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波光子稳相传输链路的分布式接收阵列通道误差标定方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2010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微波光子稳相传输链路的分布式接收阵列通道误差标定方法,先经过直调激光器将校正信号调制到光域上,然后经过等长的光纤,将信号分为n个光载微波信号,接收端每个单元位置的光电探测器将光载微波信号转换成等相的电信号,并传输至接收天线阵列,可保证所有接收端位置的信号相位相对稳定性;最终n+1路等相位标校信号从所有接收通道以及参考通道进入接收机,并在信号处理终端进行数据分析以及时延和幅度相位估计。利用微波光子稳相传输链路远距离传输标校信号,保证馈入分布式接收阵列通道前端的标校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保持一致;对接收到的标校信号进行处理,估计各个通道之间的相对幅度、相位和时延误差。计各个通道之间的相对幅度、相位和时延误差。计各个通道之间的相对幅度、相位和时延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微波光子稳相传输链路的分布式接收阵列通道误差标定方法、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雷达阵列误差校正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微波光子稳相传输链路的分布式接收阵列通道误差标定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对采用分布式接收阵列体制的雷达而言,阵列通道之间的相对幅度、相位和时延误差会对后续数字波束形成(Digital Beam Forming,DBF)等处理带来严重影响,因此阵列通道误差校正变得越来越重要。阵列通道误差校正的关键在于精确估计阵列通道之间的相对幅度、相位和时延误差,即阵列通道误差标定。
[0003]相对于集中式阵列体制,分布式阵列的孔径一般比较大,因此标校信号的传输距离很远。在远距离传输的条件下,保持标校信号的幅相一致性和稳定性是阵列通道误差校正的关键。如果采用射频电缆传输标校信号,传输距离损耗难以接受,且相位一致性难以保证。如果采用传统的光纤链路传输标校信号,则电

光、光

电转换造成的幅相误差不容忽视,且外部环境变化引起的相位抖动影响严重。
[0004]如申请号为CN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微波光子稳相传输链路的分布式接收阵列通道误差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以激光作为载波,将射频信号调制到激光上,通过光纤传播到远端,在远端通过光电转换器将本振信号还原,得到等相标校信号;步骤2.误差标定步骤21.通道时延误差标定,采用多频时延测量法,首先采用小频差标校信号,获得时延误差的不模糊范围T1,以及精度较低的相对时延d
t,n
;然后采用大频差标校信号,获得时延误差的精确值d

t,n
,但其测量范围T2存在模糊可能;最后综合多个相对时延的测量结果,进行逐级解模糊,获得不模糊的、精确的时延测量误差Δt
n
;步骤22.通道相位误差标定用于估计各个通道之间的相对相位关系,即假设接收通道n相对于参考通道的初始相位误差在获得并补偿所述的精确通道时延误差d
t,n
之后,得到接收通道n的相对于参考通道的相位误差为步骤23.通道幅度误差标定,将参考通道标校信号幅度记为A0,其它通道信号幅度记为A
n
,则接收通道n相对于参考通道的幅度修正系数为:其中,n=1,2,3

N,N为通道数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为:校正信号先经过直调激光器将校正信号调制到光域上,然后经过等长的光纤,将信号分为n个光载微波信号和参考信号,远端每个单元位置的光电探测器将光载微波信号转换成等相的电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1中已预设Δt
n
处于T1范围内,小频差标校信号f1,f2应当根据先验信息合理选取,确保时延误差不会超出T1范围之外。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解模糊的具体过程为:将d

t,n
的值以m倍长度翻转到位置,其中,m为整数且满足条件即得到更精确地相对时延当m=0时,Δt
n
=d

t,n
,时延真值在不模糊范围T2内。5.基于微波光子稳相传输链路的分布式接收阵列通道误差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校正信号产生器、微波光子稳相传输链路、多通道接收天线阵列、参考天线、多通道接收机、信号处理终端;所述校正信号产生器的输出端与微波光子稳相传输链路输入端连接,微波光子稳相传输链路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威徐龙胡元奎靳学明戴泽璟周利华李科选范鹏飞张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