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学习机CEC-I扩展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1404 阅读:4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中华学习机CEC-I扩展箱,由一块续接卡和含有与APPLE-II微机系列兼容的若干50P总线插槽组成,利用主机板上的地址总线通过扩展箱上的几块译码器芯片建立了一套译码电路,选中上述扩展箱50P总线插槽,从而不采用主机板上的J10设备选通信号,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换接插功能板需打开主机壳和不能同时使用各类扩充卡之弊,极大地方便了用户。(*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机接口电路,具体地说一种中华学习机CEC--I专用扩展箱。中华学习机CEC--Ⅰ仅含有一个标准扩展槽口,不能同时使用各类扩充卡,以解决用户直接从主机单槽窗上扩充功能之要求,通常变换功能卡是通过主机上的J10短路连接柱┈一种为单插槽改变槽号的硬开关接在不同位置而达到目的,这样就必需打开机壳才能改变槽号,而且不能同时接插多卡,给用户使用造成极大不便。本技术不采用主机板上的J10设备选通信号,单独建立了一套译码电路制成一种该机型的专用接口扩展箱,其目的在于从根本上克服前述技术之不足,方便用户。本技术由一块续接卡和含有与APPLE--Ⅱ微机系列兼容的若干50P总线插槽组成,利用主机板上的地址总线通过扩展箱上的几块译码器芯片建立了一套译码电路,选中上述扩展箱50P总线插槽,完成扩展功能,其结构和详细原理可由图2实施方案给出。图2中〈1〉--〈7〉为与APPLE--Ⅱ微机系列兼容的50P总线插槽,其中脚1.I/O SELECT〈L〉工作方式为输入,I/O选择是接#1--#7的独立译码线,此线通常为高电平,当微处理机使用到第CN页时,此脚会变为低电平。脚22.DMA〈L〉工作方式为输出,当此线变为低电平时,使6502停止工作,且其位址无效,即让出总线,CEC--Ⅰ主机上此线以3.3K电阻接+5V,将其挂起来,以保持经常为高电平。脚23.INT OUT顺序链〈Dasiry-Chain〉的中断输出至优先次序较低的插板上,正常情况下,用高电平驱动,通常和脚28连接。脚24.DMA OUT DMA的输出到优先次序较低的插板上,通常和脚22连接。脚27.DMA INT顺序链〈Dasiry-Chain〉输入线,和高优先次序之DMA OUT相连。脚28.INT IN顺序链〈Dasiry-Chain〉中断输入,由高优先次序之INT OUT相连。脚41.DEVILE SELECT〈L〉工作方式为输入,设备选择八条单独译码线,每槽接一根,当访问到第C0X0-C0XF在Q2期间某一插座上降为低电平〈X=N+8N=SLOT〉。扩展箱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不利用主机上的槽号选择座J10〈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直接从系统总线上用最少的芯片方便地译出各槽号,图2中用译码器U1译出地址A15A14A13A12A11=11000,从其Y1〈L〉端〈14脚〉输出至译码器U2的E1和E2端〈脚4,5〉作为U2的片选信号线,共译出C0--C7共八页。图中译码器U2输出至扩展箱插座脚1,地址为CNXX,按#1,#2,#4,#5顺序分别接至每个插座的脚1,作为该插座的选通线,图中译码器U3输出至扩展箱插座脚41,地址为C0〈N+8〉X,亦按#1,#2,#4,#5顺序分别接至每个插座的脚41,作为该插座的输入和输出的访问线。因此U1,U2,U3仅用三片相同型号的74LS138集成电路即可完成译码。在图2中,U1的E1,E2,E3分别与主机地址总线A13,A15相联,A0,A1,A2分别与主机地址总线A14,A11,A12相联,U1的输出端Y1与U2的片选端E1,E2相联,U2的输入端A0--A2与主机地址总线的A8--A10相联,U2的输出端Y1--Y7分别与插接槽〈1〉--〈7〉的1脚相联,Y0与U3的片选端E1相联,U3的E2与时钟信号Q1相联,E3与主机总线地址A7相联,A0--A2分别与主机总线地址A4--A6相联,其输出端Y1--Y7分别与插接槽〈1〉--〈7〉的41脚相联,每插接槽的脚24与下一号插接槽的脚27相联,每插接槽的脚23与下一号插接槽的脚28相联。在本实施方案中,50P槽口共四个,省掉了槽〈3〉,槽〈6〉,槽〈7〉,槽口间隙=0.8INCH以容许APPLE各类卡同时插入。如此既可不打开机壳而方便地使用外接插多卡,极大地方便了用户。 附图说明图1为与APPLE--Ⅱ微机系列兼容的若干50P总线插槽引脚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案电路原理图。图中〈1〉--〈7〉为50P插接槽,〈8〉--〈10〉为74LS138译码器。权利要求一种中华学习机CEC--I扩展箱,由一块续接卡和含有与APPLE--II微机系列兼容的50P总线插槽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箱利用主机板上的地址线,通过扩展箱上的三块相同的译码器74LS138即(8),(9),(10)建立了一套译码电路,其接线如下译码器(8)的E1,E2,E3分别与主机地址总线A13,A15相联,A0,A1,A2分别与主机地址总线A14,A11,A12相联,(8)的输出端Y1与(9)的片选端E1,E2相联,(9)的输入端A0--A2与主机地址总线的A8--A10相联,(9)的输出端Y1--Y7分别与插接槽(1)--(7)的1脚相联,Y0与(10)的片选端E1相联,(10)的E2与时钟信号Q1相联,E3与主机总线地址A7相联,A0--A2分别与主机总线地址A4--A6相联,其输出端Y1--Y7分别与插接槽(1)--(7)的41脚相联,每插接槽的脚24与下一号插接槽的脚27相联,每插接槽的脚23与下一号插接槽的脚28相联。专利摘要一种中华学习机CEC-I扩展箱,由一块续接卡和含有与APPLE-II微机系列兼容的若干50P总线插槽组成,利用主机板上的地址总线通过扩展箱上的几块译码器芯片建立了一套译码电路,选中上述扩展箱50P总线插槽,从而不采用主机板上的J10设备选通信号,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换接插功能板需打开主机壳和不能同时使用各类扩充卡之弊,极大地方便了用户。文档编号G06F3/00GK2071357SQ8922207公开日1991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1989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1989年12月20日专利技术者蔡跃平 申请人:武汉市汉阳区青少年科技辅导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华学习机CEC--I扩展箱,由一块续接卡和含有与APPLE--II微机系列兼容的50P总线插槽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箱利用主机板上的地址线,通过扩展箱上的三块相同的译码器74LS138即(8),(9),(10)建立了一套译码电路,其接线如下:译码器(8)的E1,E2,E3分别与主机地址总线A13,A15相联,A0,A1,A2分别与主机地址总线A14,A11,A12相联,(8)的输出端Y1与(9)的片选端E1,E2相联,(9)的输入端A0--A2与主机地址总线的A8--A10相联,(9)的输出端Y1--Y7分别与插接槽(1)--(7)的1脚相联,Y0与(10)的片选端E1相联,(10)的E2与时钟信号Q1相联,E3与主机总线地址A7相联,A0--A2分别与主机总线地址A4--A6相联,其输出端Y1--Y7分别与插接槽(1)--(7)的41脚相联,每插接槽的脚24与下一号插接槽的脚27相联,每插接槽的脚23与下一号插接槽的脚28相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跃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汉阳区青少年科技辅导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