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BIM的具有雨水收集利用功能的管廊建筑综合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廊建筑结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具有雨水收集利用功能的管廊建筑综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为建筑信息模型,是广泛应用于是建筑学、工程学及土木工程的计算机工具。BIM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实现数字技术对工程系统的管理。
[0003]管廊是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地下管廊系统可以方便电力、通信、燃气和供排水等市政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工作,同时避免由于敷设和维修地下管线频繁挖掘道路而对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影响和干扰,保持了路容完整和美观。
[0004]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出现,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成为必然趋势。现代城市建设在水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综合考虑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具有雨水收集利用功能的管廊建筑综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廊本体、中间行走隔层以及雨水灌溉系统;所述管廊本体为无限延长的中空管体结构,所述中间行走隔层位于所述管廊本体内部,所述中间行走隔层分隔所述管廊本体形成上部管线铺设层及下部雨水流通层,所述上部管线铺设层的侧壁上设有管线支撑架,所述下部雨水流通层具有雨水积存槽;所述雨水灌溉系统包括输水管道及与所述输水管道配合使用的抽水泵,所述输水管道的一端位于所述雨水积存槽内,所述输水管道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管廊本体外部;所述管廊本体具有管廊进入口,所述管廊进入口上安装有排水防护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具有雨水收集利用功能的管廊建筑综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雨水流通层依次形成多个所述雨水积存槽,每一所述雨水积存槽的深度在20cm到50cm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具有雨水收集利用功能的管廊建筑综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进入口处设有爬升悬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具有雨水收集利用功能的管廊建筑综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行走隔层为镂空的不锈钢架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具有雨水收集利用功能的管廊建筑综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防护盖包括盖板本体以及防护装置;所述盖板本体上开设有排水通孔;所述防护装置包括转动锁合组件和多个滑动锁合组件,多个所述滑动锁合组件分布于所述转动锁合组件周围,所述转动锁合组件与所述滑动锁合组件驱动连接;所述转动锁合组件包括上锁转盘以及解锁转盘,所述上锁转盘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设于所述盖板本体上,所述解锁转盘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设于所述盖板本体上,所述上锁转盘上设有第一滑块,所述解锁转盘上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通过伸缩弹性件连接;所述上锁转盘具有第一卡持缺口,所述解锁转盘具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钦城,林海棠,林涛,张伟川,戴建涛,吴钦鸿,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金雄城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