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网格计算领域,特别涉及科学计算网格的可视化领域,通过为网格计算用户提供科学计算网格环境下的远程可视化Web服务,帮助网格计算人员分析、理解科学计算的计算结果数据。
技术介绍
网格技术被誉为是第三代互联网技术,科学计算网格是网格技术目前最重要的应用领域。科学计算网格中,强大的计算能力促使科研人员研究问题的规模越来越大,从而数值模拟的结果数据也成几何指数增长,面对浩如烟海的数据,人们必须借助科学计算可视化来分析、理解数据的内涵。然而计算数据、可视化软件、科研人员空间位置的物理分离,使得远程可视化成为制约科学计算网格得以推广应用的关键技术。对于一般的计算作业,用户提交之后,由超级计算机完成即可,用户不再干预,即使有交互,也只是少量的文本信息交互。远程可视化作业不同于一般的计算作业,在可视化作业过程中,用户根据需要来调整参数,而可视化服务器要及时返回图形或图像结果。由于目前通用的网格中间件Globus不支持交互式作业,因此交互式作业一直是网格计算的难点。后来通过GSISSH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交互,但这种交互仅局限于脚本形式,无法应用于可视化这样复杂的作业之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科学计算网格的远程可视化系统,包括:可视化应用管理器,处理来自网络浏览器的可视化请求;框架服务器,根据可视化应用管理器的请求处理可视化数据;可视化组件,由框架服务器调用并执行可视化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学斌,单桂华,刘俊,范先龙,盛少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