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忠献专利>正文

鼠标用鼠垫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2866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鼠标用鼠垫构造,涉及计算机外设鼠标,解决了现有鼠标在操作的费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鼠标用鼠垫构造包括鼠垫座,其分为基部与凸部,而基部表面向上形成有凸部,且凸部的形状以弧凸状、球状、近球状、椭圆弧凸状或锥形等为最佳,并使凸部的顶端至基部的上表面间的距离必须不能大于4mm,以致使鼠垫座组设于鼠标本体下方时,恰能因凸部撑起鼠标本体的腾空作用而致使凸部与接触面间的接触呈点接触状,而使得受轻微力量移动时就能确实产生微幅移动距离的效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外设鼠标,尤其涉及设置在鼠标底部的鼠垫。
技术介绍
现在常用的鼠标鼠塾构造,如图1和图2所示,鼠标包括有本体l,其顶面 10为弧形状,且在顶面10前上方组设有4妄4丑12,并且本体1的底部11在中间 区附近组设有滚轮机构2及其近底部外围处形成有凸出部13,并在凸出部13内 组设有平面状的止滑垫14,如此,方能因凸出部13及止滑垫14的支撑作用而 使得鼠,本体1的底部11不会与桌面或鼠标垫等形成大面积接触,从而使得鼠 标比较容易滑动。然而,当消费者在经长时间操作使用时,则会产生如下的缺点及困扰1、 由于鼠标底部的凸出部的直径或尺寸均至少在5mm以上(如7mm的圓形 状或6*15咖'椭圆状、弧弯状等),再加上已组设于凸出部的止滑垫为软质材料 所制成的平面体,使得位于单一凸出部内的止滑垫与桌面接触时保持有一定大 小的摩擦阻力,同理,鼠标底部的四个凸出部上的止滑垫所形成的接触面积为 单一凸出部上的止滑垫接触面积的四倍,因此,消费者在长时间操作鼠标移动 时,均必需使用较大的力量来推移动鼠标,而容易使消费者的手腕产生酸痛, 严重的话,更会导致手腕肌腱炎(俗称职业病)的发生而迫使消费者无法再行 使用或必需辞职原工作,成为消费者的一大困扰。2、 承如上述,由于移动鼠标需要费较大的力量方能移动,以致使消费者在 使力移动鼠标的操作控制上不太容易操控使其定位,尤其是对老人或小孩或是 手部受伤需复健的人或是手部控制力较差的人,更是不易操作使用为其另一困扰。3、承如上述,其不但会使得现有鼠标在计算机屏幕中的相邻微小距离或位 置的操作会因摩擦阻力作用而更加不易操作控制定位性,以导致消费者无法一 次性操作而必需藉由多次重复操作才能达成预期的效果外,同时,也会凸显现 有鼠标的不灵活及不灵敏的操作性为其再一困扰。有鉴于此,专利技术人积极开发研究,并为改进上述现有鼠标构造的缺点,本 专利技术人以从事此类产品制造多年的经验,经过长久努力研究与实验,终于开发 设计出本技术鼠标用鼠垫构造,期能嘉惠所有的消费者及制造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鼠标用鼠垫构造,能使凸部与桌面间的接触面积缩小, 以使得受轻微力量移动时就能确实产生微幅移动距离的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鼠标用鼠垫构造,包括有鼠垫座,该鼠垫座分为基部及凸部,所述基 部的表面向上形成所述凸部,且使凸部的顶端至基部的上表面间的距离必须不 大于4mm。部,且凸部的形状以弧凸状、球状、近球状、椭圆弧凸状或锥状等为最佳,并 使凸部的顶端至基部的上表面间的最小距离必须不能大于4mm;如此,不但能使 鼠垫座的凸部撑起鼠标本体呈腾空状,且能使凸部与桌面间的接触面积缩小, 以确实提供相当小的力量作微幅移动操作特性及移动的距离监控反应外,同时, 也能减轻长时间操作计算机鼠标的使用者手部的负担,进而降低对使用者的手 腕伤害或职业灾害的发生。另外,本技术也能克服习知鼠标于精密图学中的相邻微小距离所无法一次操作完成的困扰,而达到提供更灵活灵敏的轻微力道的操作特性,而作为 提供给老人、小孩、手部受伤需复健的人、或是手部控制力较差的人来使用, 以增加其适用性,进而能有效的提高其市场竟争力及占有率者。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鼠标构造的仰一见图; 图2为图1的另一组合使用局部剖面放大图; 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4为岡3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应用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5组合后的仰视图; 图7为图5的另一组合使用局部剖面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为一种鼠标用鼠垫构造,请参阅图3至图7,包括有鼠垫座5, 鼠垫座5包括有基部50及凸部51,而基部50的上表面向上形成有凸起状的凸 部51,且凸部51的形状以弧凸状、球状、近球状,椭圆弧凸状或锥状等为最佳, 并使凸部51的顶端至基部50的上表面间的最小距离A必须不能大于4mm。并且 基部50的另一侧表面501组设在鼠标本体3的底表面33上,以作为凸部51撑 起鼠标本体3之用;而上述的鼠垫座5与底表面33间的组设方式可为一体包覆 成型、锁合、螺合、卡合、黏合、强制挤压等结合方式。鼠标本体3,其顶表面31形成弧形状,且于其顶表面31前上方组设有可被 按压的按压键32,并且该本体3底表面33近中间区域组设有感知组件4 (如 滚轮、感应器、光学感应器、红外线感应器等),该本体3的底表面33近外围 处形成有定位部34,以供已具有凸起状凸部51的鼠垫座5也能组设在定位部34上,且使鼠垫座5的凸部51的最外表面能凸出于鼠标本体3的底表面33, 并通过该鼠垫座5的凸部51的作用而致使鼠标本体3底表面33会与接触面6 保持适当距离(约1-2. 5咖),以利感知组件4能以直接接触感应或是隔空藉由 光学感应;而上述的定位部34可为凹槽、孔或凸面;而上述鼠标本体3的底表 面33与鼠垫座5的凸部51为不同材质,且该鼠垫座5的硬度及耐磨性均必需 高于底表面33,并且鼠垫座5为金属材质或塑钢等材质。当使用时,则必需将设置有凸起状凸部51的鼠垫座5经由黏贴方式而直接 组设于鼠标本体3底表面33近外围处的定位部34上,再将已位于鼠标本体3 下方的鼠垫座5的凸部51直接朝下置于接触面6上,而利用凸部51的撑起作 用而致使鼠标本体3的底表面33会与接触面6保持适当距离(约1-2. 5腿左右), 以利感知组件4能以直接接触感应或是隔空通过光学感应器作用而得知其位置 所在,此时,^由于凸部51的形状为金属材质的球状,以致使凸部51及接触面6 间的接触为点接触,以确保鼠标本体3与接触面6间的接触面积维持至最小化, 而能大大的降底凸部51与接触面6间所产生的摩擦阻力;因此,本技术能 提供消费者施以相当小的力量就能使鼠标本体3作微幅移动的距离监控,即具 有灵敏操作的特性,且能减轻长时间操作计算机鼠标的使用者的手部负担,以 降底对使用者的手腕伤害或职业灾害的发生,同时,更能克服制图中的相邻微 小距离所无法一次操作的困扰,而提供更灵活更灵敏的轻微力道的微幅移动操 作特性,而作为提供给老人、小孩、手部受伤需复健的人、或是手部控制力较 差的人来使用,进而能有效的提高其市场竟争力及占有率者。权利要求1、一种鼠标用鼠垫构造,包括有鼠垫座,该鼠垫座分为基部及凸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的表面向上形成所述凸部,且使凸部的顶端至基部的上表面间的距离必须不大于4mm。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标用鼠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鼠垫座的凸 部的另 一侧表面组设在鼠标本体的底表面上,且该鼠垫座的凸部与鼠标本体之 底表面为不同材质,并使该凸部的硬度及耐磨性均高于底表面的硬度及耐磨性, 并且所述凸部的最外表面凸出于本体的底表面。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标用鼠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鼠垫座的凸 部的另 一侧表面组设在鼠标本体的底表面的定位部上,且该鼠垫座的凸部与鼠 标本体的底表面系为不同材质,并使该凸部的硬度及耐磨性均高于底表面的硬 度及耐磨性,并且所述凸部的最外表面凸出于本体的底表面。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鼠标用鼠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鼠垫座与底 表面间的组设方式为一体包覆成型、或是锁合、或是螺合、或是卡合、或是黏 合、或是强制挤压的结合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鼠标用鼠垫构造,包括有鼠垫座,该鼠垫座分为基部及凸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的表面向上形成所述凸部,且使凸部的顶端至基部的上表面间的距离必须不大于4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忠献
申请(专利权)人:林忠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