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灸仪及负氧离子药灸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0804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药灸仪及负氧离子药灸仪,药灸仪包括内壳体以及平行设置在所述内壳体端部的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内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加热腔,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片之间形成第二加热腔;所述第一加热腔设置有药包,所述第二加热腔设置有加热片;所述内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第一散热片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风小孔,所述第二散热片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风小孔;所述内壳体连接有内壳盖,所述第二散热片和所述内壳盖之间形成第三加热腔,所述内壳盖上设置有出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形成三个加热腔体,能够形成对热气流的循环加热,使得药材粒子在热气流的作用下被充分加热并充满热气流中,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灸仪及负氧离子药灸仪


[0001]本技术涉及理疗产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药灸仪及负氧离子药灸仪。

技术介绍

[0002]传统中医疗法里面的艾灸治疗法,将艾条或艾绒点燃,对人体的患处或穴道进行熏蒸,使其产生的热量和艾气渗入到患处或穴道,经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从而达到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目的。但艾条燃烧产生了大量艾烟,除少量艾烟产生芳香气味对人体有益外,大部分艾烟对人体有害,尤其是对长期工作在治疗室的医务工作者和长期需要温和灸的治疗患者为甚。
[0003]为了减少艾烟对于患者和医务人员的伤害,授权公告号为CN20732371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负离子艾灸仪,通过加热组件加热艾绒,将其药性以气体形式发散出来,通过负离子发生器产生负离子对人体和周围空气进行净化以改进传统艾灸治疗法,达到降低对患者和医务人员伤害的目的,但是,该方案只是单纯的利用加热组件对艾绒加热,并没有形成多个可以循环流动加热的腔体,艾绒被加热产生艾烟后直接被风扇吹动排出艾灸仪,无法将药性集中后释放,被吹出的气体中的药性含量较低,因此,只能是将药性和负离子快速的散发到空气环境中,而无法将药性集中到患处,该方案无法满足对患处或穴道进行熏蒸的疗法,治疗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药灸仪及负氧离子药灸仪,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形成三个加热腔体,能够形成对热气流的循环加热,使得药材粒子在热气流的作用下被充分加热并充满热气流中,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药灸仪,包括内壳体以及平行设置在所述内壳体端部的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内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加热腔,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片之间形成第二加热腔;所述第一加热腔设置有药包,所述第二加热腔设置有加热片;
[0007]所述内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第一散热片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风小孔,所述第二散热片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风小孔;
[0008]所述内壳体连接有内壳盖,所述第二散热片和所述内壳盖之间形成第三加热腔,所述内壳盖上设置有出风口。
[0009]优选地,所述出风口是发射面板的安装口,所述发射面板安装在所述安装口上,所述发射面板上设置有发射孔。
[0010]优选地,所述进风口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通风小孔的开口面积之和,所述发射孔与所述第二通风小孔错位布置,且所述发射孔积聚在所述第二散热片投影的中部区域。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风小孔与所述第二通风小孔错位布置。
[001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负氧离子药灸仪,应用前述的药灸仪,所述第三加热腔设置有负氧离子发射机构,所述负氧离子发射机构包括金针发射组件,所述金针发射组件包括金针盘、设置在所述金针盘一面的插片和设置在所述金针盘另一面的若干金针,所述金针与所述发射孔一一对应,所述插片连接有负离子发生器。
[0013]优选地,所述金针盘的两面分别设置有绝缘前盖和绝缘后盖,所述绝缘前盖和所述绝缘后盖将所述金针盘包裹。
[0014]优选地,所述药包安装在药抽盒上,所述药抽盒穿过所述内壳体,且将所述药包悬置于所述第一加热腔内。
[0015]优选地,所述药抽盒包括底板、连接在所述底板外侧端部的药抽面盖和设置在所述底板上部的卡板,所述卡板用于将所述药包卡接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0016]优选地,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内壳盖的外部设置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内胶圈和外胶圈,所述发射面板设置在所述内胶圈的内侧,所述外胶圈设置在所述内胶圈的外侧。
[0017]优选地,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控制板,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4G模块,所述4G模块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所述4G模块用于收费模式的运营管理。
[0018]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9](1)本技术利用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将内壳体和内壳盖的空间划分成第一加热腔、第二加热腔和第三加热腔,第一加热腔设置有药包,第二加热腔设置有加热片,能够形成三个加热腔同时加热的效果,保证药材在热气流的作用下不断的循环加热,进而能够将药材粒子充分的吸收混合到气流中,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020](2)本技术在第三加热腔设置有负氧离子发射机构,带有药材粒子的热气流在第三加热腔和负氧离子充分混合,最终由发射孔喷出并作用到使用者相应的皮肤组织上,最大程度的保证负氧离子和药材粒子的吸收,进一步的提高治疗效果;
[0021](3)本技术进风口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一散热片上设置的第一通风口的开口面积之和,能够提高第一加热腔的气流压力,使得气流在第一加热腔内循环加热,进一步的提高对药包的循环加热能力;发射孔的开口面积之和小于第二散热片上设置的第二通风小孔的开口面积之和,能够提高第三加热腔的气流压力,使得气流在第三加热腔内循环加热,进一步的提高负氧离子和药材细微粒子的混合程度;
[0022](4)本技术第一加热腔与第二加热腔通过第一通风小孔连通,第二加热腔与第三加热腔通过第二通风小孔连通,但是,第一通风小孔与第二通风小孔错位布置,也就是说,第一加热腔、第二加热腔与第三加热腔并没有顺着气流直接连通,而是改变了气流的方向,从而增大了气流在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的压力,使得气流与药材粒子充分循环,反复加热,最终提高了药材粒子浓度,保证了治疗效果;
[0023](5)本技术在发射面板的外侧设置有内胶圈和外胶圈,胶圈的设置能够锁住热气流,并在人体和药灸仪之间起到支撑稳定作用,另外,内胶圈和外胶圈可以单个胶圈使用也可以两个同时使用,从而可以适应不同胖瘦的人体以及人体大小不同的部位。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前侧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左侧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后侧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5

a为金针发射组件的主视图;
[0030]图5

b为金针发射组件的侧视图;
[0031]图5

c为金针发射组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金针发射组件安装绝缘结构后示意图;
[0033]图7为金针发射组件安装发射面板后结构示意图;
[0034]图8为工作原理图示意图;
[0035]其中,1、内壳体;11、内壳盖;2、第一散热片;3、第二散热片;5、加热片;51、温控开关;61、金针发射组件;611、金针盘;6111、绝缘前盖;61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灸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体以及平行设置在所述内壳体端部的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内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加热腔,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片之间形成第二加热腔;所述第一加热腔设置有药包,所述第二加热腔设置有加热片;所述内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第一散热片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风小孔,所述第二散热片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风小孔;所述内壳体连接有内壳盖,所述第二散热片和所述内壳盖之间形成第三加热腔,所述内壳盖上设置有出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是发射面板的安装口,所述发射面板安装在所述安装口上,所述发射面板上设置有发射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通风小孔的开口面积之和,所述发射孔与所述第二通风小孔错位布置,且所述发射孔积聚在所述第二散热片投影的中部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小孔与所述第二通风小孔错位布置。5.一种负氧离子药灸仪,其特征在于:应用如权利要求2

4任一项所述的药灸仪,所述第三加热腔设置有负氧离子发射机构,所述负氧离子发射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洪琦许加元陈水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亿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