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反应釜热量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2559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节能型反应釜热量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装置包括第一加热炉,所述第一加热炉一侧设有第二加热炉,第一加热炉与第二加热炉均固定在加热炉架上,第一加热炉与第二加热炉结构相同,第一加热炉与第二加热炉一侧共同设有热循环机构,热循环机构一侧设有反应釜,反应釜上端设有反应釜盖,反应釜下端设有出液机构,反应釜一侧设有气缸,反应釜上还设有伺服电机架,反应釜盖通过伺服电机架与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气缸控制应釜盖打开/关闭。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使用,利用不同的加热方式提高反应釜的加热效率,有利于提高反应釜的热反应效率,热量利用率高,能够重复进行加热,热量循环,压力检测准确,安全性高。安全性高。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反应釜热量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领域,具体是一种节能型反应釜热量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等领域中,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及其它复合材料,根据不同的工艺条件需求进行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设计条件、过程、检验及制造、验收需依据相关技术标准,以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反应功能;
[0003]压力容器反应过程中的压力要求对容器的设计要求也不尽相同,生产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加工、检测并试运行,不锈钢反应釜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操作条件等不尽相同,反应釜的设计结构及参数不同,即反应釜的结构样式不同,属于非标的容器设备,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容器,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从开始的进料

反应

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反应步骤,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搅拌、鼓风等)、反应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严格的调控,其结构一般由釜体、传动装置、搅拌装置、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密封装置组成,相应配套的辅助设备:分馏柱、冷凝器、分水器、收集罐、过滤器等,加热方式有:蒸汽、电加热、导热油,以满足耐酸、耐高温、耐磨损、抗腐蚀等不同工作环境的工艺需要。而且可根据用户工艺要求进行设计、制造,传统的加热方式是对反应釜一直加热,散去的热量无法得到重复利用,反应釜的热能利用效率低,针对这种情况,现提出一种节能型反应釜热量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反应釜热量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便于使用,利用不同的加热方式提高反应釜的加热效率,有利于提高反应釜的热反应效率,热量利用率高,能够重复进行加热,热量循环,压力检测准确,安全性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节能型反应釜热量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加热炉,所述第一加热炉一侧设有第二加热炉,第一加热炉与第二加热炉均固定在加热炉架上,第一加热炉与第二加热炉结构相同,第一加热炉与第二加热炉一侧共同设有热循环机构;
[0007]所述热循环机构一侧设有反应釜,反应釜上端设有反应釜盖,反应釜下端设有出液机构,反应釜一侧设有气缸,反应釜上还设有伺服电机架,反应釜盖通过伺服电机架与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气缸控制应釜盖打开/关闭。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炉上端设有空气交换机,第一加热炉一端设有阵列分布的废气排放管,第一加热炉另一端设有阵列分布的热能出口,热循环机构包括第一循环U型管道与第二循环U型管道;
[0009]所述第一循环U型管道与第二循环U型管道均固定在底部固定架上,底部固定架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管道固定卡座,底部固定架上还设有第二管道固定卡座,第一管道固定卡座与第二管道固定卡座上均设有管道固定卡。
[0010]所述第一循环U型管道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阀门,第一循环U型管道上还设有阵列分布的压力表,第一循环U型管道一端设有第一进气端,第一进气端上设有第一进气管,第一循环U型管道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法兰;
[0011]所述第二循环U型管道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阀门,第二循环U型管道另一端设有第一延长管,第一延长管上设有第二连接法兰,第二循环U型管道一端设有第二进气端,第二进气端上均设有第二进气管,第一循环U型管道与第二循环U型管道之间设有连通阀,第二进气管与第一进气管均连接热能出口。
[0012]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一端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三进气管,第三进气管分别连接第一连接法兰、第一连接法兰,第三进气管上均设有调整阀,反应釜内设有加热腔;
[0013]加热腔下方一侧设有辅助加热机构,辅助加热机构一侧设有阵列分布的加热棒,反应釜下端设有出料筒,出料筒下端设有底部隔板,底部隔板下端设有阵列分布的底脚,底脚之间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轴承孔,反应釜一侧上方设有第一连接架,反应釜一侧下方设有第二连接架。
[0014]进一步地,所述反应釜盖上设有主进料孔,主进料孔四周设有轴向阵列分布的辅助进料口,辅助进料口上均设有蝴蝶阀,反应釜盖内设有隔热层,反应釜盖上还设有辅助注液棒,辅助注液棒下端设有第二延长管,
[0015]进一步地,所述出液机构上端设有连接出料筒的排料筒,排料筒上设有接料口,出液机构还包括转杆,转杆穿过轴承孔,转杆一端设有转动把手,转杆另一端设有第一斜齿轮;
[0016]所述出液机构内设有L型板,L型板上设有旋转升级筒,旋转升级筒下端设有第二斜齿轮,第二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互相配合,旋转升级筒上设有升级杆,升级杆上端设有第一密封筒,第一密封筒中心位置设有连接升级杆的闸门。
[0017]进一步地,所述气缸下端内设有第一转动接头,第一转动接头连接第二连接架,气缸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二转动接头。
[0018]进一步地,所述伺服电机架上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皮带,皮带连接搅拌轴,搅拌轴安装在搅拌轴筒内,搅拌轴筒安装在反应釜盖上,搅拌轴上设有第二密封筒;
[0019]所述第二密封筒上设有轴向阵列分布的辅助搅拌轴,搅拌轴下端内设有搅拌盘,搅拌轴下端固定在搅拌盘中心位置设有固定槽内,搅拌盘上设有阵列分布的通孔,搅拌盘内还设有轴向阵列分布的拨板,伺服电机架下端内设拉板,拉板连接第二转动接头,伺服电机架上还设有转轴,转轴连接第一连接架。
[0020]进一步地,所述节能型反应釜热量控制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步骤一:启动气缸,气缸的输出端拉动拉板,将反应釜盖打开,放入主要反应物料后,再次启动气缸,将反应釜盖关闭;
[0022]步骤二:通过辅助进料口、主进料孔与辅助注液棒加入辅料,同时启动伺服电机进
行搅拌;
[0023]步骤三:启动第一加热炉与第二加热炉,同时启动加热棒对反应釜进行加热,加热的同时,利用热循环机构进行热循环;
[0024]步骤四:反应结束后,转动转动把手,闸门升起,通过接料口取出反应后的液体。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6]1、本专利技术便于使用,利用不同的加热方式提高反应釜的加热效率,有利于提高反应釜的热反应效率;
[0027]2、本专利技术热量利用率高,能够重复进行加热,热量循环,压力检测准确,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节能型反应釜热量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专利技术节能型反应釜热量控制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1]图3是本专利技术热循环机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是本专利技术节能型反应釜热量控制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3]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反应釜热量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加热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炉(1)一侧设有第二加热炉(2),第一加热炉(1)与第二加热炉(2)均固定在加热炉架(13)上,第一加热炉(1)与第二加热炉(2)结构相同,第一加热炉(1)与第二加热炉(2)一侧共同设有热循环机构(3);所述热循环机构(3)一侧设有反应釜(4),反应釜(4)上端设有反应釜盖(5),反应釜(4)下端设有出液机构(6),反应釜(4)一侧设有气缸(7),反应釜(4)上还设有伺服电机架(8),反应釜盖(5)通过伺服电机架(8)与气缸(7)的输出端(71)连接,气缸(7)控制应釜盖(5)打开/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反应釜热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炉(1)上端设有空气交换机(11),第一加热炉(1)一端设有阵列分布的废气排放管(12),第一加热炉(1)另一端设有阵列分布的热能出口(14),热循环机构(3)包括第一循环U型管道(32)与第二循环U型管道(33);所述第一循环U型管道(32)与第二循环U型管道(33)均固定在底部固定架(31)上,底部固定架(31)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管道固定卡座(311),底部固定架(31)上还设有第二管道固定卡座(312),第一管道固定卡座(311)与第二管道固定卡座(312)上均设有管道固定卡(313)。所述第一循环U型管道(32)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阀门(321),第一循环U型管道(32)上还设有阵列分布的压力表(322),第一循环U型管道(32)一端设有第一进气端(323),第一进气端(323)上设有第一进气管(324),第一循环U型管道(32)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法兰(325);所述第二循环U型管道(33)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阀门(331),第二循环U型管道(33)另一端设有第一延长管(334),第一延长管(334)上设有第二连接法兰(335),第二循环U型管道(33)一端设有第二进气端(332),第二进气端(332)上均设有第二进气管(333),第一循环U型管道(32)与第二循环U型管道(33)之间设有连通阀(34),第二进气管(333)与第一进气管(324)均连接热能出口(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反应釜热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4)一端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三进气管(41),第三进气管(41)分别连接第一连接法兰(325)、第一连接法兰(325),第三进气管(41)上均设有调整阀(42),反应釜(4)内设有加热腔(43);加热腔(43)下方一侧设有辅助加热机构(44),辅助加热机构(44)一侧设有阵列分布的加热棒(45),反应釜(4)下端设有出料筒(46),出料筒(46)下端设有底部隔板(47),底部隔板(47)下端设有阵列分布的底脚(48),底脚(48)之间设有安装板(481),安装板(481)上设有轴承孔(482),反应釜(4)一侧上方设有第一连接架(49),反应釜(4)一侧下方设有第二连接架(49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植辉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华博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