脓,也可以起到消炎清理创面的作用。(3)、氯霉素眼药水:被蚊虫叮咬后,立即涂搽1至2滴氯霉素眼药水,即可止痛止痒。(4)、金霉素眼膏:被叮咬的地方接近眼睛部位的,可以用金霉素药膏涂抹,可以防止感染。(5)、止痒消炎水:是一种纯中药温和配方不含激素类产品,起到杀菌、止痒、护肤的作用。(6)、六神丸:取六神丸10-60粒,研末后用米醋或温开水调成糊状,涂于蚊虫叮咬处。(7)、有一些中药像重楼解毒酊、复方樟脑软膏、无极膏,或市面出售的驱蚊、驱虫止痒药膏。但以下四类产品要忌用:1、含激素类产品:如无极膏、地塞米松软膏。15岁以下儿童用这类产品需十分谨慎,激素可抑制小儿的生长和发育。2、含酒精类产品:如酒精、花露水,用前需做简单的试敏试验,不宜直接涂抹于儿童皮肤表面。对儿童肌肤有一定的影响。3、含色素的外用药水:一些药物还会使皮肤产生色素沉着,尤其是含有激素类药的软膏以及一些带色素的外用药水,如碘酊、紫药水、红药水类消毒杀菌药品,不能用于脸部。4、绿药膏:绿药膏就是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是一种绿色透明的水性凝胶,内含抗生素和局部麻醉剂利多卡因,一个月以内婴儿禁用。以上产品均是以消炎止痒为目的,但并没有兼顾如何解除毒素的作用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特别是有毒蚊虫叮咬后的解毒功能。常见的含有激素类药物的药膏都可以止痒。另外有一些中药像重楼解毒酊效果也不错。还有一些像复方樟脑软膏、无极膏,或市面上买的驱蚊、驱虫止痒膏都可以用。有时用花露水这一类药膏也有一定的作用,但花露水里边有可能含有色素、香精以及酒精,如果有人对这类成分过敏,有可能会加重虫咬以后的过敏反应。所有的此类产品均是以消炎止痒为目的,但并没有兼顾如何解除毒素的作用,特别有毒蚊虫叮咬后的解毒功能。所以,市场需要一款具有强效解毒作用又安全可靠的外用药膏。根据这一市场需求,我们研发了这款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蚊虫叮咬后的外用解毒乳膏及其制作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蚊虫叮咬后的外用解毒乳膏,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超微甘草粉1-6份、超微明矾粉1-6份、植物油2-8份、甘油0.5-3份、黄原胶0.5-3份、精氨酸0.5-3份、凡士林0.5-3份、水1-6份。还包括超微黄柏粉1-3份。还包括超微苦参粉1-3份。一种治疗蚊虫叮咬后的外用解毒乳膏,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超微甘草粉1份、超微明矾粉6份、植物油8份、甘油0.5份、黄原胶0.5份、精氨酸0.5份、凡士林0.5份、水1份。一种治疗蚊虫叮咬后的外用解毒乳膏,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超微甘草粉6份、超微明矾粉1份、植物油2份、甘油3份、黄原胶3份、精氨酸3份、凡士林3份、水6份。一种治疗蚊虫叮咬后的外用解毒乳膏,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超微甘草粉3.5份、超微明矾粉3份、植物油5份、甘油2份、黄原胶1.5份、精氨酸1.5份、凡士林1.5份、水3.5份。一种治疗蚊虫叮咬后的外用解毒乳膏,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超微甘草粉1份、超微明矾粉1份、植物油1份、甘油1份、黄原胶1份、精氨酸1份、凡士林1份、水2份。一种治疗蚊虫叮咬后的外用解毒乳膏,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超微甘草粉1份、超微黄柏粉1份、超微苦参粉1份、超微明矾粉1份、植物油1份、甘油1份、黄原胶1份、精氨酸1份、凡士林1份、水2份。所述植物油为葵花籽油或麻油。一种治疗蚊虫叮咬后的外用解毒乳膏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配料:将原材料按照如下配料:A1甘油、黄原胶;A2一半份量的水、精氨酸;A3另外一半份量的水、超微甘草粉、超微明矾粉、超微黄柏粉、超微苦参粉;B植物油;C凡士林;(2)将A1相和A2相分别混合均匀备用;(3)将A3相原料中水称入乳化锅后,先加入混合好的A1相,搅拌均匀后,再加入A2相搅拌均匀,加热至40-50℃,均质3min至完全溶解后,加入超微甘草粉、超微明矾粉、超微黄柏粉、超微苦参粉搅拌均匀后加热至70-80℃保温30min备用;搅拌速度:1000r/min;均质速度:3000r/min;(4)将B相所有原料依次加入油相锅,加热至70-80℃,缓慢搅拌,完全溶化后保温备用;(5)待乳化锅中A相原料温度达到60-70℃,油相锅B相原料温度达到60-70℃,将油相锅B相原料快速抽入乳化锅,抽入过程中打开搅拌,完全抽入后均质5-7分钟;搅拌速度:1000r/min;均质速度:6000r/min;(6)均质结束后持续搅拌5-10min,料体均匀后打开冷却水降温。降温至60-70℃,加入C相原料凡士林均质搅拌;搅拌速度:500-1000r/min;(7)缓慢搅拌降温至20-30℃,取样检测pH和微生物,检测合格后出料,微生物检测结果合格后允许灌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根据中药相须相使的原则,通过科学配伍,甘草与明矾配伍,黄柏与苦参配伍,增强了药物的止痒、消肿解毒作用。本产品组方科学配伍,药物的有效成份均是纯地道中药材,配少量符合国家规定的化妆品基质用品。如此,此产品既有较强的止痒、消炎解毒功效,又安全无毒副作用、无刺激,适合包括儿童在内的广大人群使用。(2)本专利技术按照上述配方及制作工艺制得的抑菌乳膏,以纯中药及植物油为有效成份,以化妆品基质成份为辅料,通过搅拌均质增加水溶性油溶性,无毒副作用。通过科学配伍,协同作用,更好的发挥了中药有效成份的作用。用于蚊虫叮咬后的治疗,达到止痒、消炎、解毒作用。(3)本产品配方,通过反复试验合理搭配,充分发挥了协同作用,达到了止痒解毒两个效果同时促进中草药的药效,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促进愈合,提高免疫力的功效。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止咳润肺,缓急解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蚊虫叮咬后的外用解毒乳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n超微甘草粉1-6份、超微明矾粉1-6份、植物油2-8份、甘油0.5-3份、黄原胶0.5-3份、精氨酸0.5-3份、凡士林0.5-3份、水1-6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蚊虫叮咬后的外用解毒乳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超微甘草粉1-6份、超微明矾粉1-6份、植物油2-8份、甘油0.5-3份、黄原胶0.5-3份、精氨酸0.5-3份、凡士林0.5-3份、水1-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蚊虫叮咬后的外用解毒乳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超微黄柏粉1-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蚊虫叮咬后的外用解毒乳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超微苦参粉1-3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蚊虫叮咬后的外用解毒乳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超微甘草粉1份、超微明矾粉6份、植物油8份、甘油0.5份、黄原胶0.5份、精氨酸0.5份、凡士林0.5份、水1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蚊虫叮咬后的外用解毒乳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超微甘草粉6份、超微明矾粉1份、植物油2份、甘油3份、黄原胶3份、精氨酸3份、凡士林3份、水6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蚊虫叮咬后的外用解毒乳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超微甘草粉3.5份、超微明矾粉3份、植物油5份、甘油2份、黄原胶1.5份、精氨酸1.5份、凡士林1.5份、水3.5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蚊虫叮咬后的外用解毒乳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超微甘草粉1份、超微明矾粉1份、植物油1份、甘油1份、黄原胶1份、精氨酸1份、凡士林1份、水2份。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蚊虫叮咬后的外用解毒乳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超微甘草粉1份、超微黄柏粉1份、超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继东李亚平
申请(专利权)人:泽实润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