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人导航与地图导航结合运用的智能盲人眼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0324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人导航与地图导航结合运用的智能盲人眼镜,包括外壳总成、头顶固定座、护带调节器和立体成像总成,头顶固定座设置在外壳总成顶部的位置,外壳总成顶部远离中心的位置设置有头顶固定座,护带调节器设置在外壳总成的外侧,且成对称型左右分布设置,且成对称型左右分布设置,该智能盲人眼镜,通过护带调节器与外壳总成之间的配合,达到了满足不同头部大小均可佩戴自由调节松紧的舒适性使用效果,解决了以往不方便调节不满足各种大小尺寸的问题。大小尺寸的问题。大小尺寸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人导航与地图导航结合运用的智能盲人眼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盲设备
,具体为一种真人导航与地图导航结合运用的智能盲人眼镜。

技术介绍

[0002]盲人缺少感知外界的手段,出行有很大的障碍,经常摔倒、受伤,一直是弱势群体。一般来说,盲人主要通过手杖或者导盲犬出行,依靠手杖探测的效率低、范围小,且无法解决过马路等问题,依靠导盲犬的成本高昂且供给严重不足,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盲人智能辅助工具逐渐获得青睐,是集成导航、避障、目标检测、场景理解等智能功能,但目前由于摄像头安装位置很低致使其视野范围小,且上下楼梯时需要携带,有的辅助工具,摄像头安装位置较低且随着在行进过程中频繁摇摆致使视野范围小、图像质量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人导航与地图导航结合运用的智能盲人眼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人导航与地图导航结合运用的智能盲人眼镜,包括外壳总成、头顶固定座、护带调节器和立体成像总成,所述头顶固定座设置在外壳总成顶部的位置,所述外壳总成顶部远离中心的位置设置有头顶固定座,所述护带调节器设置在外壳总成的外侧,且成对称型左右分布设置。
[0005]优选的,所述一种真人导航与地图导航结合运用的智能盲人眼,其部件表面设置有耐腐蚀性防水型环保材料设置,通过中央控制处理器及各功能模块设置组合而成。
[0006]优选的,所述外壳总成包括壳体、盲人观察口和立体成像总成定位口,所述壳体是外壳总成的主体,采用碳纤维材质设置,其内腔还设置有视觉转化模块,语音播放模块、5G模块、GPS定位导航模块、真人成像转化模块、蓄电池模块、图像视频信息处理模块、LED显示模块、数据影像采集模块和连接模块的电路板,所述盲人观察口设置在壳体背面的中心位置,且成对称型左右分布设置,所述立体成像总成定位口设置在壳体正面的中心位置,且成对称型左右分布设置。
[0007]优选的,所述头顶固定座为可拆卸式结构设置,可与头顶固定框架组合使用。
[0008]优选的,所述护带调节器包括调节座、调节钮和插槽,所述调节座是护带调节器的主体,且为可拆卸式结构设置,所述调节钮设置在调节座中心的顶部位置,所述调节座的背面设置有插槽。
[0009]优选的,所述立体成像总成包括脉冲筒体、感应器、自动调节器、图像转化器、目视器和立体成像模拟器,所述脉冲筒体为立体成像总成的主体,且采用光学感应结构设置,所述感应器等距离的设置在脉冲筒体的外侧,所述脉冲筒体靠近顶部前端的位置设置有自动调节器,所述图像转化器等距离的设置在脉冲筒体正面远离圆心的位置一圈和靠近圆心的位置一圈均等距离设置,所述脉冲筒体正面靠近圆心的位置等距离的设置有目视器,所述
立体成像模拟器等距离的设置在感应器的正面,所述自动调节器的外侧还设置有控制开关。
[0010]优选的,所述感应器采用为全色谱光源图像成型结构设置,且共设置了3组,所述目视器共设置了5只,且可与双眼周围紧密贴合,所述自动调节器共设置了3只,所述立体成像模拟器共设置了5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该智能盲人眼镜,通过外壳总成与头顶固定座之间的配合,达到了使用者固定额头与双眼紧贴的效果,解决了以往不方便佩戴的使用问题。
[0013]2、该智能盲人眼镜,通过护带调节器与外壳总成之间的配合,达到了满足不同头部大小均可佩戴自由调节松紧的舒适性使用效果,解决了以往不方便调节不满足各种大小尺寸的问题。
[0014]3、该智能盲人眼镜,通过感应器、立体成像总成及语音模块之间的配合,达到了可真人模拟成像导航播报的使用效果,解决了以往探测范围较小不具有语音提示的问题。
[0015]4、该智能盲人眼镜,通过感应器与图像转化器及功能模块之间的配合,达到了GPS定位地图导航的使用效果,解决了以往辅助视野范围小和图像质量较差的问题。
[0016]5、该智能盲人眼镜,通过各部之间的配合,达到了全程采用人性化的语音播放交互,步行、公交导航、附近感兴趣区域导航,一步导到位置,无缝衔接及真人导航模拟与地图导航双结合运用,融合视觉和前端眼镜还有立体成像技术的使用,进而解决定位精度瓶颈;并加入线路记忆模块,个人化定制活动路线功能导航提示等功能;面向视障人士日常工作起居和外出导航需求,利用当前日益发展成熟的人工智能视觉技术,基于高清摄像机采集单元与强大的嵌入式计算平台模块,综合利用先进的双目式立体成像视觉、障碍物探测与规避、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结合浅层和深度特征的语音播放等技术,具有高性能视觉探距与避障、物体识别与播报、感知定位与导航、语音交互、文字识别朗读、人脸表情识别等功能的佩戴式真人导航与地图导航结合的智能盲人眼镜,该智能眼镜提升了视障人士环境感知能力、自主行动能力、与人沟通交互能力,使其基本实现生活自理和自助阅读学习与识别及记忆,实用性更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立体成像总成主视图。
[0020]图中:1外壳总成、2头顶固定座、3护带调节器、5立体成像总成、101壳体、103盲人观察口、104立体成像总成定位口、301调节座、302调节钮、303插槽、501脉冲筒体、502感应器、503自动调节器、504图像转化器、505目视器、506立体成像模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真人导航与地图导航结合运用的智能盲人眼镜,包括外壳总成1、头顶固定座2、护带调节器3和立体成像总成5,头顶固定座2设置在外壳总成1顶部的位置,外壳总成1顶部远离中心的位置设置有头顶固定座2,护带调节器3设置在外壳总成1的外侧,且成对称型左右分布设置,且成对称型左右分布设置,且成对称型左右分布设置,立体成像总成5即眼镜腿与外壳总成1固定连接,其部件表面设置有耐腐蚀性防水型环保材料设置,通过中央控制处理器及各功能模块设置组合而成,外壳总成1包括壳体101、盲人观察口103和立体成像总成定位口104,壳体101是外壳总成1的主体,采用碳纤维材质设置,其内腔还设置有视觉转化模块,语音播放模块、5G模块、GPS定位导航模块、真人成像转化模块、蓄电池模块、图像视频信息处理模块、LED显示模块、数据影像采集模块和连接模块的电路板,盲人观察口103设置在壳体101背面的中心位置,且成对称型左右分布设置,立体成像总成定位口104设置在壳体101正面的中心位置,且成对称型左右分布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人导航与地图导航结合运用的智能盲人眼镜,包括外壳总成(1)、头顶固定座(2)、护带调节器(3)和立体成像总成(5),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顶固定座(2)设置在外壳总成(1)顶部的位置,所述外壳总成(1)顶部远离中心的位置设置有头顶固定座(2),所述护带调节器(3)设置在外壳总成(1)的外侧,且成对称型左右分布设置,所述外壳总成(1)正面的位置设置有LED保护罩(4),且成对称型左右分布设置,所述立体成像总成(5)即眼镜腿与外壳总成(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人导航与地图导航结合运用的智能盲人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种真人导航与地图导航结合运用的智能盲人眼,其部件表面设置有耐腐蚀性防水型环保材料设置,通过中央控制处理器及各功能模块设置组合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人导航与地图导航结合运用的智能盲人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总成(1)包括壳体(101)、盲人观察口(103)和立体成像总成定位口(104),所述壳体(101)是外壳总成(1)的主体,采用碳纤维材质设置,其内腔还设置有视觉转化模块,语音播放模块、5G模块、GPS定位导航模块、真人成像转化模块、蓄电池模块、图像视频信息处理模块、LED显示模块、数据影像采集模块和连接模块的电路板,所述盲人观察口(103)设置在壳体(101)背面的中心位置,且成对称型左右分布设置,所述立体成像总成定位口(104)设置在壳体(101)正面的中心位置,且成对称型左右分布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人导航与地图导航结合运用的智能盲人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顶固定座(2)为可拆卸式结构设置,可与头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勇林国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形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