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慧敏专利>正文

中心静脉导管溶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972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心静脉导管溶栓装置,包括底框,底框内中部设置有支撑块,底框的一个侧板上设置有缺口,底框的带有缺口的侧板位于支撑块的一侧,支撑块的上端设置有隔板,隔板上设置有围板,围板在隔板顶面围成针筒形状的空腔,该空腔即为卡装偏头式注射器针筒用的针筒卡槽,支撑块另一侧的底框内设置有导向座,导向座与支撑块通过导向杆连接,导向杆上设置有能够沿导向杆往复直线运动的移动块,移动块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卡装偏头式注射器推柄用的推柄卡槽,动力装置为移动块的移动提供动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能够有效的辅助医护人员完成PICC导管的溶栓疏通操作,整个溶栓过程人工操作少,劳动强度低。低。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心静脉导管溶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辅助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中心静脉导管溶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心静脉导管是经皮肤直接自颈内静脉、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等进行穿刺,沿血管走向直至上腔静脉的插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PICC) ,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PICC导管可长时间留置患者静脉内,能够明显减少患者输液穿刺次数,方便输液治疗,逐渐被患者和医护人员所接受。根据患者疾病需要,有些疾病需要长期输液、有些肿瘤患者需要多次使用化疗药物等,均需要留置一个静脉通道,留置PICC置管是病人最好的选择,PICC置管不仅可以长期留置,还可以较少药物对静脉壁的刺激,方便输液。如无异常不适,中心静脉导管的留置时间可长达一年。
[0003]但是,长期留置的PICC导管容易堵塞,导管堵塞的种类大致分为三种,包括血栓栓塞、非血栓因素和机械因素,其中血栓栓塞因素占比最高。肿瘤细胞也能受某些因素影响形成血栓。另外,冲、封管方法不正确或未定期冲管造成血栓形成,引起导管堵塞。恶性肿瘤患者因肿瘤细胞中含有癌性促凝物,所以其血液系统长期处于高凝状态,相较于正常人更容易发生导管阻塞。加之疾病带来的痛苦和肢体不便影响,患者的自主活动时间明显减少,长时间输液和卧床休息导致置管侧肢体受压,血流速度减缓,增加了血栓栓塞发生风险。PICC 置管患者带管回家休养期间,放松警惕,置管侧肢体负重,引起血液回流,造成导管堵塞。
[0004]而一旦发生导管堵塞,必须及时进行溶栓疏通导管,目前,在对PICC导管进行溶栓疏通时,具体操作是:
[0005]将PICC导管输液接头取下,彻底清洁消毒。准备10万U尿激酶溶于15mL生理盐水中备用,使用注射器抽取尿激酶稀释液,并将装有尿激酶稀释液的注射器与三通接头的一个直管接口连接,三通接头的另一个直管接口连接PICC导管,将三通接头的垂直接口连接空的注射器。溶栓时,首先使三通接头的垂直接口与PICC导管连接的直管接口连通,抽拉空的注射器,将PICC导管内的气体抽出一部分,使其内腔形成负压,之后关闭垂直接口,三通接头的两个直管接口连通,使装有尿激酶稀释液的注射器与PICC导管连通,推注装有尿激酶稀释液的注射器,将尿激酶稀释液推入PICC导管,之后关闭三通接头的两个直管接口,约 20分钟后,操作三通接头,使空的注射器与PICC导管连通,抽拉空的注射器,检查有无回血发生,如有回血说明PICC导管被疏通,如果没有回血发生,则反复抽拉空的注射器,直至有回血发生,然后抽取3ml左右的血液弃去,使用新的或清洁消毒后的接头连接导管,氯化钠注射液常规冲洗导管,检查导管再通情况,肝素钠正压封管后结束。
[0006]由上述过程可知,整个溶栓疏通过程操作及其繁琐,费时费力,医护人员需要反复操作注射器抽吸及推送尿激酶稀释液,整个过程往往要持续数小时到数十小时,据研究记
录,最长的溶栓时间为60小时以上,劳动强度非常大,操作医护人员通常由于反复抽拉注射器导致手胀酸痛,给医护人员带来一定的困扰。而且,医护人员手动抽吸,也增加了PICC导管的感染风险及导管脱出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心静脉导管溶栓装置,它是设计与注射器针筒形状形同的卡槽卡住注射器针筒,设计卡装注射器推柄的卡槽,通过动力装置带动推柄卡槽移动,从而实现抽拉注射器的活塞,将装有尿激酶稀释液的偏头式注射器与PICC导管连通后,将偏头式注射器的推柄与推柄卡槽连接,将偏头式注射器的针筒与针筒卡槽连接,且偏头式注射器的乳头位于下部,动力装置抽拉注射器的推柄,在注射器的抽吸作用下,PICC导管内的空气被抽入针筒内,使PICC导管内形成负压,抽吸过程中,由于空气质量较轻,则针筒内空气与尿激酶稀释液形成分层,空气在针筒上层,尿激酶稀释液在下层,此时关闭气缸,针筒内的尿激酶稀释液及空气在PICC导管内的负压作用会下被吸入PICC导管内,此时,由于空气在针筒上层,尿激酶稀释液在下层,则下层的尿激酶稀释液首先进入PICC导管,与管道内的血栓接触实现溶栓,空气则后进入导管甚至不进入导管,循环往复,可有效的实现PICC导管的溶栓疏通操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能够有效的辅助医护人员完成PICC导管堵塞后的溶栓疏通操作,整个溶栓过程人工操作少,劳动强度低。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9]一种中心静脉导管溶栓装置,其中:包括底框、动力装置、移动块、支撑块、针筒卡槽及推柄卡槽,所述的底框为上端开口的四方形框体结构,底框内中部设置有支撑块,所述的底框的一个侧板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的底框的带有缺口的侧板位于支撑块的一侧,所述的支撑块的上端设置有隔板,所述的隔板为“凸”字形结构,其突出部穿过底框侧板上的缺口布置在底框外侧,所述的隔板上设置有围板,所述的围板在隔板顶面围成针筒形状的空腔,该空腔即为针筒卡槽,所述的针筒卡槽用于卡装偏头式注射器的针筒,所述的支撑块另一侧的底框内设置有导向座,所述的导向座与支撑块通过导向杆连接,所述的导向杆上设置有能够沿导向杆往复直线运动的移动块,所述的移动块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卡装偏头式注射器推柄用的推柄卡槽,所述的支撑块上设置有动力装置,所述的动力装置布置在隔板下方,所述的动力装置为移动块的移动提供动力。
[0010]进一步,所述的动力装置为单作用弹簧压回气缸,单作用弹簧压回气缸的活塞杆的前端与移动块紧固连接,所述的单作用弹簧压回气缸的缸体与支撑块紧固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的围板的位于针筒卡槽内的一侧设置有弹性橡胶衬垫,所述的推柄卡槽内壁及内底面均设置有弹性橡胶衬垫。
[0012]进一步,所述的隔板上设置有向下的凹槽,所述的凹槽用于卡装偏头式注射器的针筒的凸缘。
[0013]进一步,所述的围成针筒卡槽的围板的位于底框外的一端设置用用于卡装偏头式注射器的针筒的乳头用的小缺口。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1、本技术是设计与注射器针筒形状形同的卡槽卡住注射器针筒,设计卡装注
射器推柄的卡槽,通过动力装置带动推柄卡槽移动,从而实现抽拉注射器的活塞,将装有尿激酶稀释液的偏头式注射器与PICC导管连通后,将偏头式注射器的推柄与推柄卡槽连接,将偏头式注射器的针筒与针筒卡槽连接,且偏头式注射器的乳头位于下部,动力装置抽拉注射器的推柄,在注射器的抽吸作用下,PICC导管内的空气被抽入针筒内,使PICC导管内形成负压,抽吸过程中,由于空气质量较轻,则针筒内空气与尿激酶稀释液形成分层,空气在针筒上层,尿激酶稀释液在下层,此时关闭气缸,针筒内的尿激酶稀释液及空气在PICC导管内的负压作用会下被吸入PICC导管内,此时,由于空气在针筒上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心静脉导管溶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框(1)、动力装置(2)、移动块(3)、支撑块(4)、针筒卡槽(5)及推柄卡槽(6),所述的底框(1)为上端开口的四方形框体结构,底框(1)内中部设置有支撑块(4),所述的底框(1)的一个侧板上设置有缺口(7),所述的底框(1)的带有缺口(7)的侧板位于支撑块(4)的一侧,所述的支撑块(4)的上端设置有隔板(8),所述的隔板(8)为“凸”字形结构,其突出部穿过底框(1)侧板上的缺口(7)布置在底框(1)外侧,所述的隔板(8)上设置有围板(9),所述的围板(9)在隔板(8)顶面围成针筒形状的空腔,该空腔即为针筒卡槽(5),所述的针筒卡槽(5)用于卡装偏头式注射器的针筒,所述的支撑块(4)另一侧的底框(1)内设置有导向座(10),所述的导向座(10)与支撑块(4)通过导向杆(11)连接,所述的导向杆(11)上设置有能够沿导向杆(11)往复直线运动的移动块(3),所述的移动块(3)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卡装偏头式注射器推柄用的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慧敏陈茜陈颖李园园陈晓洁朱娜
申请(专利权)人:罗慧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