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垃圾袋的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9535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23
一种内置垃圾袋的垃圾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压圈与桶盖,所述桶体的底部设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和桶体转动连接,所述桶体的后侧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下端和脚踏板的后端铰接,所述脚踏板的前端露出桶体外,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内的底部设有垃圾袋放置槽,所述垃圾袋放置槽的顶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前侧与所述桶体插接,所述盖板的后侧通过弹扣结构与所述桶体卡接,所述盖板上开设有用以抽取垃圾袋的抽取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垃圾袋放置在垃圾袋放置槽内,给垃圾袋提供收置空间,只需将垃圾袋从抽取口中拉出即可,方便人们日常中取用垃圾袋;且盖板拆装便捷简单。且盖板拆装便捷简单。且盖板拆装便捷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垃圾袋的垃圾桶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桶
,特别涉及一种内置垃圾袋的垃圾桶。

技术介绍

[0002]垃圾桶又名废物箱或垃圾箱,是一种专门盛放垃圾、废弃物的容器,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折射。垃圾桶就使用场合可分为公共垃圾桶和家庭垃圾桶。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都会产生很多生活垃圾,因此,每个家庭都会放置多个垃圾桶便于放置垃圾。多数垃圾桶都设有盖子以防垃圾的异味四散,有些垃圾桶可以以脚踏开启盖子。
[0003]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垃圾桶多数以金属或塑胶制,在套设垃圾袋时,一般需另外准备垃圾袋,这样往往会出现需要更换垃圾袋时,必须到别处拿取。甚至,有时由于垃圾袋体积较小,有些不喜爱收纳或者大意的人会将垃圾袋用过后,随意放置,从而出现找不到垃圾袋的情况,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垃圾袋的垃圾桶,结构简单,外形美观,为垃圾袋提供放置空间,方便及时快速更换垃圾袋,干净卫生。
[0005]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内置垃圾袋的垃圾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压圈与桶盖,所述桶体的底部设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和桶体转动连接,所述桶体的后侧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下端和脚踏板的后端铰接,所述脚踏板的前端露出桶体外,所述桶体内的底部设有垃圾袋放置槽,所述垃圾袋放置槽的顶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前侧与所述桶体插接,所述盖板的后侧通过弹扣结构与所述桶体卡接,所述盖板上开设有用以抽取垃圾袋的抽取口。
[0006]在上述的内置垃圾袋的垃圾桶中,所述弹扣结构包括弹扣和卡接口,所述盖板的后侧设有一凹口,所述凹口处设有所述弹扣,所述弹扣呈U形,所述弹扣的一端与所述盖板连接,所述弹扣的另一端自由设置且该端的外壁上设有卡扣块,对应所述桶体上设有与所述卡扣块相适配的卡接口。
[0007]在上述的内置垃圾袋的垃圾桶中,所述盖板的前端设有插接块,对应所述桶体上设有与所述插接块相适配的插接口。
[0008]在上述的内置垃圾袋的垃圾桶中,所述桶体前侧的下端设置有向内的前凹陷部,所述脚踏板的踩脚部位于所述前凹陷部内,所述桶体后侧的下端设置有向内的后凹陷部,所述桶体内在所述前凹陷部与所述后凹陷部之间连接有左、右两侧板,左、右两侧板与前凹陷部、后凹陷部围合形成所述垃圾袋放置槽,所述前凹陷部设有所述插接口,所述后凹陷部设有所述卡接口。
[0009]在上述的内置垃圾袋的垃圾桶中,所述盖板呈倒U形与后凹陷部的上边缘相适配,所述垃圾袋放置槽的左右两侧壁的高度低于所述后凹陷部的高度,所述后凹陷部的高度低于所述前凹陷部的高度,所述盖板的左右两侧壁对应设在左、右两侧板外,所述盖板的顶部
与所述后凹陷部的顶部平齐。
[0010]在上述的内置垃圾袋的垃圾桶中,所述桶体的上端后侧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两侧设有连接轴,对应所述压圈上设有与所述连接座相适配的压圈连接件,且所述压圈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连接轴相适配的压圈轴孔。
[0011]在上述的内置垃圾袋的垃圾桶中,所述桶盖包括盖框和翻盖,所述盖框的后侧设有与所述连接座相适配的盖框连接件,所述盖框连接件内设有与所述连接轴相适配的盖框轴孔。
[0012]在上述的内置垃圾袋的垃圾桶中,所述连接座上设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的活塞杆与所述盖框连接件相接触;所述连杆的上端穿过所述连接座并挂设在所述盖框连接件的卡勾件上。
[0013]在上述的内置垃圾袋的垃圾桶中,所述翻盖的后侧设有翻盖连接件,所述翻盖连接件穿过所述盖框上的缺口设于所述盖框的内部下方,所述翻盖连接件上的两侧设有转动轴,对应所述盖框上设有与所述转动轴相适配的转动孔,所述翻盖连接件上还设有容纳槽,对应所述盖框上设有与容纳槽相对应的安置槽,所述容纳槽与安置槽之间还设有弹性件。
[0014]在上述的内置垃圾袋的垃圾桶中,所述盖框的前侧设有一安置口,所述安置口内弹性设置有一按压件,所述按压件的内侧设有卡位口,对应所述翻盖上设有与卡位口相适配的卡位块。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的效果是:可以将垃圾袋放置在垃圾袋放置槽内融入垃圾桶,能有效利用空间,给垃圾袋提供收置空间,只需将垃圾袋从抽取口中拉出即可,方便人们日常中取用垃圾袋;盖板可拆卸,结构简单,方便往垃圾袋放置槽内放置垃圾袋。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在关闭状态下的俯视图;
[0017]图2为图1中A

A的剖视图;
[0018]图3为图1中B

B的剖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桶体的俯视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桶体的立体图;
[002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盖框、连杆、脚踏板的连接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在打开状态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内置垃圾袋的垃圾桶,包括桶体1,桶体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压圈2与桶盖,桶体1的底部设有脚踏板3,脚踏板3和桶体1转动连接,桶体1的后侧设有连杆4,连杆4的下端和脚踏板3的后端铰接,脚踏板3的前端露出桶体1外,桶体1内的底部设有垃圾袋放置槽11,垃圾袋放置槽11的顶部设有盖板5,盖板5的前侧与桶体1插接,盖板5的后侧通过弹扣结构与桶体1卡接,盖板5上开设有用以抽取垃圾袋的抽取口
51。取下盖板5将垃圾袋放入垃圾袋放置槽11内,将盖板5盖回后可从抽取口51将垃圾袋取出套在垃圾桶的桶体1内,通过压圈2压制处垃圾袋的上口,并通过桶盖覆盖,可通过脚踩脚踏板4控制桶盖打开。
[0026]优选地,弹扣结构包括弹扣6和卡接口12,盖板5的后侧设有一凹口52,凹口52处设有弹扣6,弹扣6呈U形,弹扣6的一端与盖板5连接,弹扣6的另一端自由设置且该端的外壁上设有卡扣块61,对应桶体1上设有与卡扣块61相适配的卡接口12。盖板5的前端设有插接块53,对应桶体1上设有与插接块53相适配的插接口13。按压弹扣6的另一端使其卡扣块61与卡接口12脱离,再使插接块53与插接口13脱离就可取出盖板5,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拆卸。
[0027]优选地,桶体1前侧的下端设置有向内的前凹陷部14,脚踏板3的踩脚部位于前凹陷部14内,桶体1后侧的下端设置有向内的后凹陷部15,桶体1内在前凹陷部14与后凹陷部15之间连接有左、右两侧板18、19,左、右两侧板18、19与前凹陷部14、后凹陷部15围合形成垃圾袋放置槽11,具体地,后凹陷部15为脚踏板3及连杆4的活动提供空间,保证两者不被桶体卡住,活动顺畅。前凹陷部14设有插接口13,后凹陷部15设有卡接口12。
[0028]优选地,盖板5呈倒U形与后凹陷部的上边缘相适配,垃圾袋放置槽11的左右两侧壁的高度低于后凹陷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垃圾袋的垃圾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压圈与桶盖,所述桶体的底部设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和桶体转动连接,所述桶体的后侧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下端和脚踏板的后端铰接,所述脚踏板的前端露出桶体外,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内的底部设有垃圾袋放置槽,所述垃圾袋放置槽的顶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前侧与所述桶体插接,所述盖板的后侧通过弹扣结构与所述桶体卡接,所述盖板上开设有用以抽取垃圾袋的抽取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垃圾袋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扣结构包括弹扣和卡接口,所述盖板的后侧设有一凹口,所述凹口处设有所述弹扣,所述弹扣呈U形,所述弹扣的一端与所述盖板连接,所述弹扣的另一端自由设置且该端的外壁上设有卡扣块,对应所述桶体上设有与所述卡扣块相适配的卡接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垃圾袋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前端设有插接块,对应所述桶体上设有与所述插接块相适配的插接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垃圾袋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前侧的下端设置有向内的前凹陷部,所述脚踏板的踩脚部位于所述前凹陷部内,所述桶体后侧的下端设置有向内的后凹陷部,所述桶体内在所述前凹陷部与所述后凹陷部之间连接有左、右两侧板,左、右两侧板与前凹陷部、后凹陷部围合形成所述垃圾袋放置槽,所述前凹陷部设有所述插接口,所述后凹陷部设有所述卡接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垃圾袋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呈倒U形与后凹陷部的上边缘相适配,所述垃圾袋放置槽的左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牧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雷丰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