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消纳能力的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0508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消纳能力的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获取多元负荷资源的特性信息、待规划配电网的架构信息和分布式光伏接入节点信息,根据所述多元负荷资源的特性信息,构建多元负荷模型,基于所述多元负荷模型,按照预先设定的数量构建不同场景,并将所述待规划配电网的架构信息和分布式光伏接入节点信息输入到所述不同场景所对应的多元负荷模型,生成多元负荷系数,基于粒子群算法和所述多元负荷系数,结合预设的多重约束条件,计算得到各节点及全系统的分布式光伏最佳装机容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场景分布式光伏消纳能力分析方法,为配网系统分布式光伏配置规划提供有力支撑。为配网系统分布式光伏配置规划提供有力支撑。为配网系统分布式光伏配置规划提供有力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消纳能力的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网需求侧管理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消纳能力的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低压台区分布式光伏消纳能力主要有四大评价指标:分布式光伏最大渗透率、光伏极限接入量、极限峰值容量及最大准入容量。主要研究方法有两种:第一种,算法优化、构建模型,综合考虑分布式光伏并网影响因素,确定约束条件,以评价指标为目标构建最大允许接入峰值容量模型等光伏消纳模型,采用改进粒子群等优化算法进行求解;第二种,软件仿真、模型试算,采用数字仿真法,应用PSCAD/EMTDC软件(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结合不同的负荷性质求解,也可采用试探法,应用PowerFactory仿真软件,从配网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出发,结合不同的电网接线方式进行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消纳能力评估。以上两种主要研究方法仅从理论上,针对特定配网系统架构进行分布式光伏消纳能力评估,而非综合多场景多节点进行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分层分级动态调整。
[0003]因此,为了提供区域配网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规划的最优解,解决目前存在的仅从理论上对特定配网系统架构进行分布式光伏消纳能力评估的技术问题,亟需构建一种光伏消纳能力的分析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消纳能力的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解决了目前存在的仅从理论上对特定配网系统架构进行分布式光伏消纳能力评估的技术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消纳能力的分析方法,包括:
[0006]获取多元负荷资源的特性信息、待规划配电网的架构信息和分布式光伏接入节点信息;
[0007]根据所述多元负荷资源的特性信息,构建多元负荷模型;
[0008]基于所述多元负荷模型,按照预先设定的数量构建不同场景,并将所述待规划配电网的架构信息和分布式光伏接入节点信息输入到所述不同场景所对应的多元负荷模型,生成多元负荷系数;
[0009]基于粒子群算法和所述多元负荷系数,结合预设的多重约束条件,计算得到各节点及全系统的分布式光伏最佳装机容量。
[0010]可选地,所述多元负荷模型包括风电出力模型、储能模型、电动汽车充电模型、分布式光伏出力模型;所述风电出力模型具体为:
[0011][0012]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模型具体为:
[0013][0014][0015]所述分布式光伏出力模型具体为:
[0016][0017]其中,v表示风机风速;v
i
表示切入风速;v
o
表示切出风速;v
r
表示额定风速;P
r
表示额定输出功率;σ、η
c
和η
d
分别为自损耗系数、蓄能效率及放能效率;W
t
、P
tc
和P
td
分别为t时段内储能装置的能量、蓄能功率及放能功率;为蓄能功率的最大值;为放能功率的最大值;为储能装置蓄能的0

1变量;为储能装置放能的0

1变量;P
tEV
为t时刻总的充电功率;为t时刻第i辆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n为电动汽车总数;α
i,t
为在t时刻第i辆电动汽车参与充电系数;为第i辆电动汽车在t时刻需要保持的最低电量状态;P
rPV
为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G
t
为工作点t时段的太阳辐照强度;取G
r
为1000W/m2;电池温度T
r
为25℃。
[0018]可选地,基于所述多元负荷模型,按照预先设定的数量构建不同场景,并将所述待规划配电网的架构信息和分布式光伏接入节点信息输入到所述不同场景所对应的多元负荷模型,生成多元负荷系数,包括:
[0019]按照预先设定的数量构建不同场景,并根据所述不同场景配置对应的多元负荷模型;
[0020]将所述待规划配电网的架构信息和分布式光伏接入节点信息输入到所述不同场景所对应的多元负荷模型,生成多元负荷系数。
[0021]可选地,所述多重约束条件的设立具体为:
[0022]通过进行配网网络潮流计算分析,得到配网网络潮流计算分析结果;
[0023]根据所述配网网络潮流计算分析结果,设立多重约束条件。
[002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消纳能力的分析装置,包括:
[0025]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元负荷资源的特性信息、待规划配电网的架构信息和分布式光伏接入节点信息;
[0026]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元负荷资源的特性信息,构建多元负荷模型;
[0027]输入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多元负荷模型,按照预先设定的数量构建不同场景,并将所述待规划配电网的架构信息和分布式光伏接入节点信息输入到所述不同场景所对应的多元负荷模型,生成多元负荷系数;
[0028]计算模块,用于基于粒子群算法和所述多元负荷系数,结合预设的多重约束条件,计算得到各节点及全系统的分布式光伏最佳装机容量。
[0029]可选地,所述多元负荷模型包括风电出力模型、储能模型、电动汽车充电模型、分
布式光伏出力模型;所述风电出力模型具体为:
[0030][0031]所述储能模型具体为:
[0032][0033][0034][0035]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模型具体为:
[0036][0037][0038]所述分布式光伏出力模型具体为:
[0039][0040]其中,v表示风机风速;v
i
表示切入风速;v
o
表示切出风速;v
r
表示额定风速;P
r
表示额定输出功率;σ、η
c
和η
d
分别为自损耗系数、蓄能效率及放能效率;W
t
、P
tc
和P
td
分别为t时段内储能装置的能量、蓄能功率及放能功率;为蓄能功率的最大值;为放能功率的最大值;为储能装置蓄能的0

1变量;为储能装置放能的0

1变量;P
tEV
为t时刻总的充电功率;为t时刻第i辆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n为电动汽车总数;α
i,t
为在t时刻第i辆电动汽车参与充电系数;为第i辆电动汽车在t时刻需要保持的最低电量状态;P
rPV
为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G
t
为工作点t时段的太阳辐照强度;取G
r
为1000W/m2;电池温度T
r
为25℃。
[0041]可选地,所述输入模块包括:
[0042]构建子模块,用于按照预先设定的数量构建不同场景,并根据所述不同场景配置对应的多元负荷模型;
[0043]输入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待规划配电网的架构信息和分布式光伏接入节点信息输入到所述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消纳能力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多元负荷资源的特性信息、待规划配电网的架构信息和分布式光伏接入节点信息;根据所述多元负荷资源的特性信息,构建多元负荷模型;基于所述多元负荷模型,按照预先设定的数量构建不同场景,并将所述待规划配电网的架构信息和分布式光伏接入节点信息输入到所述不同场景所对应的多元负荷模型,生成多元负荷系数;基于粒子群算法和所述多元负荷系数,结合预设的多重约束条件,计算得到各节点及全系统的分布式光伏最佳装机容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消纳能力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负荷模型包括风电出力模型、储能模型、电动汽车充电模型、分布式光伏出力模型;所述风电出力模型具体为:所述储能模型具体为:所述储能模型具体为:所述储能模型具体为: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模型具体为: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模型具体为:所述分布式光伏出力模型具体为:其中,v表示风机风速;v
i
表示切入风速;v
o
表示切出风速;v
r
表示额定风速;P
r
表示额定输出功率;σ、η
c
和η
d
分别为自损耗系数、蓄能效率及放能效率;W
t
、P
tc
和P
td
分别为t时段内储能装置的能量、蓄能功率及放能功率;为蓄能功率的最大值;为放能功率的最大值;为储能装置蓄能的0

1变量;为储能装置放能的0

1变量;P
tEV
为t时刻总的充电功率;为t时刻第i辆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n为电动汽车总数;α
it
为在t时刻第i辆电动汽
车参与充电系数;为第i辆电动汽车在t时刻需要保持的最低电量状态;为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G
t
为工作点t时段的太阳辐照强度;取G
r
为1000W/m2;电池温度T
r
为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消纳能力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多元负荷模型,按照预先设定的数量构建不同场景,并将所述待规划配电网的架构信息和分布式光伏接入节点信息输入到所述不同场景所对应的多元负荷模型,生成多元负荷系数,包括:按照预先设定的数量构建不同场景,并根据所述不同场景配置对应的多元负荷模型;将所述待规划配电网的架构信息和分布式光伏接入节点信息输入到所述不同场景所对应的多元负荷模型,生成多元负荷系数。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光伏消纳能力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重约束条件的设立具体为:通过进行配网网络潮流计算分析,得到配网网络潮流计算分析结果;根据所述配网网络潮流计算分析结果,设立多重约束条件。5.一种光伏消纳能力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元负荷资源的特性信息、待规划配电网的架构信息和分布式光伏接入节点信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明陈镇宇柴方程袁桦菁易煜锦黄骏升黄泽华龙经纬练梓焯陈健美王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浮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