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管内沉积物厚度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24294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水管管内沉积物厚度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作测量装置,测量装置包括一呈透明状的测量筒,在测量筒外壁、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测量标线,在测量筒顶部设有一将测量筒上端密封、且顶部具有滚珠或滑轮的滑行件;在测量筒内设有一个下端具有浮漂的测量杆,所述测量杆能够在待测量管内沉积物的顶托下向上滑动;所述浮漂下端呈曲面;在测量筒一侧设有推送支架;测量人员进入到检查井内;将测量筒顶部抵在排水管内壁上,浮漂与排水管下端的内壁相抵,得到测量杆的初始高度;向内推送测量筒,测量杆底部的浮漂随沉积物顶托向上滑动,得到测量杆当前高度;测量杆初始高度与测量杆当前高度之差即为沉积物厚度。与测量杆当前高度之差即为沉积物厚度。与测量杆当前高度之差即为沉积物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水管管内沉积物厚度测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量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排水管管内沉积物厚度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市政工程中,分布有很多排水管网,所设置的排水管网中的排水管呈横向倾斜设置,并与检查井或排水沟相连通。下雨时,雨水经检查井或排水沟进入排水管网后排出。由于雨水带有较多泥沙,因此,排水管长期使用或在梅雨季节后,会沉积很多沉积物,若沉积物过多,会影响排水管网的排水功能。另外,平原地带的排水管的坡度较小,即使在雨量较小的季节,管内也容易堆积沉积物。基于此,每隔一段时间,市政工作人员会进入检查井内,测量管内沉积物的深度厚度并检测排水管内沉积物的沉积情况,以判定是否需要对排水管内沉积物进行清理。同时,根据排水管管内沉积物的厚度确定所需清洁工具和清洁方式。
[0003]目前,对排水管管内沉积物厚度主要是工人采用照明工具照射后,肉眼观测。这种方式不能够准确测定管内沉积物厚度,同时,这种方式只能观测到管口位置沉积物的厚度,不能对较深位置管内沉积物厚度进行判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方便地对排水管内不同位置沉积物厚度进行测量的一种排水管管内沉积物厚度测量方法。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排水管管内沉积物厚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S1,制作一用于测量沉积物厚度的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包括一个呈透明状的测量筒,在测量筒外壁、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测量标线,在测量筒顶部设有一将测量筒上端密封、且顶部具有滚珠或滑轮的滑行件;在测量筒内设有一个下端具有浮漂的测量杆,所述测量杆能够在待测量管内沉积物的顶托下向上滑动;所述浮漂下端呈曲面;在测量筒一侧设有一个用于带动测量筒在排水管内前移或后退的推送支架;S2,在晴天或没有污水排放或少量污水排放的时候,测量人员带上测量装置,进入到检查井内;S3,清理所测量排水管管口处沉积物,将测量筒呈竖向放置在所测量的排水管内,并将测量筒顶部抵在排水管管口上端的内壁上,然后,滑动测量杆,使测量杆下端的浮漂与排水管下端的内壁相抵,最后,记录此时测量杆顶端所对应的测量筒上所对应刻度,该刻度即为测量杆的初始高度;S4,握持推送支架,向内推送测量筒,在推送过程中,测量杆底部的浮漂随沉积物的顶托,向上滑动,始终保持在沉积物上,到达所要测量位置后,停止推动推送支架,并记录此时测量杆顶部所对应测量筒上的刻度,即能得到当前位置沉积物的厚度;所述沉积物厚度为测量杆初始高度与测量杆当前刻度值之差。这样,测量排水管沉积物厚度所采用的测量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量步骤少,仅需将测量杆滑动到其底部到测量筒顶部之间长度与所测量排水管内径相同位
置,得到初始高度后,再推送测量筒到达所药测量位置后,记录当前测量杆所对应高度,并将初始高度和当前高度相减,即可得到当前测量沉积物的厚度。测量装置中所设置的测量筒呈透明状,从而能够透过测量筒直接观察到测量筒内测量杆顶部所对应的刻度。排水管内的沉积物为水和泥沙的混合,为软质沉积物,将测量杆底部连接浮漂后,浮漂在沉积物内积水的作用下,会有效中和测量杆重量,使测量杆不会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插入沉积物内,同时,浮漂底部呈曲面,不易插入沉积物内,还能够在沉积物的抵接下,带动测量杆向上滑动,以确保测量杆测量时能准确反应出该处测量数值,确保后期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测量筒顶部所设置的滑行件能够确保测量筒在测量过程中快速前移,并能够有效确保测量筒顶部能够很好的与管内壁相抵,使其测量结果较为精确。所设置的推送支架能够使操作人员在管口处实现对测量筒的推送,将测量筒推送到不同位置。
[0006]进一步的,所述推送支架包括一个一端垂直固定在测量筒外壁上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包括外筒和套在外筒内的内推杆,所述内推杆能够在外筒内滑动并定位。这样,使用时,直接通过对伸缩杆进行推拉,即可实现推送支架的前移,操作较为方便。
[0007]进一步的,在内推杆靠近测量筒一端连接有两个末端与测量筒外壁固定连接的加固杆。这样,所设置的加固杆能够与伸缩杆一起,有效确保测量筒始终保持竖向状态,不会在前移过程中倾斜,同时,还能够有效增加伸缩杆的强度。
[0008]进一步的,在推送支架远离测量筒的一端还连接有一个将推送支架固定在排水管管口处的管口固定架。这样,管口固定架能够将伸缩杆的外端固定在管内,确保推送过程中不会晃动,推送更为平稳,且操作时,只需一人操作即可,操作更为方便。
[0009]进一步的,所述管口固定架呈Y字形,由三根里端固定连接,外端具有卡槽的伸缩式连接杆组成;在向排水管内推送测量筒之前,先将管口固定架中的各个伸缩式连接杆端部与排水管管口卡紧固定后,再向内推动推送支架。这样,管口固定架能够实时根据所测量排水管的外径进行调整,通用性更好。而每个伸缩式连接杆末端所设置的卡槽能够与管口很好的卡合,安装和拆卸都较为方便,快捷。
[0010]进一步的,在测量杆的顶部设有一橡皮塞或液泡。这样,橡皮塞能够有效增加测量杆与测量筒内壁之间的配合紧密度,在测量杆滑动时,还不会有较大阻力,能够确保测量杆滑动较为顺畅。在测量杆顶部设置液泡,能够便于使用者读数,同时,不会阻碍测量杆滑动,并能够在测量杆滑动时随之一起移动。
[0011]进一步的,所述浮漂呈球形。这样,浮漂较为圆滑,同时,足够对测量杆形成支撑。
[0012]进一步的,所述测量筒、测量杆和推送支架均采用塑料制成。这样,制作材料便宜,且不易腐蚀。
[0013]进一步的,所述测量标线的零刻度位于测量筒底部位置,测量标线采用夜光材质标示。这样,在进入到较深位置时,使用者也能读取到测量杆的读数。
[0014]进一步的,在推送支架的外筒上安装有一红外线摄像头,所述红外线摄像头与手机或电脑终端无线连接,并能够任意旋转角度。这样,通过红外线摄像头能够观察到管道内沉积物的情况,是否有大型杂物封堵住排水管,同时,还能够通过红外线摄像头读取测量杆的测量高度,即使测量装置进入到排水管较深位置,也能够很便捷地读取到测量杆的测量高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实施例中测量装置的测量状态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测量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测量筒与测量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测量筒1、滑行件11、测量标线13、测量杆2、浮漂21、橡皮塞22、推送支架3、伸缩杆31、加固杆32、管口固定架4、伸缩式连接杆41、卡槽42、排水管5、沉积物6。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8]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排水管管内沉积物厚度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作一用于测量沉积物6厚度的测量装置(如图2、图3所示),所述测量装置包括一个呈透明状的测量筒1,在测量筒1外壁、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测量标线13,在测量筒1顶部设有一将测量筒上端密封、且顶部具有滚珠或滑轮的滑行件11;在测量筒1内设有一个下端具有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管管内沉积物厚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S1,制作一用于测量沉积物(6)厚度的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包括一个呈透明状的测量筒(1),在测量筒(1)外壁、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测量标线(13),在测量筒(1)顶部设有一将测量筒上端密封、且顶部具有滚珠或滑轮的滑行件(11);在测量筒(1)内设有一个下端具有浮漂(21)的测量杆(2),所述测量杆(2)能够在排水管(5)内沉积物(6)的顶托下向上滑动;所述浮漂(21)下端呈曲面;在测量筒(1)一侧设有一个用于带动测量筒(1)在排水管(5)内前移或后退的推送支架(3);S2,在晴天或没有污水排放或少量污水排放的时候,测量人员带上测量装置,进入到检查井内;S3,清理所测量排水管(5)管口处沉积物(6),将测量筒(1)呈竖向放置在所测量的排水管(5)内,并将测量筒(1)顶部低在排水管(5)管口上端的内壁上,然后,滑动测量杆(2),使测量杆(2)下端的浮漂(21)与排水管(5)下端的内壁相抵,最后,记录此时测量杆(2)顶端所对应的测量筒(1)上所对应刻度,该刻度即为测量杆(2)的初始高度;S4,握持推送支架(3),向内推送测量筒(1),在推送过程中,测量杆(2)底部的浮漂(21)随沉积物(6)的顶托,向上滑动,始终保持在沉积物(6)上,到达所要测量位置后,停止推动推送支架(3),并记录此时测量杆(2)顶部所对应测量筒(1)上的刻度,即能得到当前位置沉积物(6)的厚度;所述沉积物厚度为测量杆初始高度与测量杆当前刻度值之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管管内沉积物厚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支架(3)包括一个一端垂直固定在测量筒外壁上的伸缩杆(3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昌莅黄虎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