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自带井道快速安装结构及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电梯安装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自带井道快速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电梯井道大都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与建筑物一起设计,同步建设。
[0003]相关技术中,由于别墅电梯不需要地坑和独立机房,因此极大的缩减了对土建和顶层高度的要求,因此使用轻钢电梯井道框架即可承载电梯,现有的电梯井道需要将电梯井道框架运输到别墅内,而后在别墅内部使用焊接将框架进行连接后使用。
[000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方案,专利技术人发现:当对电梯井道框架进行焊接时,为减少焊缝对别墅后续装修的影响,对焊接技术的要求高,并且耗时长,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井道安装的工作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梯自带井道快速安装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的电梯自带井道快速安装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梯自带井道快速安装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四个支撑管,四个连撑杆呈矩形排布,在相邻的两个支撑管之间均设置有中间杆,中间杆的两端均设置在支撑管内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自带井道快速安装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四个支撑管(1),四个支撑管(1)呈矩形排布,在相邻的两个支撑管(1)之间均设置有中间杆(11),其特征在于:中间杆(11)的两端均设置在支撑管(1)内部,在支撑管(1)的内部设置有芯杆(2),芯杆(2)的两端与支撑管(1)相连接,并且在支撑管(1)内部芯杆(2)贯穿中间杆(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自带井道快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管(1)为正方截面方杆,在芯杆(2)的下端设置有与支撑管(1)相适配的方形第一卡接块(12),第一卡接块(12)为上小下大状,第一卡接块(12)设置在支撑管(1)内部的底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自带井道快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支撑管(1)和第一卡接块(12)之间设置有第一楔形块(13),第一楔形块(13)在第一卡接块(12)的周向上设置有多个,楔形块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第一楔形块(13)的倾斜面与第一卡接块(12)的倾斜面相贴合,第一楔形块(13)的直角面与支撑管(1)内壁相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自带井道快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支撑管(1)的底端设置有方形的连接环(14),连接环(14)的外周面尺寸与支撑管(1)的外周面尺寸相等,第一楔形块(13)的下端与连接环(14)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自带井道快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芯杆(2)靠近上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卡接块(15),第二卡接块(15)为上大下小状,芯杆(2)贯穿第二卡接块(15),在芯杆(2)上位于第二卡接块(15)上方的位置设置有固定螺母(21),固定螺母(21)与第二卡接块(15)相抵接,在第二卡接块(15)与支撑管(1)之间设置有第二楔形块(16),第二楔形块(16)和第一楔形块(13)形状大小相同,并且第一楔形块(13)和第二楔形块(16)关于支撑管(1)的中心对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自带井道快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支撑管(1)下方设置有接地杆(3),接地杆(3)水平设置有四个,接地杆(3)的长度等于中间杆(11)的长度,四个接地杆(3)首尾相接成矩形布置,接地杆(3)与地面使用膨胀螺栓固定连接,在接地杆(3)首尾相接的位置设置有固定管(4),固定管(4)与支撑管(1)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自带井道快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固定管(4)内部靠近下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限位块(41),第一限位块(41)为上大下小的正四棱台状,第一限位块(41)的尺寸小于固定管(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祥,郑敬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顺迅电梯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