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导管心脏瓣膜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3225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1
本申请涉及一种经导管心脏瓣膜输送系统,其包括瓣膜假体、外管和内管。瓣膜假体包括瓣膜释放端,瓣膜释放端端面与瓣膜轴线不垂直;外管包括外管释放端,外管释放端端面与瓣膜释放端端面相拟合,两者角度差允许在0到60度之间;内管可伸缩地穿设于外管内,在输送系统的远端,内管与外管之间装有瓣膜。本申请可以使与轴不垂直的释放端的瓣膜,在释放时同时与输送系统分离,从而可以保证瓣膜假体近端的各处部位同步展开,或按设计顺序释放,保证了瓣膜假体展开后在人体内的位置精度。此外,由于外管释放端的端面与外管轴的不垂直,在外管转动时,从外管的侧向可以获得不同形状的影像,从而可以直接判断出外管的角度和位置,可作为瓣膜安装定向标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经导管心脏瓣膜输送系统
本申请涉及心脏植入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经导管心脏瓣膜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经导管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ValveReplacement,简称:TVR)是一种微创瓣膜置换手术,指将组装好的瓣膜经导管置入瓣膜,替代原有瓣膜,在功能上完成瓣膜置换。TVR具体的植入过程为:先将人工瓣膜压缩进入一套经导管输送系统中,再利用输送系统通过外周血管(例如股动脉、股静脉、锁骨下动脉活动腹主动脉等)或心尖将瓣膜输送到瓣膜根部并释放,固定在瓣环中,通过人工瓣膜对原生瓣膜进行置换,TVR已成为无法耐受的外科手术或外科手术高危的瓣膜病狭窄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目前,输送系统设计的外管一般均是具有与轴垂直且平齐的远端端面,皆因对应的瓣膜端面设计为平齐的端面,而近些年兴起的经导管植入的二尖瓣瓣膜和三尖瓣瓣膜,其结构常为不规则释放端面,而如果用普通的与外管轴线垂直的输送系统进行输送植入,会在瓣膜在体内释放过程中瓣膜支架各梁陆续跳出,瓣膜会在释放的过程中晃来晃去,很不稳定,术者将无法控制其植入位置,给手术带来很大的困难或风险。因而需要设计匹配的经导管心脏瓣膜输送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涉及一种经导管心脏瓣膜输送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的输送系统无法匹配二尖瓣瓣膜或三尖瓣瓣膜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导管心脏瓣膜输送系统,其中,包括:瓣膜假体,所述瓣膜假体包括瓣膜释放端,所述瓣膜释放端的端面为与所述瓣膜假体的轴线非垂直的面;外管,所述外管包括外管释放端,所述外管释放端的端面为与所述外管的轴线非垂直的面;内管,所述内管可伸缩地穿设于所述外管内,且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保持有用于收纳瓣膜假体的空间;当所述瓣膜假体的近端收纳于所述空间中时,所述瓣膜释放端的端面形状与所述外管释放端的端面形状一致或相近。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瓣膜释放端的端面与所述外管释放端的端面的角度差在0-60度之间,以实现瓣膜假体在释放中周向同步释放。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可通过调整外管释放端的形状,实现瓣膜假体释放过程中的可控陆续释放的要求。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外管释放端为与所述外管的轴线不垂直的平面或曲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锥形头,所述锥形头固接于所述内管的端部,所述锥形头与所述外管相接触部位的形状与所述外管的所述外管释放端的形状相一致,形成对合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收入状态,所述锥形头与远端外管对接面为外管释放面,则锥形头的此面与所述外管释放端形状一致。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管和所述锥形头在相互对合位置处的直径相等,以使所述外管的外侧面与所述锥形头的外侧面平滑过渡。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管包括有至少一层的管壁。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经导管心脏瓣膜输送系统,通过使瓣膜假体的近端的端面形状与外管的远端的端面形状相同或相近,从而可以使瓣膜假体释放端的端面边缘的各处位置圆周方向同时与输送系统的释放端分离,从而可以保证瓣膜假体近端的各处部位同步展开,保证了瓣膜假体展开后在人体内的位置精度,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瓣膜假体的释放端局部优先展开而造成瓣膜假体整体偏移的问题。当然,也可以根据瓣膜释放端的形状,设计外管释放端的形状,以实现瓣膜瓣架各梁的陆续释放的特定要求。此外,通过使外管释放端的端面为不垂直于外管轴线的面,由此,在外管转动时,从外管的侧向可以获得不同形状的影像,从而可以直接判断出外管转过的角度和位置,作为植入过程中的角度定位标记。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经导管心脏瓣膜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经导管心脏瓣膜输送系统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瓣膜假体展开后的状态图。附图标记:1-外管;11-外管释放端;2-内管;3-瓣膜假体;31-瓣膜释放端;4-锥形头;5-手柄组件。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瓣膜是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器官,用于被动地打开或关闭,以保证血液向一个方向循环流动。当瓣膜出现问题时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否则容易出现生命危险。患者通过瓣膜置换手术,采用人工瓣膜代替原生瓣膜。通常情况下,瓣膜置换手术在心脏内进行,对于手术的精准度要求非常高,尤其是对于瓣膜的释放位置的定位精度要求。瓣膜置换手术通常需要依靠一种专门用于输送瓣膜假体的输送系统,瓣膜假体先被压缩收纳于输送系统中,通过输送系统将瓣膜假体运送至人体内预设位置处,然后可以通过控制机构使瓣膜假体从输送系统的释放端逐渐释放,瓣膜假体上可以从输送系统的释放端释放出,当瓣膜假体的瓣膜释放端脱离输送系统的释放端时,瓣膜假体完全释放,并在预设位置处自动或通过球囊扩张将瓣膜假体完全展开,实现了对人体内原生瓣膜的置换。但是,需要说明的是,现有输送系统的释放端出口处的端面均为与输送系统的外管轴线垂直的平面,这种输送系统仅适用于瓣膜释放端的端面为与轴垂直平面的瓣膜假体,即当瓣膜假体的瓣膜释放端与输送系统的释放端处分离的瞬间,瓣膜假体的瓣膜释放端的边缘可以同时与输送系统的释放端处分离,以保证瓣膜假体展开过程中的位置精度。然而,对于二尖瓣、三尖瓣等介入瓣膜,这类瓣膜假体3的释放端经常设计成与轴线非垂直的面,相应的输送系统的释放端的端面也应与瓣膜释放端31相匹配。当这类瓣膜假体3从现有输送系统的释放端处脱离时,由于现有输送系统的释放端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导管心脏瓣膜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瓣膜假体(3),所述瓣膜假体(3)包括瓣膜释放端(31),所述瓣膜释放端(31)的端面为与所述瓣膜假体(3)的轴线非垂直的面;/n外管(1),所述外管(1)包括外管释放端(11),所述外管释放端(11)的端面为与所述外管(1)的轴线非垂直的面;/n内管(2),所述内管(2)可伸缩地穿设于所述外管(1)内,且所述内管(2)与所述外管(1)之间保持有用于收纳瓣膜假体(3)的空间;当所述瓣膜假体(3)收纳于所述空间中时,所述瓣膜假体(3)的所述瓣膜释放端(31)的端面形状与所述外管(1)的所述外管释放端(11)的端面形状一致或相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导管心脏瓣膜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瓣膜假体(3),所述瓣膜假体(3)包括瓣膜释放端(31),所述瓣膜释放端(31)的端面为与所述瓣膜假体(3)的轴线非垂直的面;
外管(1),所述外管(1)包括外管释放端(11),所述外管释放端(11)的端面为与所述外管(1)的轴线非垂直的面;
内管(2),所述内管(2)可伸缩地穿设于所述外管(1)内,且所述内管(2)与所述外管(1)之间保持有用于收纳瓣膜假体(3)的空间;当所述瓣膜假体(3)收纳于所述空间中时,所述瓣膜假体(3)的所述瓣膜释放端(31)的端面形状与所述外管(1)的所述外管释放端(11)的端面形状一致或相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导管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生平靳永富孟春旺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金仕生物科技常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