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增强覆面木基结构装配式房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050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覆面木基结构装配式房屋,涉及装配式房屋领域,提供一种保证强度的同时用料更少的纤维增强覆面木基结构装配式房屋。纤维增强覆面木基结构装配式房屋包括墙板和楼板,墙板包括两个墙板面板、两个墙板横侧板、两个墙板竖侧板和多个中间支撑板;墙板横侧板和墙板竖侧板通过连接材料连接形成墙板边框;墙板面板与墙板边框通过连接材料连接并封闭墙板边框的两侧;中间支撑板位于墙板边框内,各中间支撑板均倾斜设置并相衔接形成锯齿形的中间支撑结构,中间支撑板的两端抵靠在两个墙板横侧板上,中间支撑板与墙板边框和墙板面板通过连接材料连接;楼板的楼板下面板内具有与楼板下面板同向设置的碳纤维布。纤维布。纤维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纤维增强覆面木基结构装配式房屋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房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纤维增强覆面木基结构装配式房屋。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房屋也称为集成房屋。专利申请人周兴和申请过一些关于装配式房屋的专利,例如申请号为201610301059.3的专利公开的秸秆复合材料制成的集成房屋和申请号为201710625077.1的专利公开的具有高抗震性能的集成楼房。这些集成房屋主要由预制的楼板和墙板拼装形成。也申请过一些集成房屋构件的专利,例如申请号为201510323782.7的专利公开的集成房屋构件模块及构件材料、申请号为201510469484.9的专利公开的集成房屋墙板和申请号为201510469242.X的专利公开的集成房屋楼板。这些集成房屋及其构件的主要材料为由氯化镁、氧化镁、秸秆小短和玻璃纤维丝组成的构件材料。该构件材料未凝固时类似水泥具有流动性,凝固后具有高强度。
[0003]目前以上述构件材料为主要材料制成的集成房屋已形成标准,称为纤维增强覆面木基结构装配式房屋,具体可见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T/CECS 495

2017。
[0004]申请号为201510469484.9的专利公开的集成房屋墙板包括面层模块、中间横向模块和中间纵向模块,依靠中间横向模块和中间纵向模块对面层模块进行加强,使墙板较轻的同时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而不易压坏和弯曲。但该集成房屋墙板的中间横向模块和中间纵向模块形成的是矩形的框架,稳定性并不很好;中间横向模块对于墙板抗压和抗弯均无明显作用,只主要起到防止中间纵向模块偏摆的作用。该集成房屋墙板需要设置较多的中间横向模块和中间纵向模块才能保证墙板的强度,既增加了成本和生产工作量,也增加了墙板重量。
[0005]申请号为201510469242.X的专利公开的集成房屋楼板与申请号为201510469484.9的专利公开的集成房屋墙板结构基本相同。楼板主要需要有足够的抗弯能力。楼板承受压力弯曲时,其上面板受压,而下面板受拉。该集成房屋楼板并未根据受力情况对楼板的上下面板进行相应的设计,而是楼板的上下面板采用了相同的结构,不利于提高楼板的抗弯能力,同样会增加楼板材料使用和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证强度的同时用料更少的纤维增强覆面木基结构装配式房屋。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纤维增强覆面木基结构装配式房屋包括墙板和楼板,墙板包括两个墙板面板、两个墙板横侧板、两个墙板竖侧板和多个中间支撑板;墙板横侧板和墙板竖侧板通过连接材料连接形成矩形的墙板边框;墙板面板与墙板边框通过连接材料连接并封闭墙板边框的两侧;中间支撑板位于墙板边框内并与墙板面板相垂直,各中间支撑板均倾斜设置并相衔接形成锯齿形的中间支撑结构,中间支撑板的两端抵靠在
两个墙板横侧板上,中间支撑板与墙板边框和墙板面板通过连接材料连接;中间支撑板与墙板边框形成的格子中填充保温材料;
[0008]楼板包括楼板上面板、楼板下面板、四个楼板侧板和多个中间抗弯板,各楼板侧板通过连接材料连接形成矩形的楼板边框;楼板上面板和楼板下面板通过连接材料连接并封闭楼板边框的上下两侧;中间抗弯板位于楼板边框内并与楼板下面板相垂直,中间抗弯板与楼板边框、楼板上面板和楼板下面板通过连接材料连接;楼板边框内填充保温材料;楼板下面板内具有与楼板下面板同向设置的碳纤维布。
[0009]进一步的是:中间支撑结构的两端位于墙板边框的转角处。
[0010]进一步的是:墙板横侧板上设置有定位槽,中间支撑板的端部位于定位槽内。
[0011]进一步的是:楼板上具有用于区别楼板上面板和楼板下面板的标识。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对于墙板。“中间支撑板均倾斜设置并相衔接形成锯齿形的中间支撑结构,中间支撑板的两端抵靠在两个墙板横侧板上”,如此则中间支撑板与下方的墙板横侧板形成多个三角形的支撑框架,稳定性更高;中间支撑板不需要其他结构辅助也不会偏转。因此本技术墙板的抗压能力强。中间支撑板作用相当于申请号为201510469484.9的专利的中间纵向模块,并省去了对保证墙板的抗压和抗弯能力意义不大的中间横向模块,简化了墙板结构,少用了墙板材料,既降低了墙板成本和生产工作量,也减低了墙板重量。
[0013]对于楼板。“楼板下面板内具有与楼板下面板同向设置的碳纤维布”,碳纤维布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设置在楼板下面板内能够提高楼板下面板的抗拉能力,由于楼板弯曲时楼板下面板受拉,也就提高了楼板的抗弯能力。楼板下面板抗弯能力增强,可适当减轻楼板其余部分的尺寸,从而也利于减少楼板材料用量,节省楼板成本和降低楼板重量。
[0014]综上,由于墙板和楼板强度提高且用料减少,纤维增强覆面木基结构装配式房屋也就相应地具有更高的强度,并用料更少,成本更低,重量更轻。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纤维增强覆面木基结构装配式房屋外观图;
[0016]图2是墙板剖视图;
[0017]图3是图2的A

A剖视图;
[0018]图4是墙板剖视图;
[0019]图5是图4的B

B剖视图;
[0020]图6是图4的C向视图;
[0021]图中标记为:墙板1、墙板边框11、墙板横侧板111、定位槽1111、墙板竖侧板112、中间支撑结构12、中间支撑板121、墙板面板13、楼板2、楼板边框21、楼板侧板211、中间抗弯板22、楼板上面板23、楼板下面板24、碳纤维布241、标识25、保温材料3。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3]如图1至图5所示,纤维增强覆面木基结构装配式房屋包括墙板1和楼板2,墙板1包括两个墙板面板13、两个墙板横侧板111、两个墙板竖侧板112和多个中间支撑板121;墙板
横侧板111和墙板竖侧板112通过连接材料连接形成矩形的墙板边框11;墙板面板13与墙板边框11通过连接材料连接并封闭墙板边框11的两侧;中间支撑板121位于墙板边框11内并与墙板面板13相垂直,各中间支撑板121均倾斜设置并相衔接形成锯齿形的中间支撑结构12,中间支撑板121的两端抵靠在两个墙板横侧板111上,中间支撑板121与墙板边框11和墙板面板13通过连接材料连接;中间支撑板121与墙板边框11形成的格子中填充保温材料3;
[0024]楼板2包括楼板上面板23、楼板下面板24、四个楼板侧板211和多个中间抗弯板22,各楼板侧板211通过连接材料连接形成矩形的楼板边框21;楼板上面板23和楼板下面板24通过连接材料连接并封闭楼板边框21的上下两侧;中间抗弯板22位于楼板边框21内并与楼板下面板24相垂直,中间抗弯板22与楼板边框21、楼板上面板23和楼板下面板24通过连接材料连接;楼板边框21内填充保温材料3;楼板下面板24内具有与楼板下面板24同向设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纤维增强覆面木基结构装配式房屋,包括墙板(1)和楼板(2),其特征在于:墙板(1)包括两个墙板面板(13)、两个墙板横侧板(111)、两个墙板竖侧板(112)和多个中间支撑板(121);墙板横侧板(111)和墙板竖侧板(112)通过连接材料连接形成矩形的墙板边框(11);墙板面板(13)与墙板边框(11)通过连接材料连接并封闭墙板边框(11)的两侧;中间支撑板(121)位于墙板边框(11)内并与墙板面板(13)相垂直,各中间支撑板(121)均倾斜设置并相衔接形成锯齿形的中间支撑结构(12),中间支撑板(121)的两端抵靠在两个墙板横侧板(111)上,中间支撑板(121)与墙板边框(11)和墙板面板(13)通过连接材料连接;中间支撑板(121)与墙板边框(11)形成的格子中填充保温材料(3);楼板(2)包括楼板上面板(23)、楼板下面板(24)、四个楼板侧板(211)和多个中间抗弯板(22),各楼板侧板(211)通过连接材料连接形成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兴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周兴和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