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高羊茅干旱抵抗下种子发芽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3003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高羊茅干旱抵抗下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包括:步骤1:预处理籽粒饱满、大小均一的高羊茅种子;步骤2:9月上旬,选择较阴凉的坡地松土后,施入高羊茅专用菌以及高羊茅专用菌的缓释组织后翻耕,再将种子撒播于土壤浅耕,覆土不超过1cm,之后浇水;步骤3:生长过程中,若高羊茅草根距离土壤表面超过8cm,每隔3‑4周灌溉一次;若高羊茅草根距离土壤表面在8cm以下,每隔1‑2周灌溉一次;其中,高羊茅专用菌源自羊茅属植物的内生菌;高羊茅专用菌的缓释组织包括:农作物秸秆、丙烯酸、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过硫酸钾。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植物内生菌的施入可以增加种子对于干旱条件的抵抗,提高发芽率和成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高羊茅干旱抵抗下种子发芽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育种
,涉及一种提高高羊茅干旱抵抗下种子发芽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高羊茅(学名:FestucaelataKengexE.Alexeev)是禾本科,羊茅亚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喜寒冷潮湿,不耐高温;喜光,耐半阴,对肥料反应敏感,抗逆性强,耐酸、耐瘠薄,抗病性强。高羊茅主要分布于中国广西、四川、贵州,生于路旁、山坡和林下,它用于草坪建植,但是由于野生高羊茅比较少,所以,目前人们开始大量的栽培高羊茅,但是高羊茅在水分不充足和强光直射的干旱坡地上栽培较常见,以至于导致高羊茅发芽率低,即使能够有的种子能够发芽,但是后期生长过程中由于受到强光直射以及坡地自身干旱且不便于浇灌等因素存在造成成活率低,进而严重影响高羊茅的产量和质量,不利于草坪建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高羊茅干旱抵抗下种子发芽率的方法,通过对高羊茅种子的浸泡处理以及向土壤中加入植物内生菌和协助植物内生菌缓慢释放代谢物的缓释组织,可以保证高羊茅生育期内所需的水分,以有效抵抗干旱提高种子发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高羊茅干旱抵抗下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预处理籽粒饱满、大小均一的高羊茅种子;/n步骤2:9月上旬,选择较阴凉的坡地松土后,施入高羊茅专用菌以及所述高羊茅专用菌的缓释组织后翻耕,再将步骤1预处理的高羊茅种子撒播于土壤浅耕,覆土不超过1cm,之后浇水;/n步骤3:生长过程中,若高羊茅草根距离土壤表面超过8cm,每隔3-4周灌溉一次;若高羊茅草根距离土壤表面在8cm以下,每隔1-2周灌溉一次;/n其中,所述高羊茅专用菌源自羊茅属植物的内生菌;/n所述高羊茅专用菌的缓释组织包括以下原料:农作物秸秆、丙烯酸、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过硫酸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高羊茅干旱抵抗下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预处理籽粒饱满、大小均一的高羊茅种子;
步骤2:9月上旬,选择较阴凉的坡地松土后,施入高羊茅专用菌以及所述高羊茅专用菌的缓释组织后翻耕,再将步骤1预处理的高羊茅种子撒播于土壤浅耕,覆土不超过1cm,之后浇水;
步骤3:生长过程中,若高羊茅草根距离土壤表面超过8cm,每隔3-4周灌溉一次;若高羊茅草根距离土壤表面在8cm以下,每隔1-2周灌溉一次;
其中,所述高羊茅专用菌源自羊茅属植物的内生菌;
所述高羊茅专用菌的缓释组织包括以下原料:农作物秸秆、丙烯酸、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过硫酸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高羊茅干旱抵抗下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羊茅专用菌源自长势不均一和/或生长管理期间修剪的废弃的羊茅属植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高羊茅干旱抵抗下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羊茅专用菌源自苇状羊茅、紫羊茅、高羊茅、硬羊茅和草地羊茅一种或多种,将其粉碎成粒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高羊茅干旱抵抗下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羊茅专用菌的缓释组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农作物秸秆30-50份、丙烯酸100-130份、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3-5份和过硫酸钾6-8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茜王志伟王小利陈莹吴家海柳嘉佳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草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