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害虫诱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311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害虫诱集装置,包括硬质有色板粘接而成的箱盒,所述箱盒的左右两侧通透,箱盒内侧有支撑的铁丝框架,所述框架上部悬挂有若干条长条形带有可感染害虫的真菌孢子粉的菌带,所述菌带从箱盒上部垂下直至箱盒底部,所述菌带上吸附有引诱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昆虫对特定颜色和气味的趋性,将害虫诱集到装置内部,由于箱盒内悬挂的菌带从上部垂至底部,害虫会碰撞到菌带上,其体表会沾染白僵菌或绿僵菌的孢子粉,飞出时将孢子粉带出,并通过个体间相互接触,将孢子粉传播给其他个体,使其侵染致死,从而形成对害虫的持续控制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使用于温室蔬菜,可持续防治多种小型害虫,该装置使用寿命长,诱集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害虫诱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害虫生物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害虫诱集装置。
技术介绍
蓟马、粉虱、蚜虫、斑潜蝇等昆虫由于体型较小,繁殖快,不易被发现,对蔬菜危害极大,严重时可导致绝收。例如,西花蓟马作为一种世界性害虫,寄主植物多达60余科200余种。由于其生活周期短,寄主植物广,适应性强,对农药易产生抗性等特点,所以难以用常规的化学方法防治。另外,它能传播多种病毒,如番茄斑萎病毒和风仙花坏死斑病毒,给蔬菜和花卉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由于这些小型昆虫多对颜色有较强的趋性,如蓟马对蓝色和黄色有趋性。因此,应用色板诱杀昆虫是一种较常用的方式之一。在温室中,悬挂粘虫色板常用于害虫的监测和防治中。但由于粘虫板粘性较高,操作麻烦,且面积较小,往往需要悬挂较多数量,并需要经常更换,效果有限,成本较高。本申请人申请的“一种害虫诱集装置、制备方法及应用”中的诱集装置是融合了有色板、菌带和引诱剂为一体的箱盒结构,箱盒采用有色板制成,左右两端畅通开口,箱盒底部是带有微生物粉孢子的菌带,上部悬挂吸附有引诱剂的棉球,由于左右两端畅通开口,方便诱入昆虫,但是由于棉球悬挂于上部,因此昆虫被诱进箱盒内,也容易飞出去,而最终掉到底部菌带上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诱集效果大打折扣,有必要对该诱集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害虫诱集装置,该装置可广泛应用于温室蔬菜,可持续防治多种小型害虫,该装置使用寿命长,诱集效率高。一种害虫诱集装置,包括覆膜的硬质有色板粘接而成的箱盒,所述箱盒的左右两侧通透,其特征在于:箱盒内侧有支撑的铁丝框架,所述框架上悬挂有若干条长条形带有可感染害虫的真菌孢子粉的菌带,所述菌带从箱盒上部垂下直至箱盒底部,所述菌带上吸附有引诱剂。所述真菌为白僵菌或绿僵菌。所述箱盒底部固定有带有可感染害虫的真菌孢子粉的菌布。所述箱盒为卧式三棱柱状,柱体两底面通透。所述框架为立方体框架,支撑于箱盒的中下部,所述立方体框架上部有横梁,所述菌带悬挂在横梁上。所述箱盒的三侧面长度为30-40cm,宽度为20-30cm,所述框架长度为20-30cm,宽度为5-10cm,高度为10-15cm。所述菌带为超细纤维材料的无纺布,长度5-10cm,宽度2-5cm,厚度0.1cm,所述菌布为超细纤维材料的无纺布,长20-30cm,宽度为10-20cm。所述菌带优选3—5条且从左至右间隔均匀排列。其中,所述硬质有色板的颜色为黄色(波长530-610nm)、蓝色(波长430-470nm)、白色(波长410-430nm)或橙色(波长610-640nm),这些颜色主要对蓟马、蚜虫、斑潜蝇、粉虱有良好的引诱效果。本技术害虫诱集装置的原理:利用昆虫对特定颜色和气味的趋性,将害虫从硬质有色板粘接成的箱盒的两端开口处诱集到装置内部,由于箱盒内悬挂的菌带从上部垂至底部,大部分成虫被诱集到装置内部会碰撞到菌带上,其体表会沾染白僵菌或绿僵菌的孢子粉,然后成虫再从箱盒的两端开口处飞出,将孢子粉带出,并通过个体间的聚集和交配等行为,相互接触,将孢子粉传播给其他个体,使其侵染致死,从而形成对害虫的持续控制作用。由于本技术的诱集装置是悬挂在蔬菜大棚等位置,里面湿度较大,箱盒很容易湿软,本技术采用覆膜的硬质有色板,并在盒内加装了铁丝制成的框架,使本技术的害虫诱集装置使用寿命更长。该框架同样还是菌带悬挂的支架。本技术诱集装置的最终目的是让害虫沾染上孢子粉,因此将菌带悬挂在内部,使害虫诱集入内,既不影响通透,能将引诱剂的气味飘到更远的地方,又能使害虫自由出入,菌带柔性较好,菌带的阻力较小,害虫碰到菌带后,能沾染孢子粉飞出,个别被碰落到箱盒底部的害虫,也还会粘上底部菌布上的孢子粉再爬出或飞出。本技术装置综合利用硬质有色诱虫板、引诱剂和真菌孢子的持续侵染性,使害虫防治效果更佳。带有可感染害虫的真菌孢子粉的菌带的制备方法为:将无纺布浸入在可侵染害虫的真菌菌液中,经培养长出淡黄色孢子粉后和干燥,使无纺布的表面带有可感染害虫的真菌孢子粉。带有可感染害虫的真菌孢子粉的菌带,搭在或折叠悬挂于框架上,且菌带可随时更换。菌带的材质是无纺布,吸附性高,可充分吸收引诱剂,在置于框架上之前或之后,可以将引诱剂溶液对无纺布喷洒,使菌带吸附引诱剂,并可随时补充,起到持续引诱害虫的目的。带有可感染害虫的真菌孢子粉的菌布,放置在箱盒底部,也可以随时更换。本技术害虫诱集装置及制备方法相对于常规的诱虫板,具有以下优点:第一,适宜温室应用。无纺布上浸有营养物质,凭借其强大的吸水力将营养物质溶解,便于白僵菌或绿僵菌孢子吸收和利用。温室中湿度一般较大,有利于菌带上的孢子继续萌发生长,形成对害虫的二次侵染。第二,对害虫的持续控制效果好。由于装置中的菌带可随时更换,昆虫引诱剂可随时添加,使得害虫能持续被引诱和感染。第三,成本低廉,操作方便。装置中材料均为常见物质,且硬质有色诱虫板没有涂抹粘虫胶,可以任意安装和拆卸。第四,绿色安全,本技术综合了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对人畜无害,不污染环境,不影响果蔬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害虫诱集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箱盒内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列示如下:1、箱盒;2、框架;3、菌带;4、菌布;5、横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带有可感染害虫的真菌孢子粉的菌带或菌布的制备方法为:将裁剪好的无纺布浸入在可侵染害虫的真菌菌液中,经培养长出淡黄色孢子粉后和干燥,使无纺布的表面带有可感染害虫的真菌孢子粉。优选,真菌为白僵菌或绿僵菌。其中,所述菌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冷藏不超过2个月的斜面培养的白僵菌或绿僵菌菌落溶解到吐温-80溶液中,并配置成含有浓度为106个孢子·ml-1的孢子悬浮液,然后将配置好的孢子悬浮液加入到萨氏培养基的培养液中,在25℃下,转速120rmp下振荡培养48h,制成菌液;所述萨氏培养基的培养液为4%葡萄糖,1%蛋白胨,0.2%酵母膏加1000ml蒸馏水配制而成。所述引诱剂为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聚集素或/和性激素;将其与植物油(作为溶剂或缓释剂)混合均匀,喷施在带有可感染害虫的真菌孢子粉的菌带的表面,使菌带吸附有引诱剂。实施例:一种害虫诱集装置,包括覆膜的硬质有色板粘接而成的卧式三棱柱状的箱盒1,三棱柱柱体两底面通透,其特征在于:箱盒1内侧有支撑的铁丝框架2,所述框架2为立方体框架,支撑于箱盒1的中下部,所述立方体框架上部有横梁5,所述菌带3悬挂在横梁5上。菌带3为长条形,带有可感染害虫的真菌孢子粉,所述菌带3从箱盒上部垂下直至箱盒1底部,所述菌带3上还吸附有引诱剂,所述箱盒1底部固定有带有可感染害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害虫诱集装置,包括硬质有色板粘接而成的箱盒,所述箱盒的左右两侧通透,其特征在于:箱盒内侧有支撑的铁丝框架,所述框架上部悬挂有若干条长条形带有可感染害虫的真菌孢子粉的菌带,所述菌带从箱盒上部垂下直至箱盒底部,所述菌带上吸附有引诱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害虫诱集装置,包括硬质有色板粘接而成的箱盒,所述箱盒的左右两侧通透,其特征在于:箱盒内侧有支撑的铁丝框架,所述框架上部悬挂有若干条长条形带有可感染害虫的真菌孢子粉的菌带,所述菌带从箱盒上部垂下直至箱盒底部,所述菌带上吸附有引诱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诱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菌为白僵菌或绿僵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害虫诱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盒底部固定有带有可感染害虫的真菌孢子粉的菌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诱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盒为卧式三棱柱状,柱体两底面通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害虫诱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由上部和下部组成,所述框架的左剖面下部为方形,上部为三角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圣勇雷仲仁李银平张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