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撒灰的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171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撒灰的工具,包括上下两端均敞口的盛灰筒,盛灰筒下端铰接有用于封闭盛灰筒下端敞口处的阀板,阀板远离其铰接端的边缘处连接有拉绳,盛灰筒的外表面的上端和下端处分别设有滑轮装置,滑轮装置包括滑轮和固定连接在盛灰筒外表面的固定座,固定座通过轴承与滑轮的中心轴相连接;滑轮的周向表面的中部径向凹陷设有环形的轮槽,拉绳绕过两个滑轮装置的轮槽的槽底向上延伸。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要使盛灰筒对准地面放线位置,下放拉绳,即可完成打开阀板撒灰的动作,方便高效。盛灰筒下端与地面很近,相比手动撒灰时只有努力弯腰才能使撒灰的手与地面接近,既降低了弯腰带来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撒灰位置的准确程度。确程度。确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便撒灰的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工地用撒灰工具。

技术介绍

[0002]施工场地经常需要在预定的位置撒灰标记,为下一步施工做好准备。目前工地撒灰的方式是:工人携带一袋灰(如扛一袋滑石粉),在地面放线或GPS装置的定位下,在预定位置手动从袋子里抓灰并撒布在预定位置。这种撒灰方式操作不便、撒灰时要兼顾盛灰容器(既要拿好或扛好盛灰容器,又要在取灰前后防止容器中的灰洒出)和撒灰目标位置,手动取灰也容易发生一定的漏灰现象,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撒灰的工具,撒灰容器也是对准工具,提高撒灰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撒灰的工具,包括上下两端均敞口的盛灰筒,盛灰筒下端铰接有用于封闭盛灰筒下端敞口处的阀板,阀板远离其铰接端的边缘处连接有拉绳,盛灰筒的外表面的上端和下端处分别设有滑轮装置,滑轮装置包括滑轮和固定连接在盛灰筒外表面的固定座,固定座通过轴承与滑轮的中心轴相连接;滑轮的周向表面的中部径向凹陷设有环形的轮槽,拉绳绕过两个滑轮装置的轮槽的槽底向上延伸。
[0005]所述拉绳的自由端设有拉环;盛灰筒外表面的上部沿盛灰筒的径向连接有用于挂接拉环的定位杆;定位杆上沿定位杆的径向凹陷设有用于卡接拉环的环形卡槽;拉环卡挂于环形卡槽中时阀板向上压紧盛灰筒的下端敞口处。
[0006]与下方的滑轮装置相邻的盛灰筒的底端固定嵌设有用于吸附阀板的永久磁铁,阀板为铁板或钢板;阀板吸附在永久磁铁上时,阀板与永久磁铁之间的吸附力大于阀板的重量且小于0.5千克力。
[0007]盛灰筒的侧壁设有一个或两个用于手持的把手。
[0008]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0009]使用本技术,只需要使盛灰筒对准地面放线位置,下放拉绳,即可完成打开阀板撒灰的动作,使用非常方便。盛灰筒下端与地面很近,相比手动撒灰时只有努力弯腰才能使撒灰的手与地面接近,既降低了弯腰带来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撒灰位置的准确程度。
[0010]撒灰时,盛灰筒内盛装的灰只会由盛灰筒下端撒下,而盛灰筒下端恰好是工作人员注意摆放好位置的地方,因而避免了盛灰的容器由于不注意而漏灰的现象。
[0011]拉绳绕过两个滑轮装置的轮槽,既可以在工作中定位拉绳的位置,又使拉绳不接触盛灰筒的侧壁,避免拉绳上下移动时与盛灰筒表面发生摩擦,进而避免拉绳磨损,延长拉绳的使用寿命。
[0012]拉环便于在装好灰、撒灰前携带本技术移动时,将拉环挂在定位杆的环形卡槽处,无须作业人员持续拉紧拉绳即可保证阀板不会向下打开,方便了使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在阀板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在阀板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6]图4中把手处的水平截面图;
[0017]图5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0018]图6是定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方便撒灰的工具包括上下两端均敞口的盛灰筒1,盛灰筒1下端铰接有用于封闭盛灰筒1下端敞口处的阀板2,阀板2远离其铰接端的边缘处连接有拉绳3,盛灰筒1的外表面的上端和下端处分别设有滑轮装置4,滑轮装置4包括滑轮5和固定连接在盛灰筒1外表面的固定座6,固定座6通过轴承与滑轮5的中心轴7相连接;滑轮5的周向表面的中部径向凹陷设有环形的轮槽8,拉绳3绕过两个滑轮装置4的轮槽8的槽底向上延伸。轴承是常规技术,图未示。
[0020]使用本技术,只需要使盛灰筒1对准地面放线位置,下放拉绳3,即可完成打开阀板2撒灰的动作,使用非常方便。盛灰筒1下端与地面很近,相比手动撒灰时只有努力弯腰才能使撒灰的手与地面接近,既降低了弯腰带来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撒灰位置的准确程度。
[0021]撒灰时,盛灰筒1内盛装的灰只会由盛灰筒1下端撒下,而盛灰筒1下端恰好是工作人员注意摆放好位置的地方,因而避免了盛灰的容器由于不注意而漏灰的现象。
[0022]拉绳3绕过两个滑轮装置4的轮槽8,既可以在工作中定位拉绳3的位置,又使拉绳3不接触盛灰筒1的侧壁,避免拉绳3上下移动时与盛灰筒1表面发生摩擦,进而避免拉绳3磨损,延长拉绳3的使用寿命。
[0023]所述拉绳3的自由端设有拉环9;盛灰筒1外表面的上部沿盛灰筒1的径向连接有用于挂接拉环9的定位杆10;定位杆10上沿定位杆10的径向凹陷设有用于卡接拉环9的环形卡槽11;拉环9卡挂于环形卡槽11中时阀板2向上压紧盛灰筒1的下端敞口处。
[0024]拉环9便于在装好灰、撒灰前携带本技术移动时,将拉环9挂在定位杆10的环形卡槽11处,无须作业人员持续拉紧拉绳3即可保证阀板2不会向下打开,方便了使用。
[0025]与下方的滑轮装置4相邻的盛灰筒1的底端固定嵌设有用于吸附阀板2的永久磁铁12,阀板2为铁板或钢板;阀板2吸附在永久磁铁12上时,阀板2与永久磁铁12之间的吸附力大于阀板2的重量且小于0.5千克力(4.9牛顿)。
[0026]阀板2与永久磁铁12之间的吸附力大于阀板2的重量,能够在不盛灰时方便地将阀板2吸附在盛灰筒1底端,避免阀板2离开盛灰筒1而容易在取放以及移动过程中使阀板2磕碰外物而损坏。阀板2与永久磁铁12之间的吸附力小于0.5千克力,在撒灰时由于盛灰筒1内装的灰的重量远远大于吸附力,因此只需要向下放开拉绳3,即可方便地将灰撒出。
[0027]盛灰筒1的侧壁设有一个或两个用于手持的把手13。
[0028]使用前,需要先在施工场地测量放线,以便撒灰时工作人员能够携带本技术准确找到撒灰位置。
[0029]使用时,先在盛灰筒1内装灰,具体是关闭阀板2,使拉绳3绕过两个滑轮装置4的轮槽8,然后将拉环9挂在定位杆10的环形卡槽11处,此时工作人员可以放开拉绳3和拉环9,阀板2保持关闭状态。工作人员腾出手后通过盛灰筒1的上端敞口向盛灰筒1内装入准备撒的灰料(如滑石粉或石灰粉)。
[0030]装好灰后,工作人员携带本技术来到测量放线后的施工场地,在放线标记的撒灰位置将拉环9从定位杆10上取下,放松拉绳3,在重力的作用下阀板2打开,灰料撒出,既降低撒灰的劳动强度,又提高了撒灰位置的准确度。
[0031]使用完毕,移动或存放本技术时,清空盛灰筒1,使阀板2吸附在永久磁铁12上,避免阀板2在取放时磕碰外物而损坏。
[0032]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方便撒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两端均敞口的盛灰筒,盛灰筒下端铰接有用于封闭盛灰筒下端敞口处的阀板,阀板远离其铰接端的边缘处连接有拉绳,盛灰筒的外表面的上端和下端处分别设有滑轮装置,滑轮装置包括滑轮和固定连接在盛灰筒外表面的固定座,固定座通过轴承与滑轮的中心轴相连接;滑轮的周向表面的中部径向凹陷设有环形的轮槽,拉绳绕过两个滑轮装置的轮槽的槽底向上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撒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的自由端设有拉环;盛灰筒外表面的上部沿盛灰筒的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海帆张士良谷石萌梁淑娟谷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