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结构及其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1057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封结构及其净水器,密封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表面设有极耳安装孔;极耳,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且一端穿过所述极耳安装孔延伸到所述外壳的外表面;集流体,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且与所述极耳相接触,所述集流体与所述外壳之间粘接固定,粘接处围成一个闭合曲线,所述极耳与所述集流体的接触点位于闭合曲线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密封结构及其净水器,其能够保证集流体和极耳之间密封不漏水,避免引起放热、变形和蚀穿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封结构及其净水器


[0001]本技术属于净水器
,具体涉及一种密封结构及其净水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产品中,净水器滤芯的密封结构一直是业内的瓶颈问题,许多厂家由于密封不行,导致净水器漏水从而被用户投诉的例子屡屡皆是。在基于电化学去离子技术的净水器也是如此。
[0003]电化学去离子技术包括电渗析,倒极电渗析,电去离子,电吸附等通过电场作用移除水中离子的技术。电化学去离子装置包括膜堆、电极和压紧装置三大部分。其中,电极主要为装置提供均匀的直流电场,电极可以是板、网、箔或片等任何合适的形式,也可采用多孔电极取代装置中的普通电极。
[0004]多孔电极为集电体、多孔材料和离子交换膜依次层叠形成的层状结构。
[0005]集电体用于与导线或电源相连接,也称作“集流体”,一般通过设置在壳体上的金属极耳连接导线或电源,金属极耳带有接线柱,与外接电源线相连。多孔材料可以是具有大比表面的任意导电材料,呈片状或板状结构,其在这里作为电容电极。多孔电极中的离子交换膜可以是阳离子交换膜,也可以是阴离子交换膜,或者双极膜。
[0006]集流体和极耳之间不能有水,防止在如此小的接触面积下高电流引发的放热,变形,蚀穿问题。
[0007]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集流体和极耳之间漏水导致的放热、变形和蚀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密封结构及其净水器,其能够保证集流体和极耳之间密封不漏水,避免引起放热、变形和蚀穿的问题。
[0009]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密封结构,包括:
[0011]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表面设有极耳安装孔;
[0012]极耳,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且一端穿过所述极耳安装孔延伸到所述外壳的外表面;
[0013]集流体,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且与所述极耳相接触,所述集流体与所述外壳之间粘接固定,粘接处围成一个闭合曲线,所述极耳与所述集流体的接触点位于闭合曲线内。
[0014]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存胶槽,所述第一存胶槽围成所述闭合曲线。
[0015]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存胶槽的设置区域不超出所述集流体的边沿。
[0016]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的内表面设有容置槽,所述极耳安装孔位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集流体安装在所述容置槽内。
[0017]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置槽内且与所集流体远离所述极耳的一面相接触的电容电极。
[0018]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膜片,所述膜片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且覆盖所述集流体远离所述极耳的一面,所述膜片的外边缘与所述外壳粘接固定。
[0019]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对应所述膜片的外边缘设有第二存胶槽。
[0020]一种净水器,包括如上所述的密封结构。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2]本技术的密封结构中,集流体与外壳的粘接处围成了一个闭合曲线,并且极耳与集流体的接触点位于该闭合曲线内,通过该闭合曲线能够将极耳与外壳的内侧封闭起来,从而避免漏水与极耳接触,避免极耳出现放热、变形和蚀穿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的密封结构的剖视图;
[0025]图2是图1中极耳处的局部视图;
[0026]图3是图1中第二存胶槽的局部视图;
[0027]图4是本技术的密封结构的仰视图;
[0028]图5是本技术的净水器的剖视图。
[0029]附图标记:
[0030]100

密封结构;110

外壳;111

极耳安装孔;112

第一存胶槽;113

容置槽;115

第二存胶槽;120

极耳;130

集流体;140

电容电极;150

膜片;200

净水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附图中各处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0032]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技术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技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0033]参照图1至图4,一种密封结构100,包括外壳110、极耳120和集流体130。
[0034]其中,所述外壳110的内表面设有极耳安装孔111,用于安装极耳120。
[0035]极耳120固定在所述外壳110的内表面且一端穿过所述极耳安装孔111延伸到所述外壳110的外表面。极耳120呈梯形,包括一个极片和连接柱,极片固定在连接柱的一端。安
装时极片在外壳110的内表面,连接柱穿过极耳安装孔111到外壳110的外表面,连接柱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
[0036]集流体130固定在所述外壳110的内表面且与所述极耳120相接触,所述集流体130与所述外壳110之间粘接固定,粘接处围成一个闭合曲线,所述极耳120与所述集流体130的接触点位于闭合曲线内。该闭合曲线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正多边形、椭圆形或者其它的不规则但闭合的曲线。通过闭合曲线,将极耳120密封在外壳110和集流体130之间,从而避免漏水,避免极耳120出现放热、变形和蚀穿的问题。
[0037]作用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壳110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存胶槽112,所述第一存胶槽112围成所述闭合曲线,在使用时,往第一存胶槽112内打胶,然后将集流体130与外壳110粘接固定,固定后的粘接位置自然形成了闭合曲线将极耳120密封在外壳110和集流体130之间。打胶时,采用的胶黏剂为硅胶、聚氨酯胶、环氧胶等,单组分双组份均可。
[0038]优选地,为了保证该闭合曲线的密封性,所述第一存胶槽112的设置区域不超出所述集流体130的边沿,以保证整个第一存胶槽112都能够与集流体130粘接固定。
[0039]具体地,所述外壳110的内表面设有容置槽113,所述极耳安装孔111位于所述容置槽113内,所述集流体130安装在所述容置槽113内且所述集流体130的外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表面设有极耳安装孔;极耳,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且一端穿过所述极耳安装孔延伸到所述外壳的外表面;集流体,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且与所述极耳相接触,所述集流体与所述外壳之间粘接固定,粘接处围成一个闭合曲线,所述极耳与所述集流体的接触点位于闭合曲线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存胶槽,所述第一存胶槽围成所述闭合曲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存胶槽的设置区域不超出所述集流体的边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平董红晨周凤凤
申请(专利权)人: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