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栩铖专利>正文

一种矫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9800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矫正器,包括测量关节和电源关节,通过电位器与塞子一配合使得每个相邻的测量关节之间可相对转动且最后方的测量关节和电源关节可实现相对转动,使得使用者在佩戴时,在校正仪各个关节底部采用医用双面胶与人体背部脊柱对应的外侧皮肤进行结合,再调整脊椎至理想状态,打开电源开关,前三十秒保持不动,控制关节对各个检测关节电位器的电压及电流检测,实时进行各个部分脊椎姿态检测,当脊椎弯曲导致相应部分电位器角度超过至一定阈值,控制器则发出命令,相应部分关节的振动马达进行振动,对使用者进行提醒,依靠肌肉发力及时改变相应脊椎部分的姿态,从而使得人的肌肉产生记忆,姿态恢复到一定理想位置,达到矫正的目的。达到矫正的目的。达到矫正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矫正器


[0001]本技术涉及矫正器
,尤其涉及一种矫正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脊椎矫正并无真正意义上的预防脊椎变形和治疗器械,现有脊椎矫正器械通常借助软性材料或软硬材料相结合,提供拉力间接改变脊椎姿态,辅助使用者进行背部调节,脱离器械后很容易使得脊椎再次变形,因为佩戴期间,脊椎支撑大部分力量由器械提供,而使用者本身并无或拥有极少肌肉记忆,肌肉力量也并未增长甚至有退化的可能,导致脱离器械后很容易恢复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矫正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矫正器,包括测量关节和电源关节,所述测量关节由底壳一、电位器、振动马达、电压模块以及塞子一组成,所述底壳一的内部底面螺钉固定连接有电压模块,所述底壳一的内部底面且位于电压模块的前方螺钉固定连接有振动马达,所述底壳一的内部底面放置有电位器,所述电位器的右端穿过底壳一右端面的半圆形切口位于底壳一的右方,所述底壳一的右端面且位于电位器的设有塞子一,所述电位器位于底壳一右端的部分位于塞子一的内部。
[0006]所述电源关节由底壳二、电位器、振动马达、电压模块、电池、圆柱筒、以及芯片组成,所述底壳二的底部且位于固定粘接有圆柱筒,所述圆柱筒的顶部放置有电压模块,所述电压模块的顶部放置有芯片,所述底壳二的内部底面且位于电压模块的前方螺钉固定连接有振动马达,所述底壳二的内部底面放置有电位器,所述电位器的右端穿过底壳二右端面的半圆形切口位于底壳二的右方,所述电位器位于底壳二右端的部分位于前方的塞子一的内部,所述底壳二的内部底面且位于圆柱筒的后方螺钉固定连接有电池,所述底壳一和底壳二的顶部螺钉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电位器和芯片均通过顶盖和底壳二以及底壳一的配合固定。
[0007]进一步地,位于最前的所述电位器固定套接有塞子二。
[0008]进一步地,所述测量关节的数量大于两个,测量关节与塞子一体成型。
[0009]进一步地,所述芯片的顶部与顶盖的底部接触。
[0010]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关节和测量关节成一行排列,从而前往后方向,每个前方的电位器固定套接在后方的塞子一内部。
[00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通过电位器与塞子一的配合使得每个测量关节之间可以相互转动且最后方的测量关节和电源关节可以实现相对转动(测量关节可以变化,根据使用者身高不同,脊椎长度不同,可以自行增加或减少测量关节的数量,与自身脊椎长度进行适配),从而使得使用者
在佩戴时,在校正仪各个关节底部采用医用双面胶与人体背部脊柱对应的外侧皮肤进行结合,之后调整脊椎至理想状态打开电池电源开关,前三十秒保持不动,方便控制关节对各个检测关节电位器的电压及电流检测,依靠:电阻=(电压/电流)及(现有阻值/总阻值)*可旋转角度,来进行电位器角度预设定,之后,矫正仪按照上述方法,实时进行各个部分脊椎姿态检测,若部分脊椎弯曲导致相应部分电位器角度超过至一定阈值,控制器则发出命令,相应部分关节的振动马达进行振动,对使用者进行提醒,依靠肌肉发力及时改变相应脊椎部分的姿态,从而使得人的肌肉产生记忆,当姿态恢复到一定理想位置,震动马达停止工作,以此达到矫正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矫正器的无盖时的轴侧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矫正器的轴测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矫正器的电源关节爆炸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矫正器的底壳一的示意图。
[0018]图中:1测量关节、2顶盖、3电位器、4振动马达、5电压模块、6塞子一、7芯片、8底壳一、9圆柱筒、10电源关节、11电池、12底壳二、13塞子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参照图1

4,一种矫正器,包括测量关节1和电源关节10,测量关节1的数量大于两个,测量关节1与塞子一6一体成型,电源关节10和测量关节1成一行排列,从而前往后方向,每个前方的电位器3固定套接在后方的塞子一6内部,测量关节1由底壳一8、电位器3、振动马达4、电压模块5以及塞子一6组成,底壳一8的内部底面螺钉固定连接有电压模块5,底壳一8的内部底面且位于电压模块5的前方螺钉固定连接有振动马达4,底壳一8的内部底面放置有电位器3,位于最前的所述电位器3固定套接有塞子二13,电位器3自身可以实现相对转动,就是图中的矩形部分和六边形部分,为现有技术,从而实现每个测量关节1之间实现相对转动,且最后方的测量关节1和电源关节10可以实现相对转动,从而使得可以调整整个装置与人的皮肤贴合,电位器3的右端穿过底壳一8右端面的半圆形切口位于底壳一8的右方,通过电位器3与塞子一6的配合使得每个相邻的测量关节1之间可以相互转动且最后方的测量关节1和电源关节10可以实现相对转动,从而使得使用者在佩戴时,在校正仪各个关节底部采用医用双面胶与人体背部脊柱对应的外侧皮肤进行结合,之后调整脊椎至理想状态打
开电池11电源开关,前三十秒保持不动,方便控制关节对各个检测关节电位器3的电压及电流检测,依靠:电阻=(电压/电流)及(现有阻值/总阻值)*可旋转角度,来进行电位器3角度预设定,之后,矫正仪按照上述方法,实时进行各个部分脊椎姿态检测,若部分脊椎弯曲导致相应部分电位器3角度超过至一定阈值,控制器则发出命令,相应部分关节的振动马达进行振动,对使用者进行提醒,依靠肌肉发力及时改变相应脊椎部分的姿态,当姿态恢复到一定理想位置,震动马达停止工作,以此达到矫正的目的,底壳一8的右端面且位于电位器3的设有塞子一6,电位器3位于底壳一8右端的部分位于塞子一6的内部。
[0022]电源关节10由底壳二12、电位器3、振动马达4、电压模块5、电池11、圆柱筒9以及芯片7组成,底壳二12左端面的圆形孔为充电插孔,底壳二12的底部且位于固定粘接有圆柱筒9,圆柱筒9的顶部放置有电压模块5,电压模块5的顶部放置有芯片7,芯片7的顶部与顶盖2的底部接触,底壳二12的内部底面且位于电压模块5的前方螺钉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矫正器,包括测量关节(1)和电源关节(10),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关节(1)由底壳一(8)、电位器(3)、振动马达(4)、电压模块(5)以及塞子一(6)组成,所述底壳一(8)的内部底面螺钉固定连接有电压模块(5),所述底壳一(8)的内部底面且位于电压模块(5)的前方螺钉固定连接有振动马达(4),所述底壳一(8)的内部底面放置有电位器(3),所述电位器(3)的右端穿过底壳一(8)右端面的半圆形切口位于底壳一(8)的右方,所述底壳一(8)的背面设有塞子一(6),所述电位器(3)位于底壳一(8)右端的部分位于前方的塞子一(6)的内部;所述电源关节(10)由底壳二(12)、电位器(3)、振动马达(4)、电压模块(5)、电池(11)、圆柱筒(9)、芯片(7)以及组成,所述底壳二(12)的底部且位于固定粘接有圆柱筒(9),所述圆柱筒(9)的顶部放置有电压模块(5),所述电压模块(5)的顶部放置有芯片(7),所述底壳二(12)的内部底面且位于电压模块(5)的前方螺钉固定连接有振动马达(4),所述底壳二(12)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栩铖李虓宇
申请(专利权)人:郭栩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