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金龙专利>正文

一种重症医学用患者手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9741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症医学用患者手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软垫,所述连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紧垫,所述盖板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插杆、第一凹槽、滑杆和卡柱,可便于通过盖板将患者手部进行固定,再通过第一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固定柱、活动杆、第二活动杆和压紧垫,可便于进一步的固定且便于进行打开,通过设置的第二电机、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蜗杆、蜗轮、螺纹杆和夹板,可便于将底板固定在床边,便于使用。便于使用。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症医学用患者手部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重症医学用患者手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重症医学科是卫生部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新增加的诊疗科目,重症医学科的主要业务范围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延续性生命支持、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防治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0003]重症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多是在病床上进行,重症患者多为无意识或发生重大疾病的患者,身体都较为虚弱,在医生进行检查和挂水过程中患者无法很好的进行配合,不方便医护人员工作,现有的手部固定装置多结构简单,不便于将装置进行固定,且患者在病床上进行使用时较为不便,影响患者的正常作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重症医学用患者手部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技术目的
[0006]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重症医学用患者手部固定装置,具有便于将装置进行固定且使用方便的特点。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重症医学用患者手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软垫,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顶部设置有通风口,所述盖板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的外侧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远离固定柱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块,所述连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紧垫,所述盖板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杆。
[0009]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腔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柱。
[0010]优选的,所述插杆的内部开设有与卡柱配合使用的卡槽,所述卡柱的外侧与卡槽的内部卡接。
[0011]优选的,所述滑杆的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凹槽的内壁焊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卡柱的一侧焊接,所述滑杆远离卡柱的一端贯穿第一凹槽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拉块。
[0012]优选的,所述底板远离第一凹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腔的顶部开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
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外侧啮合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夹板。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开设有与夹板配合使用的通槽,所述夹板的外侧与通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前表面安装有开关,所述开关的电性输出端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电性输入端均电性连接。
[001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7]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插杆、第一凹槽、滑杆和卡柱,可便于通过盖板将患者手部进行固定,再通过第一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固定柱、活动杆、第二活动杆和压紧垫,可便于进一步的固定且便于进行打开,通过设置的第二电机、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蜗杆、蜗轮、螺纹杆和夹板,可便于将底板固定在床边,便于使用,解决了重症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多是在病床上进行,重症患者多为无意识或发生重大疾病的患者,身体都较为虚弱,在医生进行检查和挂水过程中患者无法很好的进行配合,不方便医护人员工作,现有的手部固定装置多结构简单,不便于将装置进行固定,且患者在病床上进行使用时较为不便,影响患者的正常作息的问题;
[0018]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凹槽、滑杆和卡柱,可便于通过滑杆将卡柱卡接于卡槽的内部,便于将盖板进行固定,进而可便于对患者手部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卡槽,方便了卡柱进行卡接,进而可便于对盖板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弹簧和拉块,可便于使用者通过拉块拉动滑杆和卡柱进行移动,且便于在弹簧的作用下进行复位,通过设置第二凹槽、第二电机、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可便于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蜗杆进行转动,通过设置蜗杆、蜗轮和螺纹杆,可便于带动夹板进行相向运动,进而可便于将底板固定在床边,便于使用,通过设置通槽,可便于夹板进行移动,提高了夹板在移动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开关,可便于使用者通过开关对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开启与关闭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图2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实验新型图2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底板;2、第一固定块;3、盖板;4、第一电机;5、第一皮带轮;6、第二皮带轮;7、固定柱;8、活动杆;9、连块;10、移动杆;11、压紧垫;12、第二固定块;13、插杆;14、第一凹槽;15、滑杆;16、卡柱;17、卡槽;18、弹簧;19、拉块;20、软垫;21、第二凹槽;22、第二电机;23、第一锥形齿轮;24、第二锥形齿轮;25、蜗杆;26、蜗轮;27、螺纹杆;28、夹板;29、通槽;30、通风口;31、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6]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重症医学用患者手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软垫20,底板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2,第一固定块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盖板3,盖板3的顶部设置有通风口30,盖板3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5,第一皮带轮5的外侧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6,第二皮带轮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7,固定柱7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活动杆8,活动杆8远离固定柱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块9,连块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10,移动杆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紧垫11,盖板3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2,第二固定块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杆13。
[0027]如图3所示,底板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14,第一凹槽14的内腔设置有滑杆15,滑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柱16,通过设置第一凹槽14、滑杆15和卡柱16,可便于通过滑杆15将卡柱16卡接于卡槽17的内部,便于将盖板3进行固定,进而可便于对患者手部进行固定。
[0028]如图3所示,插杆13的内部开设有与卡柱16配合使用的卡槽17,卡柱16的外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症医学用患者手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软垫(20),所述底板(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2),所述第一固定块(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盖板(3),所述盖板(3)的顶部设置有通风口(30),所述盖板(3)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5),所述第一皮带轮(5)的外侧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6),所述第二皮带轮(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7),所述固定柱(7)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活动杆(8),所述活动杆(8)远离固定柱(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块(9),所述连块(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10),所述移动杆(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紧垫(11),所述盖板(3)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2),所述第二固定块(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杆(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医学用患者手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14),所述第一凹槽(14)的内腔设置有滑杆(15),所述滑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柱(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医学用患者手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13)的内部开设有与卡柱(16)配合使用的卡槽(17),所述卡柱(16)的外侧与卡槽(17)的内部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症医学用患者手部固定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龙丁元波周红雁
申请(专利权)人:刘金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