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0567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包括第一极片、与第一极片极性相反的第二极片和高温保护胶;第一极片设置有第一极耳;第二极片设置有第二极耳;高温保护胶的耐热温度≥300℃;其中,第一极耳设置在第一极片的活性物质涂覆区;第一极耳的表面覆盖有高温保护胶,和/或第二极片与第一极耳相对的位置覆盖有高温保护胶。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高温保护胶替代常规的保护胶覆盖在设置于活性物质涂覆区的极耳,该高温保护胶在300℃内不熔化、不严重收缩变形,仍可以对极耳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使得电池在外短路测试或意外接触短路时,避免了该极耳因温度过高而熔破保护胶及隔膜,造成内部短路的情形,拓宽了极耳中置卷绕结构的应用。的应用。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次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锂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手机市场上,手机趋向于宽大薄设计,大屏幕的手机必需更高的电池容量、更高的能量密度来保证续航能力,更高的电池容量及能量密度意味更长的充电时间及更大的安全风险。为满足客户的使用手机的良好体验,手机锂电池将用极耳中置卷绕结构的电芯代替传统头部极耳卷绕结构的电芯,加快充电速度、同时降低充电温升;将用更薄的隔膜及保护胶纸来提高能力密度,以增加电池能量密度,提高续航能力;目前极耳中置卷绕结构的电池在手机市场中的少量高端手机上已有量产产品,基于新结构的电池优点,极耳中置卷绕结构的电池将是手机电池应用的大趋势。
[0003]手机锂电池用极耳中置卷绕结构的电芯代替传统头部极耳卷绕结构的电芯,却还是存在结构上的安全风险,尤其阳极耳位置,其在测试外部短路、过充、热冲击测试时阳极耳的阻抗最大,温度最高,风险也最大;传统头部极耳卷绕结构,阳极耳焊接在阳极片头部空箔区,卷绕时内折对位接触均为阳极,阳极极耳位置与阴极接触短路的风险小;极耳中置卷绕结构,阳极耳在极片涂层区域,外部短路测试时阳极耳温度过高熔破保护胶及隔膜会导致阳极极耳与阴极片接触内短路,增加热失控风险。基于该缺点,大大限制了极耳中置卷绕结构的应用。
[0004]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解决目前因电池在外短路测试或意外接触短路时,极耳容易温度过高熔破隔膜造成内部短路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二次电池,包括:
[0008]第一极片,设置有第一极耳;
[0009]第二极片,与所述第一极片极性相反;设置有第二极耳;
[0010]高温保护胶,耐热温度≥300℃;
[0011]其中,所述第一极耳设置在所述第一极片的活性物质涂覆区;所述第一极耳的表面覆盖有所述高温保护胶,和/或所述第二极片与所述第一极耳相对的位置覆盖有所述高温保护胶。
[0012]优选的,以未设置有所述第一极耳的一面为所述第一极片的A面,所述第一极片的A面在与所述第一极耳相对位置上也覆盖有所述高温保护胶。对应的,设置有所述第一极耳的一面为所述第一极片的B面。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极片与所述第一极片的A面在所述第一极耳的位置对应设置有所述高温保护胶。
[0014]优选的,所述高温保护胶包括第一高温保护胶和第二高温保护胶,所述第一高温保护胶覆盖在所述第一极耳的表面,所述第二高温保护胶覆盖在所述第二极片与所述第一极耳相对的位置。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高温保护胶还覆盖有至少部分所述活性物质涂覆区。
[0016]优选的,所述第二高温保护胶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高温保护胶的宽度;所述第二高温保护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高温保护胶的长度。
[0017]优选的,所述第二高温保护胶的宽度比所述第一高温保护胶的宽度大至少6mm;所述第二高温保护胶的长度比所述第一高温保护胶的长度大至少3mm。
[0018]优选的,所述第二极耳设置在所述第二极片的活性物质涂覆区;所述第二极耳的表面覆盖有所述高温保护胶,和/或所述第一极片与所述第二极耳相对的位置覆盖有所述高温保护胶。
[0019]优选的,所述第一极片为阳极片,所述第二极片为阴极片,所述第一极耳为阳极耳,所述第二极耳为阴极耳;所述阳极耳设置在所述阳极片的活性物质涂覆区,且所述阳极片在所述阳极耳对应位置的两面均覆盖有所述高温保护胶。
[0020]优选的,该二次电池还包括耐热温度<300℃的保护胶;所述阴极耳设置在所述阴极片的活性物质涂覆区或所述阴极片的头部空箔区,所述阴极耳的表面覆盖有所述高温保护胶或所述保护胶。
[002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高温保护胶替代常规的保护胶覆盖在设置于活性物质涂覆区的极耳,该高温保护胶在300℃内不熔化、不严重收缩变形,仍可以对极耳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使得电池在外短路测试或意外接触短路时,避免了该极耳因温度过高而熔破保护胶及隔膜,造成内部短路的情形,拓宽了极耳中置卷绕结构的应用。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一极片的俯视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一极片的剖视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另一极片的俯视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另一极片的剖视图。
[0026]图5为本技术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图5中A的放大图。
[0028]图中:1

第一极片;11

第一极耳;2

第二极片;21

第二极耳;3

高温保护胶;31

第一高温保护胶;32

第二高温保护胶;4

隔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及其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
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1]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0032]如图1~6所示,一种二次电池,包括第一极片1、与第一极片1极性相反的第二极片2和高温保护胶3;第一极片1设置有第一极耳11;第二极片2设置有第二极耳21;高温保护胶3的耐热温度≥300℃;其中,第一极耳11设置在第一极片1的活性物质涂覆区;第一极耳11的表面覆盖有高温保护胶3,和/或第二极片2与第一极耳11相对的位置覆盖有高温保护胶3。对于高温保护胶3采用的具体材质不做过多的限制,只要该材料的耐热温度大于或等于300℃,确保在300℃内不因极耳的高温而被熔破即可,以达到提高电池安全性能的目的。
[0033]即是本技术至少包括三种设置方式,一种为第一极耳11的表面取消传统保护胶的设置,直接覆盖高温保护胶3进行保护;第二种为第一极耳11的表面保留传统保护胶的覆盖设置,而在第二极片2与第一极耳11相对的位置增加高温保护胶3的设置,以起到加强保护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极片(1),设置有第一极耳(11);第二极片(2),与所述第一极片(1)极性相反;设置有第二极耳(21);高温保护胶(3),耐热温度≥300℃;其中,所述第一极耳(11)设置在所述第一极片(1)的活性物质涂覆区;所述第一极耳(11)的表面覆盖有所述高温保护胶(3),和/或所述第二极片(2)与所述第一极耳(11)相对的位置覆盖有所述高温保护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以未设置有所述第一极耳(11)的一面为所述第一极片(1)的A面,所述第一极片(1)的A面在与所述第一极耳(11)相对位置上也覆盖有所述高温保护胶(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极片(2)与所述第一极片(1)的A面在所述第一极耳(11)的位置对应设置有所述高温保护胶(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保护胶(3)包括第一高温保护胶(31)和第二高温保护胶(32),所述第一高温保护胶(31)覆盖在所述第一极耳(11)的表面,所述第二高温保护胶(32)覆盖在所述第二极片(2)与所述第一极耳(11)相对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温保护胶(31)还覆盖有至少部分所述活性物质涂覆区。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伯礼鄢翔于子龙杨山陈杰李载波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