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智能嫁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2984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持式智能嫁接器,属于园林嫁接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嫁接器的主体,主体包括位于其下端的手动开关、位于其末端的肩托,主体的前端还设置有管状机构的辅助装置,辅助装置包括:刀片卡槽,用于切割砧木;旋转卡圈,用于夹持接穗并旋转至嫁接口处;旋转绑带,用于捆绑接穗与砧木的对接处,位于支撑座外侧壁;可调把手,用于辅助握持并抽拉出与地面接触的地标尺,位于辅助装置中部下端。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单人嫁接,而且可以保证嫁接的准确性和便捷性,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嫁接效率,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式智能嫁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持式智能嫁接器,属于园林嫁接器械

技术介绍
现有的嫁接器多如同ZL201820461077.2公开的一种便于更换裁剪刀片的嫁接器,利用手动握持的方式实现切割,需要放下嫁接器后再更换接穗和绑带才能完成整个嫁接过程,为了提高效率往往需要多个人配合。尚需要一种优化结构的嫁接器,能够便于单人操作的嫁接器,在操作嫁接器进行切割的同时,完成接穗和捆绑的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手持式智能嫁接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手持式智能嫁接器,包括嫁接器的主体,主体包括位于其下端的手动开关、位于其末端的肩托,主体的前端还设置有管状机构的辅助装置,辅助装置包括:刀片卡槽,用于切割砧木,包括:卡槽,呈U型结构,位于辅助装置所在管状机构最前端,卡槽夹持于砧木表面;刀片,倾斜设置于卡槽内部,刀片通过拉线贯穿管状机构与手动开关相连,受力拉紧后的刀片沿砧木表面倾斜切割出开口;旋转卡圈,用于夹持接穗并旋转至嫁接口处,包括:卡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智能嫁接器,包括嫁接器的主体(5),主体(5)包括位于其下端的手动开关(6)、位于其末端的肩托(7),其特征在于,主体(5)的前端还设置有管状机构的辅助装置,辅助装置包括:/n刀片卡槽(1),用于切割砧木(11),包括:/n卡槽,呈U型结构,位于辅助装置所在管状机构最前端,卡槽夹持于砧木(11)表面;/n刀片(12),倾斜设置于卡槽内部,刀片(12)通过拉线贯穿管状机构与手动开关(6)相连,受力拉紧后的刀片(12)沿砧木(11)表面倾斜切割出开口;/n旋转卡圈(2),用于夹持接穗(21)并旋转至嫁接口处,包括:/n卡圈,呈O型结构,卡圈上放置有接穗(21);/n支撑座,呈柱状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智能嫁接器,包括嫁接器的主体(5),主体(5)包括位于其下端的手动开关(6)、位于其末端的肩托(7),其特征在于,主体(5)的前端还设置有管状机构的辅助装置,辅助装置包括:
刀片卡槽(1),用于切割砧木(11),包括:
卡槽,呈U型结构,位于辅助装置所在管状机构最前端,卡槽夹持于砧木(11)表面;
刀片(12),倾斜设置于卡槽内部,刀片(12)通过拉线贯穿管状机构与手动开关(6)相连,受力拉紧后的刀片(12)沿砧木(11)表面倾斜切割出开口;
旋转卡圈(2),用于夹持接穗(21)并旋转至嫁接口处,包括:
卡圈,呈O型结构,卡圈上放置有接穗(21);
支撑座,呈柱状凸起,位于管状机构辅助装置的中部上端;
旋转杆,其一端与卡圈相连,另一端与支撑座铰接;卡圈以支撑座为圆心,以旋转杆为半径进行180°旋转;
旋转绑带(3),用于捆绑接穗(21)与砧木(11)的对接处,位于支撑座外侧壁;
可调把手(4),用于辅助握持并抽拉出与地面接触的地标尺(41),位于辅助装置中部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智能嫁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绑带(3)包括活动套筒,以及缠绕于活动套筒上的绑带,活动套筒竖直套接与柱状的支撑座外侧;手动拉动绑带,绑带牵动活动套筒沿支撑座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智能嫁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把手(4)包括竖直设置的把手,以及若干段套接于把手内部的可调地标尺(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智能嫁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地标尺(41)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吉禄李磊王军伟焦功强姜瑞德邵阳江志训刘玲展恩军赵征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