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软管与T型三通接头的组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1290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软管与T型三通接头的组装设备,包括机架、接头夹具和三套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由接头夹具夹紧的T型三通接头的主管沿X轴方向布置,支管沿朝向Y轴的负方向;第一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和第三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分别布置在接头夹具沿X轴方向的两侧,第二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布置在接头夹具沿Y轴负方向的一侧;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包括软管输送装置和软管插装装置,软管插装装置包括软管前端缩管机构、软管预装进给机构和软管二次插装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三套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将三根输液软管的前端通过缩管机构缩管后同时进行插装,组装效率高、组装质量好,适合于大规模生产。模生产。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软管与T型三通接头的组装设备
[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具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输液软管与T型三通接头的组装设备。
[
技术介绍
][0002]医用的T型三通接头可用于体外引流袋,起到分流、合流的作用。医用的T型三通接头在使用前需要将输液软管插入到T型三通接头的内孔中组装并粘接。
[0003]T型内插式三通接头包括主管和与主管90
°
正交的支管,主管的两端各有一个插接孔,支管的端部有一个插接孔。传统的T型三通接头与输液软管的组装方法是手工方式组装和粘接,劳动强度大,组装效率低、组装质量差,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装效率高的输液软管与T型三通接头的组装设备。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液软管与T型三通接头的组装设备,包括机架、接头夹具和三套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由接头夹具夹紧的T型三通接头的主管沿X轴方向布置,支管沿朝向Y轴的负方向;第一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和第三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分别布置在接头夹具沿X轴方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软管与T型三通接头的组装设备,包括机架、接头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套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由接头夹具夹紧的T型三通接头的主管沿X轴方向布置,支管沿朝向Y轴的负方向;第一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和第三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分别布置在接头夹具沿X轴方向的两侧,第二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布置在接头夹具沿Y轴负方向的一侧;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包括软管输送装置和软管插装装置,软管插装装置包括软管前端缩管机构、软管预装进给机构和软管二次插装机构;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以各自的软管进给方向为X1轴,X1轴逆时针转动90
°
为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的Y1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软管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直线模组、第一台板、第一支架、第一三杆气缸、沿X1轴负方向依次布置的气动剪和第二气动夹;第一直线模组沿X1轴方向布置在机架上,第一台板固定在第一直线模组的滑块上;第一支架固定在机架或第一台板上,第一三杆气缸竖直地固定在第一支架上;气动剪的气缸固定在第一三杆气缸活塞杆的顶端,气动剪的剪刀朝下;,第二气动夹安装在第一台板上;软管插装装置包括第二台板、第二直线导轨副、机座和第二电机,软管预装进给机构和软管二次插装机构由第二电机驱动;第二台板安装在机架上,第二直线导轨副的导轨沿X1轴方向布置在第二台板上,机座固定在第二直线导轨副的滑块上;软管前端缩管机构、软管预装进给机构和软管二次插装机构安装在机座上,软管前端缩管机构沿X1轴方向布置在软管二次插装机构的前方;接头夹具沿X1轴方向布置在软管前端缩管机构的前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软管输送装置包括第二支架和输液软管张紧机构,驱动第二气动夹的第二手指气缸安装在第二支架上,第二支架固定在第一台板上;输液软管张紧机构包括第三气动夹、导向支架和推力滚轮,第三气动夹布置在第二气动夹沿X1轴方向的后方;推力滚轮安装在第二气动夹的上夹上,位于第二气动夹与第三气动夹之间;导向支架包括立板,两个第一导杆和两个第一压簧,第一导杆沿X1轴方向布置,立板的下部包括两个导杆孔,第一导杆沿X1轴方向的前端穿过立板的导杆孔与第一台板固定,与立板的导杆孔滑动配合;第一压簧套在第一导杆上,一端抵在第一导杆前端的头部,另一端抵在立板的下部,第一压簧的推力使立板向第二气动夹的方向靠拢;驱动第三气动夹的第三手指气缸安装在立板上,立板靠近第二气动夹一侧的中部包括与推力滚轮配合的斜面凸台;软管前端缩管机构包括缩管夹,立板和第三直线模组、第三直线模组包括第三单杆气缸、第三直线导轨副,第三单杆气缸和第三直线导轨副的导轨沿Y1轴方向固定在机座上;软管前端缩管机构的立板固定在第三直线导轨副的滑块上,并与第三单杆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缩管夹包括上夹、下夹和缩管夹驱动机构,缩管夹下夹的夹头包括向上开口的U形槽,缩管夹上夹的夹头包括向下凸出的V形凸起,缩管夹的上夹和下夹扣合时,V形凸起的下端插入到U形槽的上部;缩管夹下夹U形槽的顶部包括V形的开口,U形槽的宽度小于输液软管的直径;缩管夹驱动机构包括上手指气缸和下手指气缸,上手指气缸和下手指气缸分别沿Y1轴方向固定在软管前端缩管机构的立板上,上手指气缸位于下手指气缸的正上方;缩管夹的上夹固定在上手指气缸的下手指上,缩管夹的下夹固定在下手指气缸的上手指上;缩管夹的上夹和下夹之间装有上下夹扣合间距调节螺钉;软管插装装置包括第四直线导轨副和第四单杆气缸,第四直线导轨副和第四单杆气缸沿X1轴方向布置,第四直线导轨副的导轨固定在机架上,第二台板固定在第四直线导轨副的滑块上;第四单杆气缸固定在机架上,第四单杆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台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气动夹包括V形夹口和平夹口,V形夹口远离第一气动夹,第二气动夹的平夹口靠近第一气动夹;第二气动夹的上夹包括两块竖直布置的夹片,第二气动夹的下夹包括三块竖直布置的夹片,夹片之间包括沿X1轴方向大于夹片厚度的间隙,上夹的夹片与下夹的夹片沿X1轴方向错开;第二气动夹上夹的夹片和下夹远离第一气动夹的两块夹片各包括突出部,突出部包括V形槽,V形槽的底部包括弧面;第二气动夹夹合时,上夹的夹片的突出部插入下夹夹片间的间隙中,下夹的夹片的突出部插入上夹夹片间的间隙中,构成所述的V形夹口;第二气动夹夹合时,第二气动夹下夹靠近第一气动夹的夹片与第二气动夹上夹的靠近第一气动夹的夹片的非突出部位构成第二气动夹的平夹口。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茜黄增陈江虎陆晓林德智磨承杰兰如梦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