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余料高效分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1188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余料高效分离系统,包括停车区域、设于停车区域一侧的混凝土接料槽体、砂石分离机、污水罐、清水罐、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控制器、多个感应元件以及多个第二感应元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感应元件感应到混凝土车的存在,传输信息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将污水罐中的污水输送到污水输水管中;当污水罐中的污水不足时,污水罐中的第二感应元件将信息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处理停止第一驱动装置并控制第二驱动装置,将清水罐中的清水输送到清水输水管中,有效解决了当污水罐中污水不足时、倾泻在混凝土接料槽体内的混凝土无法进入到砂石分离机内进行分离的情况,进而提高了砂石分离机的工作效率。的工作效率。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余料高效分离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混凝土回收
,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余料高效分离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成,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商品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弃的混凝土,比如说混凝土搅拌车内残余的混凝土,这些残余的湿混凝土排出后,容易对环境产生破坏,因此需要进行回收处理。
[0003]目前,混凝土车将残余的混凝土从车倾泻到接料槽后,通过冲水装置将混凝土混淆并冲入到砂石分离机中进行分离,冲水装置的水一般为污水,但是当污水用完时,则无法将混凝土混淆冲入砂石分离机,影响砂石分离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混凝土余料高效分离系统。
[0005]一种混凝土余料高效分离系统,包括停车区域、设于所述停车区域一侧的混凝土接料槽体、砂石分离机、污水罐、清水罐、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控制器、多个第一感应元件以及多个第二感应元件,所述混凝土接料槽体设有开口且所述混凝土接料槽体自所述开口向上倾斜,所述砂石分离机位于所述混凝土接料槽体的所述开口一侧且所述砂石分离机的入料口位于所述混凝土接料槽体的所述开口下方;所述混凝土接料槽体自远离所述开口一端顶部设有污水输水管和清水输水管,所述污水输水管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另一端与所述污水罐连接,所述清水输水管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另一端与所述清水罐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停车区域自远离所述混凝土接料槽体一端两侧向上延伸形成两个延伸部,多个所述第一感应元件位于两个所述延伸部的内侧壁上且用于感应混凝土车,每个所述第一感应元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感应元件位于所述污水罐中且用于感应所述污水罐中是否存在水,每个所述第二感应元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砂石分离机的溢流口下方设有沉淀池,所述混凝土余料高效分离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三驱动装置、连接管以及位于所述清水罐中的第三感应元件且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连接管一端通入所述沉淀池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另一端与所述污水罐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通入所述沉淀池一端位于所述沉淀池高度的二分之一处。
[0008]进一步的,所述砂石分离机的出沙口下方设有输沙运输带,所述输沙运输带远离所述砂石分离机一端设有储沙室;所述砂石分离机的出石口下方设有输石运输带,所述输石运输带远离所述砂石分离机一端设有储石室。
[0009]进一步的,所述停车区域自靠近所述混凝土接料槽体一端表面延伸形成用于限位所述混凝土车的凸起。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均为水泵。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混凝土余料高效分离系统通过第一感应元件感应到混凝土车的存在,传输信息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将污水罐中的污水输送到污水输水管中并冲刷混凝土接料槽体,对倾泻在混凝土接料槽体内的混凝土进行混淆冲刷进砂石分离机中;当污水罐中的污水不足时,污水罐中的第二感应元件将信息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处理停止第一驱动装置并控制第二驱动装置,将清水罐中的清水输送到清水输水管中并冲刷混凝土接料槽体,对倾泻在混凝土接料槽体内的混凝土进行混淆冲刷进砂石分离机中,有效解决了当污水罐中污水不足时、倾泻在混凝土接料槽体内的混凝土无法进入到砂石分离机内进行分离的情况,进而提高了砂石分离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混凝土余料高效分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5]如图1至图2所示,其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混凝土余料高效分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混凝土余料高效分离系统,包括停车区域10、设于所述停车区域10一侧的混凝土接料槽体20、砂石分离机30、污水罐40、清水罐50、第一驱动装置60、第二驱动装置70、控制器80、多个第一感应元件(图中未标出)以及多个第二感应元件(图中未标出),所述混凝土接料槽体20设有开口21且所述混凝土接料槽体20自所述开口21向上倾斜,所述砂石分离机30位于所述混凝土接料槽体20的所述开口21一侧且所述砂石分离机30的入料口位于所述混凝土接料槽体20的所述开口21下方;所述混凝土接料槽体20自远离所述开口21一端顶部设有污水输水管41和清水输水管51,所述污水输水管41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0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0另一端与所述污水罐40连接,所述清水输水管51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70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二驱动装置70另一端与所述清水罐50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0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70分别与所述控制器80连接,所述停车区域10自远离所述混凝土接料槽体20一端两侧向上延伸形成两个延伸部11,多个所述第一感应元件(图中未标出)位于两个所述延伸部11的内侧壁上且用于感应混凝土车,每个所述第一感应元件(图中未标出)与所述控制器80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感应元件(图中未标出)位于所述污水罐40中且用于感应所述污水罐40中是否存在水,每个所述第二感应元件(图中未标出)与所述控制器80连接。
[0016]工作原理:混凝土车倒车倒入停车区域10中,此时停车区域10两侧的延伸部11上的第一感应元件(图中未标出)感应到混凝土车的存在,将信息传输给控制器80,控制器80先控制第一驱动装置60将污水罐40中的污水通过污水输水管41输送到混凝土接料槽体20中,并对倾泻在混凝土接料槽体20内的混凝土进行混淆冲刷进砂石分离机30中;当污水罐40中的污水不足时,污水罐40中的第二感应元件(图中未标出)将信息传输给控制器80,控
制器80处理并控制第二驱动装置70,将清水罐50中的清水通过清水输水管51输送到混凝土接料槽体20中,并对倾泻在混凝土接料槽体20内的混凝土进行混淆冲刷进砂石分离机30中,有效解决了当污水罐40中污水不足时、倾泻在混凝土接料槽体20内的混凝土无法进入到砂石分离机30内进行分离的情况,进而提高了砂石分离机30的工作效率。
[0017]所述砂石分离机30的溢流口下方设有沉淀池31,所述混凝土余料高效分离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80连接的第三驱动装置90、连接管42以及位于所述清水罐50中的第三感应元件(图中未标出)且与所述控制器80连接,所述连接管42一端通入所述沉淀池31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90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90另一端与所述污水罐40连接。砂石分离机30分离出来的混合水进入到沉淀池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余料高效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余料高效分离系统包括停车区域、设于所述停车区域一侧的混凝土接料槽体、砂石分离机、污水罐、清水罐、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控制器、多个第一感应元件以及多个第二感应元件,所述混凝土接料槽体设有开口且所述混凝土接料槽体自所述开口向上倾斜,所述砂石分离机位于所述混凝土接料槽体的所述开口一侧且所述砂石分离机的入料口位于所述混凝土接料槽体的所述开口下方;所述混凝土接料槽体自远离所述开口一端顶部设有污水输水管和清水输水管,所述污水输水管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另一端与所述污水罐连接,所述清水输水管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另一端与所述清水罐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停车区域自远离所述混凝土接料槽体一端两侧向上延伸形成两个延伸部,多个所述第一感应元件位于两个所述延伸部的内侧壁上且用于感应混凝土车,每个所述第一感应元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感应元件位于所述污水罐中且用于感应所述污水罐中是否存在水,每个所述第二感应元件与所述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祥龙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东锦混凝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