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训练设备以及康复训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3251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2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康复训练设备以及康复训练系统,康复训练设备包括基座、支撑平台、扰动机构以及控制装置。支撑平台经由扰动机构支撑于基座的上方且连接到对象支承部,以便对象支承部随支撑平台运动而运动;扰动机构适配于基座和支撑平台,且构造为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推动支撑平台相对基座执行至少包括倾斜运动和转动运动两者的运动;控制装置配置为控制扰动机构推动支撑平台。解决了目前需要通过治疗师手动突发地推动或晃动等方式向患者施加外力干扰,实现患者在无需外人帮助的情况下能够完成平衡训练,节省了人力成本,有利于缩短患者的平衡功能的训练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训练设备以及康复训练系统
本公开涉及医疗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康复训练设备以及康复训练系统。
技术介绍
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脊髓炎等可导致严重的运动障碍。早期康复训练不仅可以减少卧床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坠机性肺炎、压疮等风险,同时,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代偿重塑和运动功能的重建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早期康复训练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是一项核心内容。在目前常采用的疗法中主张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将手置于患者躯干和肢体的特定部位,通过突发地推动或晃动等方式向患者施加外力干扰,从而对人体平衡功能进行训练。上述人体平衡功能分为静态平衡、主动平衡及反应性平衡。其中,静态平衡是指身体维持某种固定姿势的能力;主动平衡是指运动中控制身体姿势稳定性的能力;反应性平衡是指受到外力干扰,人体反射性调整身体姿势从而维持身体轴心稳定的能力。而核心肌群主要是起到控制人体轴心平衡作用,因此,有效的平衡训练可以帮助核心肌群力量及协调性恢复。目前市面上缺少能够对患者的反应性平衡进行训练的设备,也就是,没有能够为患者提供一定的干扰从而对其平衡进行训练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康复训练设备以及康复训练系统,其通过设置扰动装置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使承托患者的支撑平台能够按需灵活地执行倾斜运动,从而对患者在扰动下的平衡功能进行训练。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案,提供了一种康复训练设备,所述康复训练设备包括基座、支撑平台、扰动机构和控制装置。所述支撑平台设置于所述基座的上方且用于支承康复训练的对象。所述扰动机构适配于所述基座和所述支撑平台。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控制所述扰动机构推动所述支撑平台相对所述基座执行至少包括倾斜运动的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控制所述扰动机构推动所述支撑平台相对所述基座执行至少包括倾斜运动和转动运动的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平台包括支撑部和与之相连的对象支承部,所述支撑部经由扰动机构支撑于所述基座的上方且连接到对象支承部,以便所述对象支承部随所述支撑部运动而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进一步配置为控制所述扰动机构以运动参数推动所述支撑平台,所述运动参数至少包括要执行的倾斜运动的各个倾斜角度、保持各个倾斜角度的持续时间、以及各个倾斜角度的转换频率的倾斜参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动参数还包括与各个倾斜角度对应的旋转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进一步配置为:提供数个平衡训练模式,使得各个平衡训练模式具有对应的一组运动参数;基于所选择的平衡训练模式,控制所述扰动机构以对应的一组运动参数推动所述支撑平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康复训练设备还包括构造为获取对象的核心肌力参数的第一反馈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进一步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反馈装置的所述核心肌力参数;基于所接收的核心肌力参数,向所述扰动机构发送控制信号,以动态地调节所述平衡训练模式。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接收的核心肌力参数,提供包括如下的至少一种的与所述平衡训练模式的选择相关联的提示:与所接收的核心肌力参数适配的候选的平衡训练模式的提示;所接收的核心肌力参数与当前选择的平衡训练模式不适配的提示;允许用户手动选择平衡训练模式的提示;以及当前选择的平衡训练模式对应的一组运动参数的呈现和允许用户手动调整所呈现的一组运动参数的提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康复训练设备还包括多个第二反馈装置,所述多个第二反馈装置构造为获取对象的重心偏移参数;所述控制装置进一步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多个第二反馈装置的重心偏移参数;基于所接收的重心偏移参数,向所述扰动机构发送控制信号,以动态地调节所述平衡训练模式。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接收的重心偏移参数,提供包括如下的至少一种的与所述平衡训练模式的选择相关联的提示:与所接收的重心偏移参数适配的候选的平衡训练模式的提示;允许用户手动选择平衡训练模式的提示;以及当前选择的平衡训练模式对应的一组运动参数的呈现和允许用户手动调整所呈现的一组运动参数的提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扰动机构包括转动座和沿周向设于所述转动座上的多个推动部件,各个推动部件构造为: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在上下方向上以独立进程推动所述支撑平台,以执行所述支撑平台的倾斜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平台的下表面上设有与多个所述推动部件对应设置的抵接部,所述推动部件的上表面与所述抵接部相贴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动部件的末端呈球形,所述抵接部形成有与所述球形适配的凹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座转动设于所述基座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扰动机构还包括平移组件,使得所述扰动机构以可平移方式连接到所述基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推动部件至少为4个。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个推动部件利用独立的液压缸构成且包括安装在各个液压缸的进液口附近的电磁阀,所述控制装置通过对各个电磁阀进行独立控制实现对各个液压缸的进动的独立控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象支承部至少包括设于所述支撑平台上的坐垫装置。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案,提供了一种康复训练系统,包括上述的康复训练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象支承部包括坐垫装置、背部安置装置以及腿部辅助装置,所述坐垫装置的相对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所述背部安置装置以及所述腿部辅助装置,所述康复训练系统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被配置为调节所述背部安置装置、坐垫装置以及所述腿部辅助装置之间的转动角度,以实现从包括站立模式、坐起模式和卧躺模式在内的多个体位训练模式中选择的体位训练模式。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康复训练设备还包括构造为获取对象的核心肌力参数的第一反馈装置,所述第一反馈装置装设于所述背部安置装置、腿部辅助装置或坐垫装置中一处或多处;所述控制装置进一步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反馈装置的所述核心肌力参数;基于所接收的核心肌力参数,向所述扰动机构和所述驱动装置发送控制信号,以动态地调节平衡训练模式和体位训练模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扰动机构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能够针对患者的康复训练要求,推动支撑平台相对基座灵活地进行倾斜运动来人为构建扰动下的平衡训练场景,解决了目前需要通过治疗师手动突发地推动或晃动等方式向患者施加外力干扰,能够更精确地按需完成平衡训练,节省了人力成本,有利于缩短患者的平衡功能的训练周期。且上述扰动装置还能够针对患者的康复训练要求,让治疗师便利直观地选择要向患者施加的合适的平衡训练模式,显著降低了对治疗师经验的依赖,在便利治疗师操作的同时为患者提供丰富的康复训练环境,且能确保平衡训练的效果。附图说明在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字母后缀或不同字母后缀的相同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实例。附图大体上通过举例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n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设置于所述基座的上方且用于支承康复训练的对象;/n扰动机构,所述扰动机构适配于所述基座和所述支撑平台;以及/n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控制所述扰动机构推动所述支撑平台相对所述基座执行至少包括倾斜运动的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528 CN 20202093402641.一种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设置于所述基座的上方且用于支承康复训练的对象;
扰动机构,所述扰动机构适配于所述基座和所述支撑平台;以及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控制所述扰动机构推动所述支撑平台相对所述基座执行至少包括倾斜运动的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控制所述扰动机构推动所述支撑平台相对所述基座执行至少包括倾斜运动和转动运动的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包括支撑部和与之相连的对象支承部,所述支撑部经由扰动机构支撑于所述基座的上方且连接到对象支承部,以便所述对象支承部随所述支撑部运动而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进一步配置为控制所述扰动机构以运动参数推动所述支撑平台,所述运动参数至少包括要执行的倾斜运动的各个倾斜角度、保持各个倾斜角度的持续时间、以及各个倾斜角度的转换频率的倾斜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参数还包括与各个倾斜角度对应的旋转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进一步配置为:提供数个平衡训练模式,使得各个平衡训练模式具有对应的一组运动参数;基于所选择的平衡训练模式,控制所述扰动机构以对应的一组运动参数推动所述支撑平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训练设备还包括构造为获取对象的核心肌力参数的第一反馈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进一步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反馈装置的所述核心肌力参数;基于所接收的核心肌力参数,向所述扰动机构发送控制信号,以动态地调节所述平衡训练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接收的核心肌力参数,提供包括如下的至少一种的与所述平衡训练模式的选择相关联的提示:
与所接收的核心肌力参数适配的候选的平衡训练模式的提示;
所接收的核心肌力参数与当前选择的平衡训练模式不适配的提示;
允许用户手动选择平衡训练模式的提示;以及
当前选择的平衡训练模式对应的一组运动参数的呈现和允许用户手动调整所呈现的一组运动参数的提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训练设备还包括多个第二反馈装置,所述多个第二反馈装置构造为获取对象的重心偏移参数;
所述控制装置进一步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多个第二反馈装置的重心偏移参数;基于所接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峻巍刘海杰陈腾万东山刘亮徐芳张倩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