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刀鲚亲本成活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3036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刀鲚亲本成活率的方法,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包括:环境调控培育:先对刀鲚亲本进行饥饿培育,然后再进行调节培育;调节培育中使用了含有甘氨酸酯盐酸盐的调节剂。刀鲚亲本存活率高,通过本方法培育的刀鲚亲本存活率为85%以上,通过本方法培育后的刀鲚亲本产卵后存活率为90%以上;刀鲚亲本脏体比下降率小,刀鲚亲本脏体比下降率为20%以下;刀鲚亲本肝体比下降率小,刀鲚亲本肝体比下降率为28%以下;刀鲚亲本肝脏中MDA含量低,刀鲚亲本肝脏中MDA含量为65nmol/mL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刀鲚亲本成活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刀鲚亲本成活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刀鲚,属鲱形目,鳀科,鲚属,体型细长,侧扁,鱼体向后逐渐变细尖,呈现镰刀状,因此俗称刀鱼。刀鲚在我国的分布较为广泛,存在于主要的通海江河以及海域,包括黄海、渤海、东海以及长江、黄河、海河等地,在世界范围内,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沿岸。刀鲚属溯江洄游性鱼类,自古被称为“长江三鲜”之一,具有极高的经济及营养价值。但是,由于近年来的环境污染及过度捕捞等问题,刀鲚的天然种群资源急剧下降,并濒临绝迹。目前,人工繁殖育种以及增殖放流是恢复濒危鱼类种群资源的主要的有效举措。但是,刀鲚对应激反应十分敏感,人为手工操作容易受伤死亡,导致其人工繁殖过程受到障碍。因此有效调节与缓解应激反应,使刀鲚的存活率提高是当前的重点问题。应激作为正常的生理反应之一,具有其适应性意义,目的是维持内稳态。应激对机体作用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应激强度,二是自身对抗应激的能力。适量的应激能够提高鱼类适应环境的能力,但过多的应激会对鱼类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用于水产养殖、提高水产成活率的甘氨酸酯盐酸盐。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甘氨酸酯盐酸盐,其化学式:HCl·NH2CH2COOCH(CH3)CH2CH(OCH3)OCH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上述甘氨酸酯盐酸盐和单辛酸甘油酯在在水产培育和/或水产养殖中的用途。一种甘氨酸酯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甘氨酸、3-羟基丁醛缩二甲醇在二氯亚砜中反应制备得到甘氨酸酯盐酸盐。优选地,甘氨酸酯盐酸盐酯的制备中,将甘氨酸、3-羟基丁醛缩二甲醇加入二氯亚砜中,混合10-90min,在80-90℃的温度下回流反应0.5-6h,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后放入0-10℃的冰箱中3-12h,抽滤,乙醚洗涤,干燥,得到甘氨酸酯盐酸盐酯。更优选地,甘氨酸的添加量为二氯亚砜的30-60wt%。更优选地,3-羟基丁醛缩二甲醇的添加理为二氯亚砜的50-100wt%。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小肝体比下降率、减小脏体比下降率、降低肝脏中MDA含量的提高刀鲚亲本成活率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提高刀鲚亲本成活率的方法,包括:环境调控培育:先对刀鲚亲本进行饥饿培育,然后再进行调节培育;调节培育中使用了含有甘氨酸酯盐酸盐的调节剂。优选地,调节剂为甘氨酸酯盐酸盐和单辛酸甘油酯。饥饿培育时,刀鲚亲本的组织修补、渗透压调节等功能均受到显著影响,并使肝脏中脂质过氧化物分解产生具有生物毒性的丙二醛,提高细胞损伤的程度,破坏了刀鲚体内的抗氧化防御系统,甘氨酸酯盐酸盐和单辛酸甘油酯的共同使用,通过对刀鲚亲本的组织和渗透压调节等功能进行修补,降低了肝脏中丙二醛的含量,同时减小刀鲚亲本肝体比下降率,减小刀鲚亲本脏体比下降率,提高刀鲚亲本的存活率。优选地,调节培育中喂养量为饱食量5-60%。优选地,环境调控培育中水体pH调节至6.5-8。优选地,调节剂中甘氨酸酯盐酸盐的使用量为10-100μM。优选地,调节剂中单辛酸甘油酯的使用量为1-100mM。优选地,环境调控培育中,将经过亲本培育的刀鲚亲体进行饥饿培育3-7d,水温保持22-25℃,饥饿培育后培育池中加入调节剂,加海水调盐至盐度5-10,投喂糠虾和脊尾白虾,以饱食量5-60%为宜,调节培育时间为5-10d。优选地,环境调控培育前包括亲本培育过程。更优选地,亲本培育中,将刀鲚亲体置于培育池中,放养密度为20-40尾/池,水温保持22-25℃,调节pH至6.5-8,每天投喂糠虾和脊尾白虾,以饱食为宜,培育时间为5-10d。优选地,环境调控培育后包括强化培育过程。更优选地,强化培育中使用了缓解剂。更优选地,强化培育中,将经过环境调控培育的刀鲚亲体用网全部捞起,暴露于空气中5-30s,再放回水中270-295s,重复捞起-放回3-10次,应激处理后培育池中加入缓解剂,水温保持22-25℃,pH保持6.5-8,投喂糠虾和脊尾白虾,以饱食为宜,培育时间为5-10d。更进一步优选地,缓解剂为焦磷酸二氢二钠和1-甘露糖野尻霉素盐酸盐,焦磷酸二氢二钠的使用量为1-10mM,1-甘露糖野尻霉素盐酸盐的使用量为10-100mM。焦磷酸二氢二钠和1-甘露糖野尻霉素盐酸盐刺激信号转导组织、脂肪组织等的形成和泌乳,调控刀鲚亲体的应激适应性,并且可以降低肝脏中丙二醛的含量,降低细胞损伤,提高刀鲚亲体的存活率。优选地,每天投喂2次,早7点,晚5点。优选地,溶解氧浓度为大于6mg/L,氨态氮浓度小于0.01mg/L,亚硝酸盐浓度小于0.01mg/L。本专利技术公开了甘氨酸酯盐酸盐和单辛酸甘油酯在降低刀鲚亲本肝脏中MDA含量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含有饥饿培育过程和调节培育过程的环境调控培育来提高刀鲚亲本成活率,因而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刀鲚亲本存活率高,通过本方法培育的刀鲚亲本存活率为85%以上,通过本方法培育后的刀鲚亲本产卵后存活率为90%以上;刀鲚亲本脏体比下降率小,刀鲚亲本脏体比下降率为20%以下;刀鲚亲本肝体比下降率小,刀鲚亲本肝体比下降率为28%以下;刀鲚亲本肝脏中MDA含量低,刀鲚亲本肝脏中MDA含量为65nmol/mL以下。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减小肝体比下降率、减小脏体比下降率、降低肝脏中MDA含量的提高刀鲚亲本成活率的方法。附图说明图1为甘氨酸酯盐酸盐酯的红外图;图2为刀鲚亲本存活率图;图3为刀鲚亲本脏体比下降率图;图4为刀鲚亲本肝体比下降率图;图5为刀鲚亲本肝脏中MDA含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提高刀鲚亲本成活率的方法,甘氨酸酯盐酸盐酯的制备:将甘氨酸、3-羟基丁醛缩二甲醇加入二氯亚砜中,混合30min,在80℃的温度下回流反应4h,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后放入5℃的冰箱中8h,抽滤,乙醚洗涤,干燥,得到甘氨酸酯盐酸盐酯。甘氨酸的添加量为二氯亚砜的40wt%,3-羟基丁醛缩二甲醇的添加理为二氯亚砜的80wt%。亲本培育:将刀鲚亲体置于培育池中,放养密度为30尾/池,水温保持25℃,调节pH至7.2,每天投喂糠虾和脊尾白虾,以饱食为宜,培育时间为7d。环境调控培育:将经过亲本培育的刀鲚亲体进行饥饿培育5d,水温保持25℃,pH保持7.2,饥饿培育后培育池中加入调节剂,加海水调盐至盐度10,投喂糠虾和脊尾白虾,以饱食量50%为宜,调节培育时间为5d。调节剂为甘氨酸酯盐酸盐和单辛酸甘油酯,甘氨酸酯盐酸盐的使用量为60μM,单辛酸甘油酯的使用量为20mM。培育过程中控制溶解氧浓度为8.5mg/L,氨态氮浓度小于0.01mg/L,亚硝酸盐浓度小于0.01mg/L。培育过程中每天投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甘氨酸酯盐酸盐,其化学式:HCl·N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氨酸酯盐酸盐,其化学式:HCl·NH2CH2COOCH(CH3)CH2CH(OCH3)OCH3。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氨酸酯盐酸盐和单辛酸甘油酯在水产培育和/或水产养殖中的用途。


3.一种甘氨酸酯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甘氨酸、3-羟基丁醛缩二甲醇在二氯亚砜中反应制备得到甘氨酸酯盐酸盐。


4.一种提高刀鲚亲本成活率的方法,包括:
环境调控培育:先对刀鲚亲本进行饥饿培育,然后再进行调节培育;所述调节培育中使用了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甘氨酸酯盐酸盐的调节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刀鲚亲本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调节剂为甘氨酸酯盐酸盐和单辛酸甘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日进周永东李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