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渗出液报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1928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伤口渗出液报警系统,其包括遮蔽盖、气压缩装置、观察盒组件、渗出液收集瓶、三通组件和成像模组,遮蔽盖内侧设置有中空区,观察盒组件包括引流针和盒主体,盒主体内设置有真空观察腔和针管部,引流针在有限的行程范围内滑动设置于针管部,真空观察腔和针管部之间设置有可被引流针的一端刺破的间隔膜;引流针的一端插入三通组件后,将渗出液引流至真空观察腔;成像模组可拆卸的安装于遮蔽盖的外侧或盒主体的外侧,用于拍摄伤口区域或真空观察腔内渗出液的图像。利用可更换的观察盒组件定期收集渗出液,利用成像技术对渗出液进行分析,避免渗出液凝结导致的对监测准确性的影响。液凝结导致的对监测准确性的影响。液凝结导致的对监测准确性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伤口渗出液报警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具
,尤其涉及伤口渗出液报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手术实施完毕后,一般会留下需要愈合的伤口,伤口愈合过程一般分为止血阶段、防御/炎症阶段、增殖阶段和成熟阶段;在防御/炎症阶段,会有白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进入伤口破坏细菌并清除伤口处的碎片,同时这些免疫细胞会分泌生长因子和蛋白质,将更多的免疫细胞吸引到伤口处以促进组织修复,此阶段伤口处会伴有水肿、渗出液、红斑和疼痛。
[0003]伤口渗出液外观多为深黄色浑浊、血性或脓性。渗出液由于含有组织或细胞被破坏时放出的凝血活酶及纤维蛋白原,暴露空气中会快速凝结,不易及时分析监测渗出液异常情况。
[0004]负压伤口治疗设备,美国称为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Devices,简称为NPWT,其原理为通过对伤口处施加负压,吸取渗出液来促进伤口的愈合,同时分析渗出液的理化性质来判断伤口愈合进度及是否有感染、出血等症状,同时提供警报。但是负压存在破坏伤口处生长因子和免疫细胞功能的潜在可能,且存在加重伤口红肿、疼痛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伤口渗出液报警系统,利用可更换的观察盒组件定期收集渗出液,利用成像技术对渗出液进行分析,避免渗出液凝结导致的对监测准确性的影响。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伤口渗出液报警系统,包括:遮蔽盖,遮蔽盖为透明的,遮蔽盖内侧设置有中空区,中空区设置有进口和出口,遮蔽盖用于罩住伤口区域;压力气体释放装置,压力气体释放装置通过管道与中空区的进口导通连接,压力气体释放装置用于向中空区吹气;观察盒组件,观察盒组件包括引流针和透明材质的盒主体,盒主体内设置有真空观察腔和针管部,引流针在有限的行程范围内滑动设置于针管部,真空观察腔和针管部之间设置有可被引流针的刺破的间隔膜;渗出液收集瓶,渗出液收集瓶与中空区的出口导通,用于收集伤口区域流出的渗液;三通组件,三通组件设置有导通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第二端分别与出口、渗出液收集瓶导通;三通组件还设置有可开闭的第三端,引流针的一端位于针管部的内部,引流针的另一端经第三端插入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后,将渗出液引流至真空观察腔,引流针的另一端从第三端拔出后,第三端闭合;成像模组,成像模组可拆卸的安装于遮蔽盖的外侧或盒主体的外侧,用于拍摄伤口区域或真空观察腔内渗出液的图像。
[0007]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伤口渗出液报警系统,所述成像模组还包括壳体、摄像头、电源、存储模块、无线信号收发模块和控制单元,壳体与遮蔽盖的外侧或盒主体的外侧可拆卸连接;摄像头可滑动的安装于壳体,摄像头、电源、存储模块、无线信号收发模块均与控制单
元电连接。
[0008]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伤口渗出液报警系统,所述遮蔽盖的外侧面设置有滑槽;遮蔽盖的外缘设置有弹性裙边,弹性裙边设置有环状的第一负压区和第二负压区,第一负压区位于中空区的外缘,第二负压区位于第一负压区的外缘;还包括抽气装置,抽气装置通过管道与第一负压区和第二负压区分别导通连接,抽气装置用于从第一负压区和第二负压区抽气。
[0009]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伤口渗出液报警系统,所述三通组件包括有方通管,方通管内部设置有方孔,方孔的横截面呈正方形,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位于方通管的两端,引流针的一端呈圆管状,引流针的另一端设置有方管端,方管端的横截面呈正方形,方管端的末端设置有导入斜面,方管端经第三端插入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后,将阻断渗出液流向渗出液收集瓶。
[0010]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伤口渗出液报警系统,所述导入斜面的顶部设置有密封顶面,方通管内部设置有密封凹槽,密封顶面与密封凹槽配合设置。
[0011]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伤口渗出液报警系统,所述盒主体还设置有真空吸力腔,真空吸力腔位于真空观察腔的一端,且与真空观察腔导通,盒主体还设置有前透镜壁和后透镜壁,真空观察腔位于前透镜壁和后透镜壁之间,前透镜壁和后透镜壁之间的距离为0.01

0.5mm,真空吸力腔的体积是真空观察腔的3

5倍。
[0012]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伤口渗出液报警系统,所述盒主体和遮蔽盖外侧设置有用于卡接成像模组的卡接结构。
[0013]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伤口渗出液报警系统,所述摄像头滑动设置于壳体,所述成像模组还包括补光灯,所述壳体的外缘设置有导光板,导光板用于将补光灯发出的光导至遮蔽盖或后透镜壁,成像模组拍摄真空观察腔内渗出液的图像时,摄像头位于前透镜壁的外侧。
[0014]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伤口渗出液报警系统,所述遮蔽盖设置有用于容置导光板的端部的容置槽,容置槽由遮蔽盖的表面内凹形成。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伤口渗出液报警系统,伤口渗出液报警系统,利用可更换的观察盒组件定期收集渗出液,利用成像模组的成像技术对观察盒组件内的渗出液进行拍照,可实现不用拆开遮蔽盖或纱布即可收集渗出液的特征信息,由于采集渗出液图像前渗出液未接触外界环境空气,避免渗出液凝结导致的对监测准确性的影响。同时,本专利技术的伤口渗出液报警系统,伤口区域为正压,避免负压破坏伤口处生长因子和免疫细胞功能的潜在可能,同时避免加重伤口红肿、疼痛的可能,同时,压力气体释放装置用于向中空区吹气,有助于实现伤口区域保持一定的氧分压,有助于实现提高伤口愈合速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观察盒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观察盒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成像模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引流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引流针
[0022]附图标记包括:
[0023]1—遮蔽盖
ꢀꢀꢀ
11—中空区
[0024]2—压力气体释放装置
[0025]3—观察盒组件
[0026]31—引流针
ꢀꢀ
311—方管端
ꢀꢀ
312—导入斜面
ꢀꢀꢀ
313—密封顶面
[0027]32—盒主体
[0028]321—间隔膜
ꢀꢀꢀ
322—真空观察腔
[0029]323—前透镜壁
ꢀꢀꢀ
324—后透镜壁
ꢀꢀꢀ
325—针管部
[0030]33—真空吸力腔
[0031]34—弹簧
[0032]4—三通组件
[0033]41—第一端
ꢀꢀꢀ
42—第二端
ꢀꢀꢀ
43—第三端
[0034]44—方通管
ꢀꢀꢀ
45—方孔
[0035]5—弹性裙边
ꢀꢀꢀ
51—第一负压区
ꢀꢀꢀ
52—第二负压区
[0036]6—成像模组...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伤口渗出液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遮蔽盖,遮蔽盖为透明的,遮蔽盖内侧设置有中空区,中空区设置有进口和出口,遮蔽盖用于罩住伤口区域;压力气体释放装置,压力气体释放装置通过管道与中空区的进口导通连接,压力气体释放装置用于向中空区吹气;观察盒组件,观察盒组件包括引流针和透明材质的盒主体,盒主体内设置有真空观察腔和针管部,引流针在有限的行程范围内滑动设置于针管部,真空观察腔和针管部之间设置有可被引流针的刺破的间隔膜;渗出液收集瓶,渗出液收集瓶与中空区的出口导通,用于收集伤口区域流出的渗液;三通组件,三通组件设置有导通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第二端分别与出口、渗出液收集瓶导通;三通组件还设置有可开闭的第三端,引流针的一端位于针管部的内部,引流针的另一端经第三端插入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后,将渗出液引流至真空观察腔,引流针的另一端从第三端拔出后,第三端闭合;成像模组,成像模组可拆卸的安装于遮蔽盖的外侧或盒主体的外侧,用于拍摄伤口区域或真空观察腔内渗出液的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渗出液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模组还包括壳体、摄像头、电源、存储模块、无线信号收发模块和控制单元,壳体与遮蔽盖的外侧或盒主体的外侧可拆卸连接;摄像头可滑动的安装于壳体,摄像头、电源、存储模块、无线信号收发模块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渗出液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盖的外侧面设置有滑槽;遮蔽盖的外缘设置有弹性裙边,弹性裙边设置有环状的第一负压区和第二负压区,第一负压区位于中空区的外缘,第二负压区位于第一负压区的外缘;还包括抽气装置,抽气装置通过管道与第一负压区和第二负压区分别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淑莹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