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导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3196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固定导向装置,包括基体,用于连其他部件;导向杆,设置在所述基体内部,用于对骨折块进行固定;弧形导向器,与导向杆设于同一平面上,通过弹性伸缩结构与基体一端连接,与导向杆配合固定骨折块并对打孔进行导向;摩擦固定结构,设在基体另一端,通过摩擦力固定导向杆;摩擦驱动结构,设在基体内部,通过摩擦力使导向杆进行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固定导向装置,当需要对病人骨折处进行固定时,使导向杆与弧形导向器分别置于骨折块两端,驱动摩擦驱动结构对导向杆进行移动,使骨折块可以牢牢地与未骨折骨块固定;从而对骨折块进行良好的临时固定,并为打孔提供精确的导向,减少了手术风险,为患者术后恢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导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固定导向装置。
技术介绍
骨折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质的完整性遭到损坏或连续性丧失的一种疾病。多发于儿童和老年人,青年人也时有发生。骨折发生后,经过及时有效的处理,多数病人可以恢复功能,少数病人可能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为了更好地恢复骨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一般采用可直接观察到骨折部位的开放手术方法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术中需要先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然后将骨折块临时固定,再进行钻孔,最后使用钢针或螺钉将骨折块和正常骨体固定在一起。但是在进行最后的固定时,经常会出现骨折块因为临时固定不牢固,出现再次移动的情况,导致固定困难。目前临床上通常使用骨钳对骨折块进行临时固定,但是骨钳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医生一直施力把持,轻微松动或者钻孔时造成的震动都可能导致骨折块发生移位,骨折块发生移位后就需要再次复位并重新固定,费时费力。另外,在钻孔时,由于缺乏精准的导向,医生只能凭经验打孔,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以致伤害附近的神经、血管、筋肉等组织,且有可能因打孔方向不正影响固定效果,甚至需要重新打孔。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用于临时固定骨折块、且同时为打孔提供精准导向的工具,以致临时固定费时费力,打孔无法精确控制在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可以将骨折块和正常骨体稳定地临时固定在一起、且具有打孔精准导向功能的固定导向装置。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基体,具有内腔,以及与所述内腔连通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导向杆,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中空内腔,通过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可插拔地安装在所述基体上;弧形导向器,通过连接结构安装在所述第一开口外侧,具有与所述导向杆的穿出所述第一开口的端部相对的定位尖端;摩擦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外侧,用于通过挤压摩擦力固定所述导向杆;摩擦驱动结构,设置在所述基体上,用于通过摩擦力驱动所述导向杆克服所述摩擦固定结构的摩擦力,向前运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摩擦固定结构包括摩擦固定板,具有用于供所述导向杆穿过的固定通孔;所述摩擦固定板的位于所述固定通孔上方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基体上,位于所述固定通孔下方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弹性件与基体连接,并在末端形成有按压段;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伸张状态时,推动所述摩擦固定板相对所述基体转动至设定位置,所述固定通孔的内壁与所述导向杆挤压接触;通过按压所述摩擦固定板使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固定通孔的内壁与所述导向杆解除接触。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向杆的两个相对侧面为相互平行的立面,相对的顶面和底面为向外凸起的弧形面;所述固定通孔的两个相对侧面为相互平行的立面,相对的顶面和底面为向外凸起的弧形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摩擦固定板的上方形成有插板,所述基体上形成有插孔,所述插板插入所述插孔内部形成可转动连接;或者,所述摩擦固定板的上方形成有插板,所述基体上形成有转轴,所述插板套设在所述转轴上形成可转动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摩擦驱动结构包括:摩擦驱动板,位于所述内腔内部,中部具有用于供所述导向杆穿过的驱动通孔;第二弹性件,一端抵靠在所述摩擦驱动板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内腔内壁上,中部具有用于供所述导向杆穿过的第二弹性件内腔;驱动把手,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基体上,用于拨动所述摩擦驱动板动作。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向杆的两个相对侧面为相互平行的立面,相对的顶面和底面为向外凸起的弧形面;所述驱动通孔的两个相对侧面为相互平行的立面,相对的顶面和底面为向外凸起的弧形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用于抵靠所述摩擦驱动板的所述内腔内壁上,在与所述摩擦驱动板的上下两端相对的位置,设有限位凹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用于抵靠所述摩擦驱动板的所述内腔内壁上,所述限位凹槽相对的所述摩擦驱动板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第二弹性件处于伸张状态时,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凹槽配合插接,所述驱动通孔的内壁与插入所述基体的所述导向杆不接触。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弧形导向器包括:连接段,具有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通过连接结构安装在所述基体上;延伸段,一端与所述连接段连接,另一端向外延伸;定位段,一端与所述延伸段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具有所述定位尖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圆柱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位置,中部具有用于供所述导向杆伸出的通腔;环形凹槽轨道,环绕设置在所述圆柱块外侧壁上;定位盲孔,至少为一个,设置在所述环形凹槽轨道上;弹性伸缩结构,设置在所述连接接头上,具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定位柱处于第一状态时,能够插入至所述定位盲孔内部,将所述弧形导向器限位固定在设定位置;所述定位柱处于第二状态时,能够从所述定位盲孔抽出,并经所述环形凹槽轨道滑动,从而改变所述弧形导向器在所述定位柱上的角度。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滑出槽,与所述环形凹槽轨道连通;所述定位柱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能够经所述滑出槽滑出,此时弧形导向器与所述圆柱块脱离接触。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手柄,固定安装在所述基体下方,与所述驱动把手相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导向装置,包括基体,横穿基体内腔的导向杆,在基体外侧设置的摩擦固定结构,用于驱动导向杆移动的摩擦驱动结构和用于为钻孔提供精准导向的弧形导向器;基体用于连接其他结构部件;导向杆用于与弧形导向器配合抵住骨折块进行临时固定,并为钻孔提供精确导向;摩擦固定结构用于固定导向杆,当导向杆抵住骨折块时,摩擦固定结构通过摩擦力固定住导向杆,进而对骨折块进行固定;摩擦驱动结构用于驱动导向杆克服摩擦固定结构的摩擦力后向前移动,将骨折块抵压固定在未骨折骨块上;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导向装置,能够对骨折块进行稳定的临时固定,并为钻孔提供精确导向,减少了手术误差,提高了手术效率,能够减轻病人痛苦,病人术后恢复更好。2.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导向装置,摩擦固定结构包括摩擦固定板和第一弹性件,摩擦固定板具有用于供导向杆穿过的固定通孔,摩擦固定板的一端与基体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形成按压段;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基体连接,另一端与摩擦固定板的位于固定通孔下方的位置固定连接,第一弹性件拥有压缩状态和伸张状态;第一弹性件处于伸张状态时,固定通孔与导向杆挤压接触,摩擦固定板和导向杆之间的摩擦力,将导向杆固定住;第一弹性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时,固定通孔与导向杆解除接触,摩擦固定板和导向杆之间的摩擦力消失,导向杆可以移动,通过按压和松开按压段可以切换第一弹性件的两种状态。通过上述摩擦固定板和第一弹性件,可以随时将导向杆固定在任意位置且固定牢固,使用方便。3.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导向装置,摩擦驱动结构包括摩擦驱动板,第二弹性件和驱动把手,摩擦驱动板中部具有用于供导向杆穿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体(1),具有内腔(11),以及与所述内腔(11)连通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12)、第二开口(13);/n导向杆(2),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中空内腔(21),通过所述第一开口(12)、第二开口(13)可插拔地安装在所述基体(1)上;/n弧形导向器(3),通过连接结构安装在所述第一开口(12)外侧,具有与所述导向杆(2)的穿出所述第一开口(12)的端部相对的定位尖端(31);/n摩擦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13)外侧,用于通过挤压摩擦力固定所述导向杆(2);/n摩擦驱动结构,设置在所述基体(1)上,用于通过摩擦力驱动所述导向杆(2)克服所述摩擦固定结构的摩擦力,向前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体(1),具有内腔(11),以及与所述内腔(11)连通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12)、第二开口(13);
导向杆(2),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中空内腔(21),通过所述第一开口(12)、第二开口(13)可插拔地安装在所述基体(1)上;
弧形导向器(3),通过连接结构安装在所述第一开口(12)外侧,具有与所述导向杆(2)的穿出所述第一开口(12)的端部相对的定位尖端(31);
摩擦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13)外侧,用于通过挤压摩擦力固定所述导向杆(2);
摩擦驱动结构,设置在所述基体(1)上,用于通过摩擦力驱动所述导向杆(2)克服所述摩擦固定结构的摩擦力,向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固定结构包括摩擦固定板(4),具有用于供所述导向杆(2)穿过的固定通孔(41);
所述摩擦固定板(4)的位于所述固定通孔(41)上方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基体(1)上,位于所述固定通孔(41)下方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弹性件(42)与基体(1)连接,并在末端形成有按压段(43);
所述第一弹性件(42)处于伸张状态时,推动所述摩擦固定板(4)相对所述基体(1)转动至设定位置,所述固定通孔(41)的内壁与所述导向杆(2)挤压接触;
通过按压所述摩擦固定板(4)使所述第一弹性件(42)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固定通孔(41)的内壁与所述导向杆(2)解除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2)的两个相对侧面为相互平行的立面,相对的顶面和底面为向外凸起的弧形面;所述固定通孔(41)的两个相对侧面为相互平行的立面,相对的顶面和底面为向外凸起的弧形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摩擦固定板(4)的上方形成有插板(44),所述基体(1)上形成有插孔(14),所述插板(44)插入所述插孔(14)内部形成可转动连接;
或者,所述摩擦固定板(4)的上方形成有插板(44),所述基体(1)上形成有转轴,所述插板(44)套设在所述转轴上形成可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驱动结构包括:
摩擦驱动板(5),位于所述内腔(11)内部,中部具有用于供所述导向杆(2)穿过的驱动通孔(51);
第二弹性件(52),一端抵靠在所述摩擦驱动板(5)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内腔(11)内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少博张亦军庄建姜文晓孙伟甘煜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