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吹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3270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便携式吹风机,包括机壳、隔热风道、加热组件、风机组件和控制组件,机壳上穿设有镂空区,机壳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风口和进风口;隔热风道的出风端与出风口连通;风机组件安装在机壳内,风机组件的出风端与隔热风道的进风端连通,风机组件的进风端与进风口连通;加热组件设置在隔热风道内,且位于隔热风道的出风端和进风端之间;控制组件安装在机壳上。本吹风机采用镂空区的设计,除了能够减轻整个机壳的重量外,还便于钩挂吹风机;将隔热风道环绕在镂空区外,便于连接出风口和风机组件,同时也可以提高了将整个出风口设计得更狭长或更大,既保证了出风量以及出风的均匀度,又能使得整个风道结构更加小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吹风机
本技术涉及吹风机
,尤其是一种便携式吹风机。
技术介绍
吹风机自诞生以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目前已经成为人们居家生活不可或缺的小家电产品。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吹风机总体上还是以7字型或锤子型为主,这类吹风机的结构基本是一个筒状的吹风筒同时再加装一个把手结构,把手结构除了便于使用人员握持和控制吹风筒的工作外,通常还起到钩挂整个吹风机的作用,但是把手的结构也导致了现有的吹风机体积较大且不方便收纳,外出携带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收纳携带的便携式吹风机。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出一种便携式吹风机,包括:机壳,其上穿设有镂空区,所述机壳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风口和进风口;隔热风道,所述隔热风道的出风端与所述出风口连通;风机组件,其安装在所述机壳内,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端与所述隔热风道的进风端连通,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端与进风口连通;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隔热风道内,且位于隔热风道内的出风端和进风端之间;及控制组件,其安装在所述机壳上,用于控制所述加热组件和风机组件的工作状态。进一步的,所述隔热风道环绕设置在机壳位于镂空区的周侧上;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机壳沿镂空区的轴线方向的任一侧侧壁上。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沿着镂空区的周向方向延伸设置在机壳远离所述风机组件一端的侧壁上。进一步的,所述隔热风道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契合出风口外形的过流孔,所述隔热风道与机壳之间设置有过流腔,所述过流孔通过过流腔连通出风口。进一步的,所述镂空区偏心设置在机壳,所述机壳上相对镂空区的一端设置有握持部,所述风机组件安装在握持部内。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握持部远离出风口的一端上,所述进风口上设置有过滤片。进一步的,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机、主板和电源器,所述风机、主板和电源器均安装在握持部内;所述电源器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器分别给主板、风机、加热组件及控制组件供电;所述风机的进风端与进风口连通,所述风机的出风端与隔热风道的进风端连通;所述控制组件与风机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板、启停开关、调节开关和指示灯,所述启停开关、调节开关和指示灯均安装在控制板上;所述控制板安装在机壳内,所述机壳上设置有活动孔,所述启停开关、调节开关和指示灯均活动穿出活动孔;所述控制板与主板、加热组件电连接,以控制加热组件和风机的工作状态。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为加热片或发热丝,所述加热片或发热丝设置在隔热风道的侧壁上,且将隔热风道分隔成至少一个加热道。进一步的,所述机壳位于镂空区的两侧边沿上均设置有圆滑倒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便携式吹风机采用镂空区的设计,除了能够减轻整个机壳的重量外,还便于将整个吹风机进行钩挂;此外将隔热风道环绕在镂空区外,可以实现双风道设计,便于连接出风口和风机组件,同时也可以提高了将整个出风口设计得更狭长或更大,避免了传统直筒式的结构设计,既提高了出风量以及出风的均匀度,又能使得整个风道结构更加小巧,进而使得吹风机结构得以小型化。而在隔热风道内设计加热组件,可以实现热风和吹风的两种工作需求。同时隔热风道的设计,便于使用人员可以直接握持整个机壳,避免烫伤,同时省去了把手的设计,可以将整个风机体型设计得更小,提高了整个吹风机的收纳性和便携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半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横截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5,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便携式吹风机,包括机壳100、隔热风道200、风机组件300、加热组件400和控制组件600,机壳100上穿设有镂空区110,所述机壳100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风口120和进风口130;所述隔热风道200的出风端与所述出风口120连通;风机组件300安装在所述机壳100内,所述风机组件300的出风端与所述隔热风道200的进风端连通,所述风机组件300的进风端与进风口130连通;加热组件400设置在所述隔热风道200内,且位于隔热风道200的出风端和进风端之间;控制组件600安装在所述机壳100上,用于控制所述加热组件400和风机组件300的工作状态。其中,机壳100整体上类似于手机一样的块状形态结构,边角进行圆角过渡,结构尺寸上可以设计成类似手机一样的尺寸,便于携带。而由于本机壳100与传统的吹风机筒状的结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此为了保证出风量和风机组件300的安装空间问题,本申请中利用隔热风道200来延伸整个风机组件300的出风空间,便于在小巧的结构内安装加热组件400以及与出风口120契合,同时出风口120的方向与隔热风道200整体传递方向不同,便于利用机壳100的空间。参见图1至图3,在本申请中采用镂空区110的设计,除了能够减轻整个机壳100的重量外,还便于将整个吹风机进行钩挂在外部的物体上。其中,所述机壳100位于镂空区110的两侧边沿上均设置有圆滑倒角,这样的设计使得机壳100位于镂空区110两侧的剩余区域正好形成一个可以容置隔热风道200的区域,同时也便于局部减少机壳100的厚度,便于将本吹风机钩挂在外部的结构上。其中为了更好地利用镂空区110,所述隔热风道200环绕设置在机壳100位于镂空区110的周侧上。采用这样的设计,使得出风口120的长度尺寸能够延长以及在狭小的机壳100上扩大出风面积,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也正如上述所说的,本申请中机壳100整体呈一个类似手机的块状结构,整体结构较为紧凑,为此环形的隔热风道200可以有效改变风机组件300的出风方向以及连通出风口120。在本申请中由于机壳100的结构限制,整体厚度要小于长度或宽度,本申请中隔热风道200和风机组件300均只能沿机壳100的长度方向进行依次设置,风机组件300的进出风方向与隔热风道200内风向的整体流向相同;如果在机壳100的长度方向端面进行设计出风口120,必然会压缩了整个出风口120的出风面积,降低了整个吹风机的使用效果。而为了增大出风面积,本申请中所述出风口120设置在所述机壳100沿镂空区110的轴线方向的任一侧侧壁上,这时出风口120与隔热风道200内风向的整体流动方向垂直,这样可以在厚度不足的机壳100上设计处大面积的出风通道,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加出风面积,所述出风口120沿着镂空区110的周向方向延伸设置在机壳100远离所述风机组件300一端的侧壁上。这样的设计使得整个出风口120呈缝状环绕在镂空区110周侧,形态美观,也不容易使得外部杂物从出风口120进入到隔热风道200内。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隔热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壳,其上穿设有镂空区,所述机壳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风口和进风口;/n隔热风道,所述隔热风道的出风端与所述出风口连通;/n风机组件,其安装在所述机壳内,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端与所述隔热风道的进风端连通,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端与进风口连通;/n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隔热风道内,且位于隔热风道内的出风端和进风端之间;及/n控制组件,其安装在所述机壳上,用于控制所述加热组件和风机组件的工作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其上穿设有镂空区,所述机壳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风口和进风口;
隔热风道,所述隔热风道的出风端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风机组件,其安装在所述机壳内,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端与所述隔热风道的进风端连通,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端与进风口连通;
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隔热风道内,且位于隔热风道内的出风端和进风端之间;及
控制组件,其安装在所述机壳上,用于控制所述加热组件和风机组件的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风道环绕设置在机壳位于镂空区的周侧上;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机壳沿镂空区的轴线方向的任一侧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沿着镂空区的周向方向延伸设置在机壳远离所述风机组件一端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风道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契合出风口外形的过流孔,所述隔热风道与机壳之间设置有过流腔,所述过流孔通过过流腔连通出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区偏心设置在机壳,所述机壳上相对镂空区的一端设置有握持部,所述风机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波郭伟竣唐国兴段羽冼上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德技创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