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硫酸铵的干燥尾气处理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1634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硫酸铵的干燥尾气处理方法,其中将来自硫酸铵生产装置的所述干燥尾气送入氨法脱硫吸收塔的吸收段内喷淋层上方且在水洗除雾段的下方。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协同处理来自硫酸铵生产装置的干燥尾气与脱硫烟气的吸收塔,其中在吸收段内喷淋层上方且在水洗除雾段的下方之间具有尾气导入口。最后,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连接有硫酸铵生产装置的氨法脱硫设备。硫设备。硫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硫酸铵的干燥尾气处理方法及装置
专利

[0001]本申请属于氨法脱硫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含硫酸铵的干燥尾气处理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装置。
[0002]专利技术背景
[0003]目前全球脱除气体中二氧化硫的一种主流工艺是石灰石

石膏方法,该方法在脱硫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石膏渣等,每脱除1吨二氧化硫同步产生0.7吨二氧化碳。处理这些废水、废渣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运行成本。
[0004]另一种脱硫的方法,即氨法脱硫则产生较少的废水和废渣,投入的脱硫剂氨会在此过程中与含硫化合物转化成可作为化肥的硫酸铵。在氨法脱硫过程中,生成的硫酸铵需要结晶析出,经过离心分离、干燥后得到硫酸铵产品,常采用流化床方法进行。干燥后含尘和含少量水的尾气需要进一步处理才能排放。
[0005]CN202460375U公开了一种脱硫含尘尾气洗涤回收装置,带有粉尘的干燥尾气经干燥尾气入口进入洗涤塔,在洗涤塔入口及塔中部与洗涤循环液接触并洗涤,再经除雾器除去夹带的液滴后从干燥尾气出口排出。洗涤塔内定期补入工艺水,洗涤循环液的溢流液去脱硫系统循环利用。该方法需单独设置洗涤塔,配置循环泵,增加排放监测口。
[0006]CN209451551U公开了一种尾气洗涤系统,将收集来的尾气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经过尾气洗涤塔进行处理后进入放空烟囱,另一部分经过袋式除尘器,去除其中的颗粒物,然后排放到大气中。尾气洗涤塔循环液通过外接凉水塔,实现对洗液的降温,从而降低排放的尾气的温度,进而使其中的水汽凝结成小水滴,降低排放气体中的水含量,降低尾气的排放量。且所述尾气洗涤塔与放空烟囱之间设置有电除雾器。该方法需单独设置洗涤塔,配置循环泵,为达到环保排放指标,相比常规尾气洗涤塔新增凉水塔和电除雾器。因此本方案工艺流程复杂,将增加运行消耗,增加投资成本。
[0007]CN110314505A公开了一种干铵工段含氨尾气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干燥尾气经布袋除尘器后由引风机抽引到尾气洗涤塔内洗涤除去氯化铵粉尘,洗涤后的洗涤水通过循环洗涤泵进入尾气洗涤塔循环使用。洗涤后的尾气再送入氨尾气吸收塔,依次经过规整波纹填料、第一喷淋装置、气体分盘器、第二规整波纹填料、第二喷淋装置、第三喷淋装置和屋脊除雾器从氨尾气吸收塔的顶部出口处排出,其中,含氨尾气吸收塔内的吸收液为氨法脱硫装置的过滤母液。该方法单独设置尾气洗涤塔及氨尾气洗涤塔,分别配置循环泵,循环液来自不同区域。为达到环保排放要求,相比常规尾气洗涤塔新增含氨尾气吸收塔,因此本方案工艺流程复杂,将增加运行消耗,增加投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8]现有技术中,针对来自氨法脱硫的干燥尾气,通常需要在现有的氨法脱硫吸收塔之外单独设置尾气洗涤装置(洗涤塔)来对其进行处理。这就会使得整个生产工艺的成本增加,操作复杂。因此,希望一种既能够达到环保超低排放指标(例如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能源局于2015年12月11日联合颁布的《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
案》,规定净烟气中氮氧化物、SO2、颗粒物排放浓度不大于50/35/≤10mg/Nm3(标态、干基、6%氧)),同时能够简化尾气处理工艺,最好可以省去单独设置尾气洗涤装置从而减少排放口和排放检测口,由此降低运行成本和能耗,提高经济效益。此外,也希望能提高产品收率和氨回收率。
[0009]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含硫酸铵的干燥尾气处理方法,其中将来自硫酸铵生产装置的所述干燥尾气送入氨法脱硫吸收塔的吸收段内喷淋层上方且在水洗除雾段的下方,优选送入洗涤除雾段内的喷淋层下方至吸收段内喷淋层上方之间。
[0010]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发现,通过将干燥尾气送入氨法脱硫吸收塔的吸收段内喷淋层上方且在水洗除雾段下方,优选洗涤除雾段内的喷淋层下方至吸收段内喷淋层上方之间的区域,可以实现将干燥尾气与脱硫烟气在一套系统内协同处理,由此省去了单独的尾气处理或尾气洗涤装置,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和节约了成本,进而实现上述的专利技术任务。
[0011]当洗涤除雾段或吸收段内的喷淋层包含一个或多个层时,将所述干燥尾气送入吸收段的多个喷淋层的最上层的上方,优选送入洗涤除雾段的多个喷淋层的最下层与吸收段的多个喷淋层的最上层之间。
[0012]特别的,根据本专利技术,不另外将所述干燥尾气送入吸收塔的入口烟道、浓缩段或吸收段和水洗除雾段的其他位置处。
[0013]已经发现,相比于将干燥尾气从吸收塔入口烟道或浓缩段等位置处送入吸收塔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是更有利的。氨法脱硫吸收塔吸收段喷淋层下部为SO2主要吸收区域,如果将干燥尾气通入氨法脱硫吸收塔的吸收段内喷淋层上方且在水洗除雾段的下方的区域,则干燥尾气的加入不增加洗涤降温段和吸收段负荷,并可减少吸收塔吸收段喷淋层下部烟气量,减小吸收塔塔径。同时,可降低因混合后烟气氧含量高,从而亚硫酸铵于塔内被氧化,对SO2的吸收和出口尘(不利于氨逃逸和气溶胶控制)的影响。此外,因为原脱硫吸收塔中增加了干燥尾气,塔内总气量增加,在原设计不变情况下,当烟气经过除雾器的流速增加时,可改善除雾器的除雾效果。
[0014]氨法脱硫工艺本身是已知的,其一般包括脱硫过程(吸收)、氧化过程、浓缩(结晶)过程以及硫酸铵后处理过程。脱硫过程包括SO2吸收、吸收后烟气的水洗除雾以控制烟气中细微颗粒物含量。该方法中,首先用亚硫酸铵吸收二氧化硫得到亚硫酸铵与亚硫酸氢铵混合溶液,加氨中和后又得到亚硫酸铵:
[0015](NH4)2SO3+H2O+SO2=2NH4HSO3[0016](NH4)
X
H(2

x)SO3+(2

x)NH3=(NH4)2SO3[0017]随后,对溶液通入氧化空气将亚硫酸(氢)铵氧化,得到硫酸(氢)铵:
[0018](NH4)2SO3+1/2O2=(NH4)2SO4[0019]含硫酸铵的循环吸收液经浓缩、结晶、固液分离、干燥即得最终产品硫酸铵。同时,在经过干燥之后也产生包含少量硫酸铵、粉尘和水蒸汽的尾气。
[0020]在本专利技术上下文中,所述“尾气”或“干燥尾气”指的是来自硫酸铵生产装置的含有硫酸铵的尾气。一般而言,这种尾气主要包含热空气(例如60

100℃的)、少量水蒸气(如低于7%或1

5%左右)和硫酸铵粉尘(其量例如100

2000mg/Nm3)。
[0021]氨法脱硫工艺的方法及装置可参考如下这些专利申请,如CN200510040801.1、CN03158258.3、CN201010275966.8、CN200510040800.7、CN03158257.5、CN201710379460.3、
CN201710379458.6、CN201710154157.3、CN201710800599.0、CN201710865004.X和CN201810329999.2等。
[002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干燥尾气可以不经过预处理直接送入氨法脱硫吸收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硫酸铵的干燥尾气处理方法,其中将来自硫酸铵生产装置的所述干燥尾气送入氨法脱硫吸收塔的吸收段内喷淋层上方且在水洗除雾段的下方,优选送入洗涤除雾段内的喷淋层下方至吸收段内喷淋层上方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另外将所述干燥尾气送入吸收塔的入口烟道、浓缩段或吸收段和洗涤除雾段的其他位置处。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干燥尾气不经过预处理直接送入氨法脱硫吸收塔的吸收段内喷淋层上方且在水洗除雾段的下方,优选送入洗涤除雾段内的喷淋层下方至吸收段内喷淋层上方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干燥尾气经预除尘后送入氨法脱硫吸收塔的吸收段内喷淋层上方且在水洗除雾段的下方,优选送入洗涤除雾段内的喷淋层下方至吸收段内喷淋层上方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旋风除尘或布袋除尘工艺对所述干燥尾气进行预除尘。6.根据权利要求4或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除尘后的干燥尾气中尘含量≤500m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静祁丽昉徐建东张军王金勇谭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世纪江南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