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检查井用生物除臭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1953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市政检查井用生物除臭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承载网笼、除臭生物填料,其中除臭生物填料位于承载网笼内,除臭生物填料体积为承载网笼容积的0.8—0.95倍,承载网笼包括连接定位环、网笼体、密封环。其使用方法包括设备预制和空气净化等两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现有市政检查井和新建检查井,使用灵活性和通用性好,既适用于新建检查井,又适用于原有检查井,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除臭装置安装使用简单,安装维护方便,生物除臭高效持久且无二次污染。生物除臭高效持久且无二次污染。生物除臭高效持久且无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检查井用生物除臭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市政检查井用生物除臭装置及方法,属城市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市政检查井特别是污水检查井往往会由于其内污水产生硫化氢、氨气等恶臭物质,恶臭气体从检查井顶部大量溢出。检查井溢出的恶臭废气给附近空气环境造成污染,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生活。
[0003]检查井废气外溢污染环境的问题尚无很好的解决办法。检查井特别是污水检查井需要有排气功能,以免内部恶臭气体大量累积造成危险,所以检查井不能采取密闭完全密闭的方式。
[0004]检查井恶臭废气目前研究不多,行业内研究主要集中在特殊设计的除臭井盖,即采用专门设计、生产的除臭井盖产品代替原有除臭井盖。由于市政领域检查井井盖型式、规格型号等差别很大,对专用除臭井盖的产品设计、生产加工等要求很高,并且除臭井盖存在生产成本高等劣势,因此专用除臭井盖难以快速、大范围的进行推广应用。
[0005]另一方面,从除臭机理来讲,现有专用除臭井盖技术机理主要是采用物理吸附、化学反应等方法或采用气味掩蔽剂的做法。这几类方法除臭填料消耗快,维护要求高。
[0006]基于上述背景,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构造简单、适用范围广、简单实用、效果稳定、使用周期长等特点的市政检查井配套用除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市政检查井用生物除臭装置及方法。
[0008]一种市政检查井用生物除臭装置,包括承载网笼、除臭生物填料,其中除臭生物填料位于承载网笼内,且除臭生物填料体积为承载网笼容积的0.8—0.95倍,承载网笼包括连接定位环、网笼体、密封环,网笼体为轴向截面呈“凵”字形槽状结构,其上端面与定位环连接并同轴分布,网笼体侧壁及底部均布若干透气孔,定位环和密封环均为闭合环状结构,定位环上端面及下端面均设与网笼体同轴分布的环状结构定位槽,定位环下端面通过定位槽包覆在网笼体上端面外,定位环上端面通过定位槽与密封环连接,密封环上端比定位环上端面高至少1毫米。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除臭生物填料密度沿着承载网笼轴线从下向上逐级递增,且当表面位置除臭生物填料密度为下端面除臭生物填料密度的3—5倍,且除臭生物填料含水量不大于5%;所述除臭生物填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物质构成:吸水树脂1

8%、多孔陶瓷颗粒3—10%、腐殖质3%—12.5%、生物菌株0—1.1%、活体蚯蚓0—1%,余量为蚯蚓粪颗粒。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多孔陶瓷颗粒粒径为3—10毫米;并为网笼体透气孔孔径的0.8—2.5倍,所述蚯蚓粪颗粒粒径为1—3毫米,且蚯蚓粪颗粒均为10—50目蚯蚓粪粉末压
合得到。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生物菌株为硝化细菌、根际细菌、紫硫菌、绿硫菌、紫色非硫细菌和绿色非硫细菌、酸母菌群及放线菌群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共用。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网笼体内设若干至少一个托盘,下端面设与网笼体同轴分布的分流锥,所托盘为横断面呈“H”字形的槽状结构,嵌于网笼体内并与网笼体同轴分布,所述托盘侧壁与网笼体侧壁内表面滑动连接,并沿网笼体轴向方向从下向上分布,所述托盘槽底均布若干孔径为1—2毫米的透孔,且透孔面积为托盘槽底面积的50%—90%,所述分流锥为倒置圆锥形腔体结构,与网笼体下端面连接并与网笼体同轴分布,且分流锥下端面与网笼体下端面间间距不小于10毫米,所述分流锥侧表面均布若干透气口,其外侧面另均布至少一条环绕分流锥轴线呈螺旋状分布的回流板。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环包括导流柱、连接板及弹性定位销,所述导流柱为与网笼体同轴分布的圆柱体空心管状结构,其下端面与网笼体上端面连接,上端与连接板下端面连接并与连接板同轴分布,所述连接板为与导流柱同轴分布的闭合环状结构,所述连接板内径为导流柱内径的0.8—1.1倍,外径为导流柱外径的至少1.5倍,所述连接板外侧面与至少三个弹性定位销连接,所述弹性定位销环绕连接板轴线均布,且弹性定位销轴线与导流柱轴线垂直并相交。
[0014]一种市政检查井用生物除臭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设备预制,首先根据待净化市政检查井井口及深度设定承载网笼的连接定位环、网笼体、密封环结构,并对使连接定位环分别与网笼体和密封环连接,然后将除臭生物填料添加到网笼体内完成设备组装,然后将组装后的设备通过定位环下端面与市政检查井井座连接,使定位环上端面通过密封环与市政检查井井盖下端面连接并同轴分布,使连接定位环对市政检查井井口进行密封防护,即可完成设备预制;
[0016]S2,空气净化,完成S1步骤后,市政检查井内含刺激性气味的空气沿市政检查井井筒自下向上流动,在流动过程中,气流从承载网笼底部及侧板的透气孔渗入到承载网笼内的除臭生物填料中,一方面通过除臭生物填料中的多孔陶瓷颗粒、腐殖质、蚯蚓粪颗粒对气流中的挥发性气体、液滴及固体悬浮物进行吸附固定;另一方面通过生物菌株、活体蚯蚓的新陈代谢对吸附固定的挥发性气体、液滴及固体悬浮物进行生物分解;同时通过吸水树脂和腐殖质对市政检查井空气中水分及市政检查井外部渗流的水分进行吸收,保持除臭生物填料的湿度,满足生物菌株、活体蚯蚓新陈代谢的需要。
[0017]本专利技术一种市政检查井用生物除臭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1)适用于现有市政检查井和新建检查井,特别适用于污水检查井。
[0019]2)明除臭装置为市政检查井井盖配套使用,既适用于新建检查井,又适用于原有检查井。
[0020]3)本专利技术除臭装置安装使用简单,打开检查井盖,安装放置即可。
[0021]4)生物除臭高效持久,选用蚯蚓粪基材生物填料,吸附性好,微生物挂膜效果好,无需补充营养源。
[0022]5)选用生物除臭方法,无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施工,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7]如图1所示,一种市政检查井用生物除臭装置,包括承载网笼1、除臭生物填料2,其中除臭生物填料2位于承载网笼1内,且除臭生物填料2体积为承载网笼1容积的0.8—0.95倍。
[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网笼1包括连接定位环11、网笼体12、密封环13,网笼体12为轴向截面呈“凵”字形槽状结构,其上端面与定位环11连接并同轴分布,网笼体12侧壁及底部均布若干透气孔14,定位环11和密封环13均为闭合环状结构,定位环11上端面及下端面均设与网笼体12同轴分布的环状结构定位槽15,定位环11下端面通过定位槽15包覆在网笼体12上端面外,定位环11上端面通过定位槽15与密封环13连接,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检查井用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市政检查井用生物除臭装置包括承载网笼、除臭生物填料,其中所述除臭生物填料位于承载网笼内,且除臭生物填料体积为承载网笼容积的0.8—0.95倍,所述承载网笼包括连接定位环、网笼体、密封环,其中所述网笼体为轴向截面呈“凵”字形槽状结构,其上端面与定位环连接并同轴分布,所述网笼体侧壁及底部均布若干透气孔,所述定位环和密封环均为闭合环状结构,且所述定位环上端面及下端面均设与网笼体同轴分布的环状结构定位槽,所述定位环下端面通过定位槽包覆在网笼体上端面外,定位环上端面通过定位槽与密封环连接,所述密封环上端比定位环上端面高至少1毫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检查井用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臭生物填料密度沿着承载网笼轴线从下向上逐级递增,且当表面位置除臭生物填料密度为下端面除臭生物填料密度的3—5倍,且除臭生物填料含水量不大于5%;所述除臭生物填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物质构成:吸水树脂1

8%、多孔陶瓷颗粒3—10%、腐殖质3%—12.5%、生物菌株0—1.1%、活体蚯蚓0—1%,余量为蚯蚓粪颗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检查井用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陶瓷颗粒粒径为3—10毫米;并为网笼体透气孔孔径的0.8—2.5倍,所述蚯蚓粪颗粒粒径为1—3毫米,且蚯蚓粪颗粒均为10—50目蚯蚓粪粉末压合得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检查井用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菌株为硝化细菌、根际细菌、紫硫菌、绿硫菌、紫色非硫细菌和绿色非硫细菌、酸母菌群及放线菌群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共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检查井用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笼体内设若干至少一个托盘,下端面设与网笼体同轴分布的分流锥,所托盘为横断面呈“H”字形的槽状结构,嵌于网笼体内并与网笼体同轴分布,所述托盘侧壁与网笼体侧壁内表面滑动连接,并沿网笼体轴向方向从下向上分布,所述托盘槽底均布若干孔径为1—2毫米的透孔,且透孔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博恩环境工程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