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箱梁预应力孔道施工的穿拔管台车及其穿拔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071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箱梁预应力孔道施工的穿拔管台车,包括底盘、穿拔管机构、工作平台、升降机构和卷盘机构,在穿拔管时,驾驶台车使其移动至穿拔管位置,调节升降机构、穿拔管机构中的横移油缸和纵移油缸使滚轮组件对准预穿拔管的位置,再由穿拔管机构中的驱动滚轮和夹紧滚轮夹紧预穿拔胶管,打开驱动滚轮的电机,开始穿拔管,卷盘机构用于放置预穿胶管和捋顺并码放拔出的胶管。该穿拔管台车可实现自动穿管、拔管功能,同时可自动进行胶管的理顺和码放工作,该穿拔管方法效率高、质量高,节省人力,减少施工时间。减少施工时间。减少施工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箱梁预应力孔道施工的穿拔管台车及其穿拔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箱梁预应力孔道施工的穿拔管台车及其穿拔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箱梁上施加预应力可减小或抵消正负弯矩以及箱梁的自重所产生的载荷,提高箱梁的承载能力,箱梁上预应力的施加可以通过穿于箱梁上预应力孔道的钢绞线张拉来实现。预制箱梁施工时,通过在箱梁上穿拔胶管形成预应力孔道,具体为箱梁梁体钢筋骨架绑扎时,将根据预应力孔道对应设计好的定位网绑扎与钢筋骨架中,再根据定位网的位置进行穿管,穿管完成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拔出胶管,即可在箱梁上形成预应力孔道。胶管穿入定位网时需确保定位网定位准确,若定位网发生偏移,须控制偏移量在4mm以内,且胶管在箱梁内应平坦顺直,基于上述要求,在穿管时,对穿管机的对位功能要求较高。拔管时要求拔出的胶管上不得附有水泥浆,形成的预应力孔道壁应光滑,且无残渣。
[0003]目前,预制箱梁的穿管作业通常采用半自动穿管机完成,但半自动穿管机穿管需要三人配合,其中两人理顺胶管并将胶管输送到穿管机上,另外一人遥控操作穿管机并在前面牵引导向,由于重复使用的胶管杂乱码放,胶管件存在相互重叠,很难理顺,工作强度大,一般一孔箱梁胶管穿管时间约3小时左右,穿管花费时间较长。
[0004]预制箱梁的拔管作业采用卷扬机对胶管进行拽拉,一次可拽拉2根,但拽拉时对胶管的损伤较大,容易导致胶管直径变细,且胶管容易拔断,存在安全隐患,而且胶管拔完后需要工人对拔出的胶管进行码放,且码放较乱。另外,还可以采用现有的拔管机进行拔管,现有拔管机采用链条抱瓦交错拔管,同步性较差,对胶管损伤较大,并且也没有胶管码放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箱梁预应力孔道施工的穿拔管台车及其穿拔管方法,该穿拔管台车可实现自动穿管、拔管功能,同时可自动进行胶管的理顺和码放工作,该穿拔管方法效率高、质量高,节省人力,减少施工时间。
[0006]实现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用于箱梁预应力孔道施工的穿拔管台车,至少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侧面设置有车轮和支撑件,底盘上安装有驱动电机、转向油缸和蓄电池,所述底盘上设置有穿拔管机构、工作平台、升降机构和卷盘机构,其中升降机构中设置有两组门字型框架,所述门字型框架分别竖直固定于底盘的前后两端处,所述工作平台的四角处均安装在门字型框架中的竖杆上,并在升降机构的带动下整体上下升降;
[0008]所述穿拔管机构包括上框架,设置于上框架上的横移油缸、滚轮组件、夹紧组件,下框架和设置于下框架上的纵移油缸,穿拔管机构与工作平台通过纵移油缸连接并在纵移
油缸的带动下实现穿拔管机构的纵向移动,所述下框架与上框架通过横移油缸连接并在横移油缸的带动下实现上框架的横向移动,所述上框架、下框架、工作平台和底盘均为框架型结构,滚轮组件安装于上框架的框架内并穿过下框架、工作平台和底盘,所述滚轮组件包括驱动滚轮、用于安装驱动滚轮的滚轮架和驱动电机,所述滚轮组件沿台车前后方向设置有两组,两组滚轮组件安装于上框架的中间,所述夹紧组件对应设置有两组并安装于上框架的两侧,夹紧组件包括滚轮架、夹紧油缸以及位于滚轮架上的夹紧滚轮,夹紧油缸和滚轮架带动夹紧滚轮移动,所述夹紧滚轮与驱动滚轮一一对应;所述工作平台上对应滚轮组件设置有两个用于放置卷盘机构的卷盘架,所述卷盘机构包括底架和设置于底架上的旋转电机、卷盘、固定装置和导向装置。
[0009]每组滚轮组件沿台车车轴方向设置有一个以上的驱动滚轮,所述夹紧组件上对应设置有相同数量的夹紧滚轮。
[0010]所述门字型框架中的竖杆上均设置有连接杆,工作平台的四角处均安装在连接杆上。
[0011]所述升降机构上还设置有升降油缸,门字型框架上横跨设置有滑杆,所述升降油缸连接于滑杆和台车间,所述门字型框架上还设置有链条传动组件和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安装于连接杆的上下两端,所述链条传动组件穿过导向组件并连接于滑杆和连接杆上。
[0012]所述上框架上的一侧沿台车前后方向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顶梁组件。
[0013]所述门字型框架的竖杆上设置有支撑杆。
[0014]所述夹紧滚轮与驱动滚轮均采用高强度橡胶包胶。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箱梁预应力孔道施工的穿拔管台车的穿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驾驶台车使其移动至穿管位置,打开支撑件,使台车固定;
[0016](2)调节升降机构、横移油缸和纵移油缸使滚轮组件对准预穿管的位置;
[0017](3)预先卷绕有胶管的卷盘上的旋转电机工作,固定装置将胶管的头部松开,胶管沿导向装置移动并穿入驱动滚轮和调距滚轮间,驱动滚轮工作,对胶管进行穿管;
[0018](4)穿管完成后,固定装置将胶管的尾部松开,收起支撑机构,移动台车到下一个胶管位置后,重复步骤(1)~(3)进行穿管。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箱梁预应力孔道施工的穿拔管台车的拔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驾驶台车使其移动至拔管位置,打开支撑件,使台车固定;
[0020](2)调节升降机构、横移油缸和纵移油缸使滚轮组件对准预拔胶管的位置;
[0021](3)将胶管穿入驱动滚轮和调距滚轮间,调节夹紧组件使滚轮夹紧胶管,调节顶梁组件支撑在箱梁上,打开驱动滚轮的电机,开始拔管;
[0022](4)拔出的胶管通过导向装置进行对位并穿入卷盘,固定装置将胶管端头固定,旋转电机工作将拔出的胶管卷绕;
[0023](5)拔管完成后,固定装置将胶管尾部固定,收起支撑机构,移动台车到下一个胶管位置后,重复步骤(1)~(4)进行拔管。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箱梁预应力孔道施工的穿拔管台车及其穿拔管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穿拔管台车可自动穿拔管并自动进行胶管的捋顺和码放工作,穿拔管效率高、质量高,节省人力,减少施工时间。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升降机构、
横移油缸和纵移油缸的设置,实现了胶管自动对位功能,可用于不同高度位置的胶管的穿拔。3、本专利技术中所提供的穿拔管台车中滚轮组件设置有两组,可以同时穿拔两根胶管,同时,两个卷盘机构可以实现两根胶管的捋顺和码放工作,减少了施工的时间。4、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夹紧组件的设置,可实现不同管径的胶管的穿拔。5、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顶梁组件,避免拔管时穿拔管机构发生偏移。6、本专利技术中穿拔管的所有组件均设置于台车的底盘上,便于现场施工和运输,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箱梁预应力孔道施工的穿拔管台车的主视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箱梁预应力孔道施工的穿拔管台车的俯视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升降机构的侧视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升降机构和工作平台连接的主视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卷盘机构的俯视图;
[0030]图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箱梁预应力孔道施工的穿拔管台车,至少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侧面设置有车轮和支撑件,底盘上安装有驱动电机、转向油缸和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设置有穿拔管机构、工作平台、升降机构和卷盘机构,其中升降机构中设置有两组门字型框架,所述门字型框架分别竖直固定于底盘的前后两端处,所述工作平台的四角处均安装在门字型框架中的竖杆上,并在升降机构的带动下整体上下升降;所述穿拔管机构包括上框架,设置于上框架上的横移油缸、滚轮组件、夹紧组件,下框架和设置于下框架上的纵移油缸,穿拔管机构与工作平台通过纵移油缸连接并在纵移油缸的带动下实现穿拔管机构的纵向移动,所述下框架与上框架通过横移油缸连接并在横移油缸的带动下实现上框架的横向移动,所述上框架、下框架、工作平台和底盘均为框架型结构,滚轮组件安装于上框架的框架内并穿过下框架、工作平台和底盘,所述滚轮组件包括驱动滚轮、用于安装驱动滚轮的滚轮架和驱动电机,所述滚轮组件沿台车前后方向设置有两组,两组滚轮组件安装于上框架的中间,所述夹紧组件对应设置有两组并安装于上框架的两侧,夹紧组件包括滚轮架、夹紧油缸以及位于滚轮架上的夹紧滚轮,夹紧油缸和滚轮架带动夹紧滚轮移动,所述夹紧滚轮与驱动滚轮一一对应;所述工作平台上对应滚轮组件设置有两个用于放置卷盘机构的卷盘架,所述卷盘机构包括底架和设置于底架上的旋转电机、卷盘、固定装置和导向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箱梁预应力孔道施工的穿拔管台车,其特征在于:每组滚轮组件沿台车车轴方向设置有一个以上的驱动滚轮,所述夹紧组件上对应设置有相同数量的夹紧滚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箱梁预应力孔道施工的穿拔管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字型框架中的竖杆上均设置有连接杆,工作平台的四角处均安装在连接杆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箱梁预应力孔道施工的穿拔管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上还设置有升降油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光明李明唐达昆杜军良梅慧浩陈玉英刘新华邵刚强徐青刘波梁盼盼王镇陈晓飞赵成立王源王扬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桥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