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作燕专利>正文

一种冲茶机及冲茶机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3147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饮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冲茶机及冲茶机的控制方法,包括:第一容器,第一容器底部设置有旋转组件,当第一容器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容器的顶部高于第一容器的底部,出料口朝向入料口;当第一容器位于第二位置时,阀门打开以连通供水模块和第一容器;当第一容器位于第三位置时,第一容器的顶部低于第一容器的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冲茶机,以旋转组件转动第一容器,使第一容器到达各个位置,完成添料、冲茶和排渣的过程,简化了冲茶机的结构,并提高冲茶机的自动化程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冲茶机的控制方法,通过将第一容器旋转至各个位置,实现冲茶的过程,提高冲茶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并缩短了冲茶过程需要等待的时间,以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茶机及冲茶机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饮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冲茶机及冲茶机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茶叶,俗称茶,一般包括茶树的叶子和芽。茶叶成分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有益健康。茶叶制成的茶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茶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相关技术中,冲茶机都是以手动或半自动的模式为主,冲泡时需要先将条状的茶叶泡开,导致冲泡时间长。冲茶过程繁琐,包括添茶料、浸泡等流程,需要人工清洗冲茶用的器具,严重抑制了消费者的兴趣,而通过冲茶机实现添料、冲茶和排渣等功能的结构往往比较复杂,导致产品造价高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顶部设置有入料口;/n入料模块,所述入料模块设置有出料口;/n供水模块,所述供水模块包括阀门;/n其中,所述第一容器底部设置有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容器旋转至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n当所述第一容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容器的顶部高于所述第一容器的底部,所述入料口朝向所述出料口;/n当所述第一容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阀门打开以连通所述供水模块和所述第一容器;/n当所述第一容器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容器的顶部低于所述第一容器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顶部设置有入料口;
入料模块,所述入料模块设置有出料口;
供水模块,所述供水模块包括阀门;
其中,所述第一容器底部设置有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容器旋转至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
当所述第一容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容器的顶部高于所述第一容器的底部,所述入料口朝向所述出料口;
当所述第一容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阀门打开以连通所述供水模块和所述第一容器;
当所述第一容器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容器的顶部低于所述第一容器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冲茶机包括活塞,当所述第一容器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活塞与所述第一容器同轴,所述活塞密封所述入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包括:
导柱,所述导柱设置在所述第一容器底部,所述导柱沿所述第一容器的轴向延伸;
滤网,所述滤网套设于所述导柱;
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用于复位所述滤网;
所述活塞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导柱的凹陷部,所述活塞还用于压缩所述复位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冲茶机包括排渣模块,所述排渣模块用于除去所述第一容器的所述入料口残留的茶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模块包括毛刷,其中,所述毛刷用于:当所述第一容器旋转至第三位置时,所述毛刷与所述第一容器同轴,所述毛刷靠近所述入料口,转动除去所述第一容器残留的茶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作燕
申请(专利权)人:李作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