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建筑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建筑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地下建筑物。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地下空间存在地下水流动等问题,因此,地下建筑物(如地下车站)通常需要进行防水处理,以避免地下水渗透导致地下建筑物出现破损,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
[0003]传统的地下建筑物通常采用“被动防水”为主的措施,具体以混凝土结构防水为主,以接缝防水为重点,并辅助以防水层加强防水。然而,我国的部分地下建筑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水情况;对于地铁车站等公共建筑物出现渗漏水情况影响较大,而被动式防水并不能很好解决渗漏水的问题,一旦发生渗漏情况,堵漏维修不仅会增加地铁的运营成本,而且还会对地铁的正常运营产生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地下建筑物;该地下建筑物通过第一间隙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将渗漏的水进行聚集,另一方面又能够通过排水管排出,实现疏水和防水的综合效果,避免渗漏影响到地铁的正常运营。
[0005]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下建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层结构;底层结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围护墙和第二围护墙,所述第一围护墙围设在所述顶层结构和所述底层结构的外周,所述第二围护墙设在所述顶层结构和所述底层结构之间,且所述第二围护墙位于所述第一围护墙内,所述第二围护墙和所述第一围护墙呈间隔设置并形成第一间隙;排水结构,所述排水结构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用于排出所述第一间隙内的水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结构还包括集水井,所述集水井位于所述底层结构的下方,且所述集水井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间隙的下方位置对应,所述集水井能够汇聚所述第一间隙内的水体,所述排水管的下端位于所述集水井内并用于排出所述集水井内的水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设有至少两个并呈间隔设置,所述排水管设有至少两个并与所述集水井一一对应;所述排水管呈纵向设在所述第一间隙内,所述排水结构还包括抽水泵,所述抽水泵与所述排水管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结构还包括排水沟和滤水层,所述排水沟位于所述底层结构的下方,所述排水沟的高度高于所述集水井的底部,且所述排水沟与所述集水井连通,所述滤水层位于所述底层结构和所述排水沟之间,以用于过滤进入排水沟的水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结构还包括止水钢板,所述止水钢板纵向设在所述第二围护墙内,且所述止水钢板设在所述第二围护墙和所述底层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玮,连长江,艾万民,杨思谋,程继武,邹利明,颜小锋,蔡维龙,颜益红,谭芳玉,李兴旺,陈勇,徐来,葛会亮,谭少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