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课堂智能出题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1767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慧课堂智能出题方法及系统,对学生每一次测评都计算其对各个考点的得分,并据此计算该学生对各个考点的掌握情况得分,在新一次测评中,对于选定的考点,根据该学生对考点的掌握情况得分来自动选题,从而可以根据学生每次的考点掌握程度自动出题,保障了出题的针对性和难易程度的均衡性,有利于学生对考点的掌握,还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出题的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课堂智能出题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慧课堂
,具体涉及一种智慧课堂智能出题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脑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目前的课堂教学已经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纸面教学了,很多学校开始在日常课程中引入平板或者电脑来进行教学。
[0003]但是,目前在智慧课堂教学中,缺少对学生的知识点考点掌握情况分析后进行针对性的出题检测的技术,还不够智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智慧课堂智能出题方法及系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智慧课堂智能出题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0007]S1、学生完成一次测评后,获取学生本次测评中对各个考点的得分,该学生对某个考点的得分记为Kn:
[0008][0009]其中,Cright为该学生在本次测评中对该考点所对应的试题的答对数量,Ctotal为本次测评中该考点所对应的试题的总数量,n表示对于该学生计算过n次对该考点的得分;
[0010]S2、利用步骤S1计算得到的该学生在本次测评中对各个考点的得分,进一步计算出该学生在本次测评之后对各个考点的掌握情况得分;该学生对某个考点的掌握情况得分记为Pn,按下式计算得到:
[0011][0012][0013]m1+m2+m3=1,m1>m2>m3;
[0014]其中,n表示对于该学生计算过n次对该考点的掌握情况得分,C
Q总
为本次测评中该考点所对应的试题总数,C

为本次测评中该考点所对应的基础题数量、C

为本次测评中该
考点所对应的中等题数量,C

为本次测评中该考点所对应的困难题数量;W1和W2为加权系数;m1、m2、m3为加权系数;
[0015]S3、为该学生进行新一次测评的出题时,对于新一次测评要涉及的每个考点,从试题库中获取该考点所对应的试题,根据该学生对该考点最新的掌握情况得分,在该考点所对应的试题中以Pn为中点,分别对正确率大于pn和正确率小于或等于pn的试题进行升序和降序排列,并分别选取前I个和前J个作为新一次测评对该考点的出题,I和J的总和为预设的新一次测评对该考点的试题总数;
[0016]S4、将步骤S3中所获取的试题随机排序后,将试题展示于学生的智慧课堂答题系统界面,出题完成。
[0017]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试题库中存储所有试题以及该试题对应的属性数据,每个试题的属性数据包括该试题所关联的考点、该试题的正确率和该试题的困难程度,所述困难程度按照正确率分为基础题、中等题和困难题;每次测评出题均从试题库中选取试题;每个试题的正确率是指所有学生对该试题的总答对次数占所有学生对该试题的总答题次数的百分比。
[0018]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当试题的正确率大于第一阈值时,该试题为基础题;当试题的正确率小于第二阈值时,该试题为困难题;若正确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该题为中等题。
[0019]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能够在后台自定义调节。
[0020]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步骤S3中,如果该考点的试题总数为偶数,则令I=J,否则令I=J+1或J=I+1。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智慧课堂智能出题系统,包括:
[0022]试题库:用于存储所有试题以及该试题对应的属性数据,每个试题的属性数据包括该试题所关联的考点、该试题的正确率和该试题的困难程度,所述困难程度按照正确率分为基础题、中等题和困难题;每次测评出题均从试题库中选取试题;每个试题的正确率是指所有学生对该试题的总答对次数占所有学生对该试题的总答题次数的百分比;
[0023]测评统计模块:用于按照上述方法的步骤S1在学生完成一次测评后计算该学生对每个考点的得分以及按照上述方法的步骤S2计算该学生在本次测评后对每个考点的掌握情况得分;
[0024]出题模块:用于按照上述方法的步骤S3和步骤S4对学生的新一次测评完成出题。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可以根据学生每次的考点掌握程度自动出题,保障了出题的针对性和难易程度的均衡性,有利于学生对考点的掌握,还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出题的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将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0027]实施例1
[002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慧课堂智能出题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0029]S1、学生完成一次测评后,获取学生本次测评中对各个考点的得分(单次测评中可
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考点),该学生对某个考点的得分记为Kn:
[0030][0031]其中,Cright为该学生在本次测评中对该考点所对应的试题的答对数量,Ctotal为本次测评中该考点所对应的试题的总数量,n表示对于该学生计算过n次对该考点的得分(如果n=1,表示本次计算是第一次计算);
[0032]S2、利用步骤S1计算得到的该学生在本次测评中对各个考点的得分,进一步计算出该学生在本次测评之后对各个考点的掌握情况得分;该学生对某个考点的掌握情况得分记为Pn,按下式计算得到:
[0033][0034][0035]m1+m2+m3=1,m1>m2>m3。
[0036]其中,n表示对于该学生计算过n次其对该考点的掌握情况得分(n=1时表明本次计算是第一次计算),C
Q总
为本次测评中该考点所对应的试题总数,C

为本次测评中该考点所对应的基础题数量、C

为本次测评中该考点所对应的中等题数量,C

为本次测评中该考点所对应的困难题数量;
[0037]需要说明的是,上式表示,如果对于该学生仅计算过一次对该考点的掌握情况得分,即n=1,则掌握情况得分记为Pn=K1;当n大于1时,Pn=w1*P(n

1)+W2*kn,P(n

1)表示前一次计算的该学生对该考点的掌握情况得分,W1和W2为加权系数。
[0038]需要说明的是,m1、m2、m3为加权系数,为常量,可在后台自定义调节。
[0039]S3、为该学生进行新一次测评的出题时,对于新一次测评要涉及的每个考点,从试题库中获取该考点所对应的试题,根据该学生对该考点最新的掌握情况得分,在该考点所对应的试题中以Pn为中点,分别对正确率大于pn和正确率小于或等于pn的试题进行升序和降序排列,并分别选取前I个和前J个作为新一次测评对该考点的出题,I和J的总和为预设的新一次测评对该考点的试题总数。
[0040]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该考点的试题总数为偶数,则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课堂智能出题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如下:S1、学生完成一次测评后,获取学生本次测评中对各个考点的得分,该学生对某个考点的得分记为Kn:其中,Cright为该学生在本次测评中对该考点所对应的试题的答对数量,Ctotal为本次测评中该考点所对应的试题的总数量,n表示对于该学生计算过n次对该考点的得分;S2、利用步骤S1计算得到的该学生在本次测评中对各个考点的得分,进一步计算出该学生在本次测评之后对各个考点的掌握情况得分;该学生对某个考点的掌握情况得分记为Pn,按下式计算得到:Pn,按下式计算得到:m1+m2+m3=1,m1>m2>m3;其中,n表示对于该学生计算过n次对该考点的掌握情况得分,C
Q总
为本次测评中该考点所对应的试题总数,C

为本次测评中该考点所对应的基础题数量、C

为本次测评中该考点所对应的中等题数量,C

为本次测评中该考点所对应的困难题数量;W1和W2为加权系数;m1、m2、m3为加权系数;S3、为该学生进行新一次测评的出题时,对于新一次测评要涉及的每个考点,从试题库中获取该考点所对应的试题,根据该学生对该考点最新的掌握情况得分,在该考点所对应的试题中以Pn为中点,分别对正确率大于pn和正确率小于或等于pn的试题进行升序和降序排列,并分别选取前I个和前J个作为新一次测评对该考点的出题,I和J的总和为预设的新一次测评对该考点的试题总数;S4、将步骤S3中所获取的试题随机排序后,将试题展示于学生的智慧课堂答题系统界面,出题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题库中存储所有试题以及该试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曙光陈家峰
申请(专利权)人:读书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