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鞭毛藻类监测水域生态环境的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域生态环境污染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鞭毛藻类监测水域生态环境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等水域生态环境污染事件频发。鞭毛藻类是浮游生物的重要类群,对水体环境中的多种污染物敏感,且可在细胞内富集一定污染物,具有监测水域生态环境污染的应用价值。现有方法多为采用现场使用浮游生物网捞取的被动方法检测,由于鞭毛藻类可自由游动,时间上的瞬时性和空间分布上具有偶然性,造成现有技术无法准确监测、评价和预警鞭毛藻类对有机污染胁迫的响应,也无法为环境毒理学、污染物积累动力学和水质净化提供可比较的基础数据。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主动利用鞭毛藻类去监测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鞭毛藻类监测水域生态环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4]S1、制作具有放水阀且鞭毛藻类无法漏出的装置;
[0005]S2、将预先培养的鞭毛藻类以104Cells/L的细胞密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鞭毛藻类监测水域生态环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制作具有放水阀且鞭毛藻类无法漏出的装置;S2、将预先培养的鞭毛藻类以104Cells/L的细胞密度由放水阀接种入S1中所述装置内,关闭装置的放水阀,将装置缓慢浸入需要监测的水体中使水样进入装置,将装置固定在距离水面0.1至0.5米处;S3、经过预定的时间后取出装置,悬挂3至5分钟,待装置内的水样自然漏出至剩余10至50mL时,将预先准备好的样品瓶放置于放水阀下方;S4、打开放水阀,将装置内含有鞭毛藻类的剩余水样全部转入样品瓶;S5、向样品瓶中加入固定剂或低温保存条件下迅速带回实验室,用于检测及与原预先培养的鞭毛藻类对照。2.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鞭毛藻类监测水域生态环境的装置,至少包括网袋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网袋主体呈圆锥形,网袋主体由孔径为10μm的布制成,网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爽,刘涛,阎春兰,裴国凤,程国军,李晓华,何冬兰,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