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彦华专利>正文

一种防挤压胎儿头部的助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3200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1
一种防挤压胎儿头部的助产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锥形胎头吸引器、充气膨胀装置、牵引柄一、吸气管、吸气接头、牵引环、牵引柄二、膨胀软布、充气管、充气按压包、进气阀一、进气口、进气阀二、支撑板一、支撑圈、环形橡胶圈、支撑板二,所述锥形胎头吸引器呈圆锥形内部中空的密闭结构,左端开口处设置有环形橡胶圈,用于卡在胎儿头部,锥形胎头吸引器锥体壁内环形设置有支撑圈,用于支撑锥体,防止收缩变形,所述锥形胎头吸引器沿锥体外部设置有充气膨胀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强,有效帮助产妇顺利进行生产,缓慢扩张阴道口,避免快速扩张阴道口造成严重撕裂伤,而且能有效避免胎儿受到阴道口的挤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挤压胎儿头部的助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防挤压胎儿头部的助产装置。
技术介绍
助产指的是为使胎儿顺利娩出母体产道,于产前和产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照顾好产妇,认真观察产程,并指导其正确配合产程进展以及接生,在生产过程中常出现一些产妇因合并疾病分娩时不宜用力者,或者先天阴道缺陷、阴道口过紧痉挛等,导致胎儿无法自然生产,或者有胎儿窘迫需缩短产程尽快分娩者,在生产过程中就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助产,传统的是医护人员对产妇腹部逐渐向下体进行向下推,以帮助生产,但是其增加了生产时间,费时费力,在挤压过程中对产妇腹腔组织造成伤害。传统做法是胎头吸引术,是将胎儿吸引器外口伸入阴道内置于即将顺产的胎头上,再用负压装置将吸引器内空气吸出,形成负压区,利用负压吸引原理,吸住胎头,将胎儿适当拉出阴道。目前的吸引助产器种类繁多,中国专利局公开的专利名称:一种妇产科助产用胎头吸引助产装置,申请号:2020104321187,申请公布号:CN111544100A的专利技术,原理就是吸住胎儿的抬头拉出阴道,此过程阴道始终处于紧张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挤压胎儿头部的助产装置,包括:锥形胎头吸引器(101)、充气膨胀装置(102)、牵引柄一(103)、吸气管(104)、吸气接头(105)、牵引环(106)、牵引柄二(107)、膨胀软布(108)、充气管(109)、充气按压包(110)、进气阀一(111)、进气口(112)、进气阀二(113)、支撑板一(114)、支撑圈(115)、环形橡胶圈(116)、支撑板二(117),所述锥形胎头吸引器(101)呈圆锥形内部中空的密闭结构,左端开口处设置有环形橡胶圈(116),锥形胎头吸引器(101)锥体壁内环形设置有支撑圈(115),所述锥形胎头吸引器(101)右端设置有牵引环(106),所述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挤压胎儿头部的助产装置,包括:锥形胎头吸引器(101)、充气膨胀装置(102)、牵引柄一(103)、吸气管(104)、吸气接头(105)、牵引环(106)、牵引柄二(107)、膨胀软布(108)、充气管(109)、充气按压包(110)、进气阀一(111)、进气口(112)、进气阀二(113)、支撑板一(114)、支撑圈(115)、环形橡胶圈(116)、支撑板二(117),所述锥形胎头吸引器(101)呈圆锥形内部中空的密闭结构,左端开口处设置有环形橡胶圈(116),锥形胎头吸引器(101)锥体壁内环形设置有支撑圈(115),所述锥形胎头吸引器(101)右端设置有牵引环(106),所述锥形胎头吸引器(101)和牵引环(106)连接处上部设置有牵引柄一(103),下部设置有牵引柄二(107),所述锥形胎头吸引器(101)和牵引环(106)连接处正前方设置有吸气管(104)与锥体内部联通,所述吸气管(104)末端设置有吸气接头(105),所述吸气接头(105)向外连接有负压装置,所述负压装置可通过吸气管(104)将锥体内的空气吸出,在锥体内形成低于外部的气压,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胎头吸引器(101)沿锥体外部设置有充气膨胀装置(102),所述充气膨胀装置(102)靠锥形胎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彦华
申请(专利权)人:孙彦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