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床加氢反应器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037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38
本公开涉及沸腾床加氢反应器及其使用方法,提供了一种沸腾床加氢反应器,包括:承压外壳(3),设置于所述承压外壳上部空间内的气液固三相旋流分离器,和设置于所述气液固三相旋流分离器底部的止逆锥(12),设置于所述承压外壳中部的降液式液相产品引出管(14),以及设置在所述承压外壳上的气相出口(7)、液相出口(15)和气液混相进口(1)。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沸腾床加氢反应器的使用方法。腾床加氢反应器的使用方法。腾床加氢反应器的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沸腾床加氢反应器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公开属于变革性洁净能源关键装备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沸腾床加氢反应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沸腾床反应器是一种气液固三相流化床反应器,因其压降低、不易阻塞、可长期运行而被广泛应用于加氢流程中。沸腾床反应器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操作模式使其具有如下优点:

操作灵活,可以在高或低转化率下操作;

可以周期性地从反应器中回收或添加催化剂,在不停工的情况下可以保持催化剂的反应活性;

通过循环泵使催化剂床层膨胀30%~50%,保证催化剂固体颗粒之间有足够大的自由空间;可以避免由原料夹带或反应过程产生的固体微粒在穿越催化剂床层过程中产生累积、床层堵塞或床层压力降增加的问题;

使用小粒径催化剂能显著降低扩散的限制,提高了反应速率,也不易发生金属沉积堵塞催化剂孔道的情况;

良好的热转移,使催化剂床层的过热最小化,并能减少焦炭形成;

沸腾床反应器近似于等温操作,在工业化的沸腾床装置中,反应器中任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沸腾床加氢反应器,包括:承压外壳(3),设置于所述承压外壳上部空间内的气液固三相旋流分离器,和设置于所述气液固三相旋流分离器底部的止逆锥(12),设置于所述承压外壳中部的降液式液相产品引出管(14),以及设置在所述承压外壳上的气相出口(7)、液相出口(15)和气液混相进口(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沸腾床加氢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固三相旋流分离器自上而下依次由出口转子(8)、旋转轴(9)、旋转筒体(10)、柱段(6)、锥段(5)和底流管(4)同轴设置而成,其中,旋转筒体套于降液式液相产品引出管外围,柱段套于旋转筒体外围;柱段、锥段由上至下连通;出口转子及旋转筒体上均布置有旋流导叶片。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沸腾床加氢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液式液相产品引出管直径为承压外壳直径的5~10%,与承压外壳同轴布置,其贯穿于整个反应器内部,在下部封头设有出口。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沸腾床加氢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逆锥为纺锤形结构,上部锥角为15~150
°
,下部锥角大于上部锥角,以防止液相倒流。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沸腾床加氢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转子及其表面附着的旋流导叶片是焊接或是铆接在其上的,叶片均布于筒体上;所述柱段直径为承压外壳直径的10~90%,柱段高度为承压外壳切线高度的2.5~10%;所述锥段的母线同水平面的夹角为20~80
°
;所述旋转筒体的直径为承压外壳直径的20~80%;所述旋转轴的直径为旋转筒体直径的5~20%,高度h1在150~500mm之间;所述出口转子的直径为旋转筒体直径的15~30%;所述出口转子、旋转轴和旋转筒体组成的旋转装置在气相出口力的推动下作旋转运动,旋转角速度为10~20rad/s;所述旋转筒体的锥形部分上开有小孔,小孔直径为催化剂颗粒粒径的3~20倍;所述柱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平李诗豪杨雪晶江霞李立权陈崇刚赵颖袁远平汪华林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