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世民专利>正文

一种呼吸内科临床新型供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9426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临床新型供氧装置,包括氧气瓶、过渡管、输气管、进气管、流量计、导气管、收集盒、收集辊、转轴、卡槽、弹簧、弧形卡板、调节环、第一调节区、第二调节区、第三调节区、指示杆、固定环、圆孔和把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输气管中设有调节环上的第一调节区、第二调节区和第三调节区以及固定环上的圆孔相互配合,使得转动调节环时,氧气通过输气管横截面积的不同来调节供氧速度,满足了不同患者对供养速度不同的需求,通过卡槽内的弹簧和弧形卡板之间的配合对导气管的一端进行固定,再通过转动把手带动收集辊,使得导气管在不使用时可以得到有序的存放,便于下一次的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内科临床新型供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供氧装置,具体是一种呼吸内科临床新型供氧装置,属于医疗辅助


技术介绍

[0002]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它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合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而确定诊断,通过预防和治疗以最大程度上减弱疾病、减轻病人痛苦、恢复病人健康、保护劳动力。临床医学是直接面对疾病、病人,对病人直接实施治疗的科学。急救装置即紧急救治所用到的医疗装置,泛指一切能在短时间内救命的装置。当病人发病或呼吸微弱时,吸氧是医院呼吸内科常用的抢救或治疗手段之一。
[0003]现有的供氧装置大多不具备对氧气供给速度的调节,而鼻塞和鼻导管吸氧时,高流量吸氧对局部鼻黏膜有刺激,氧流量不能大于7L/mi n等等,说明了供氧速度需要调节,导气管的收纳存在很不方便的问题,导气管在不使用时因为长度过长会产生缠绕打结,容易造成混乱存放的现象,不利于下一次的使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呼吸内科临床新型供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呼吸内科临床新型供氧装置。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呼吸内科临床新型供氧装置,包括氧气瓶、调节机构和收集机构;
[0006]所述氧气瓶顶端与过渡管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渡管一侧固接有输气管和进气管,所述过渡管顶端设有流量计,所述输气管的另一端与导气管一端固定连接;
[0007]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环、第一调节区、第二调节区、第三调节区、固定杆和圆孔,所述输气管内设有调节环和固定环,所述调节环与固定环接触,所述调节环上设有第一调节区、第二调节区和第三调节区,所述固定环上开设有圆孔;
[0008]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收集盒、收集辊、转轴和把手,所述收集盒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套接有收集辊,所述转轴一端贯穿收集盒与把手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收集盒一侧固接的轴承转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调节环与输气管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区、第二调节区和第三调节区均开设有若干个大小相同的通孔,所述第一调节区上开设的通孔数量比第二调节区上开设的通孔数量少,所述第二调节区开设的通孔数量比第三调节区开设的通孔数量少。
[0010]优选的,所述调节环外侧弧形端面固接有三个指示杆,三个所述指示杆分别与第一调节区、第二调节区和第三调节区一一对应,所述调节环与输气管连接处均密封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环与输气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对应的输气管外壁上
固接有另一个指示杆,所述固定环上开有的圆孔圆心与另一个指示杆在一条轴线上。
[0012]优选的,所述收集盒一侧端面设有箱门,所述收集辊的弧形侧面设有螺旋状的凹槽,所述收集辊上的螺旋凹槽与导气管相匹配。
[0013]优选的,所述收集辊一端的弧形侧面上开有卡槽,所述卡槽底端呈圆弧形,所述卡槽两侧端面均固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弧形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通过输气管中设有调节环上的第一调节区、第二调节区和第三调节区以及固定环上的圆孔相互配合,使得转动调节环时,氧气通过输气管横截面积的不同来调节供氧速度,满足了不同患者对供养速度不同的需求;
[0016]2、本技术通过卡槽内的弹簧和弧形卡板之间的配合对导气管的一端进行固定,再通过转动把手带动收集辊,使得导气管在不使用时可以得到有序的存放,便于下一次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调节环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安固定环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安卡槽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氧气瓶,2、过渡管,3、输气管,4、进气管,5、流量计,6、导气管,7、收集盒,8、收集辊,9、转轴,10、卡槽,11、弹簧,12、弧形卡板,13、调节环,14、第一调节区,15、第二调节区,16、第三调节区,17、指示杆,18、固定环,19、圆孔,2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请参阅图1

5所示,一种呼吸内科临床新型供氧装置,包括氧气瓶1、调节机构和收
集机构;
[0028]所述氧气瓶1顶端与过渡管2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渡管2一侧固接有输气管3和进气管4,所述过渡管2顶端设有流量计5,所述输气管3的另一端与导气管6一端固定连接;
[0029]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环13、第一调节区14、第二调节区15、第三调节区16、固定杆和圆孔19,所述输气管3内设有调节环13和固定环18,所述调节环13与固定环18接触,所述调节环13上设有第一调节区14、第二调节区15和第三调节区16,所述固定环18上开设有圆孔19;
[0030]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收集盒7、收集辊8、转轴9和把手20,所述收集盒7内设有转轴9,所述转轴9上套接有收集辊8,所述转轴9一端贯穿收集盒7与把手20固定连接,所述转轴9的另一端与收集盒7一侧固接的轴承转动连接。
[0031]所述调节环13与输气管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区14、第二调节区15和第三调节区16均开设有若干个大小相同的通孔,所述第一调节区14上开设的通孔数量比第二调节区15上开设的通孔数量少,所述第二调节区15开设的通孔数量比第三调节区16开设的通孔数量少;所述调节环13外侧弧形端面固接有三个指示杆17,三个所述指示杆17分别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内科临床新型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氧气瓶(1)、调节机构和收集机构;所述氧气瓶(1)顶端与过渡管(2)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渡管(2)一侧固接有输气管(3)和进气管(4),所述过渡管(2)顶端设有流量计(5),所述输气管(3)的另一端与导气管(6)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环(13)、第一调节区(14)、第二调节区(15)、第三调节区(16)、固定杆和圆孔(19),所述输气管(3)内设有调节环(13)和固定环(18),所述调节环(13)与固定环(18)接触,所述调节环(13)上设有第一调节区(14)、第二调节区(15)和第三调节区(16),所述固定环(18)上开设有圆孔(19);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收集盒(7)、收集辊(8)、转轴(9)和把手(20),所述收集盒(7)内设有转轴(9),所述转轴(9)上套接有收集辊(8),所述转轴(9)一端贯穿收集盒(7)与把手(20)固定连接,所述转轴(9)的另一端与收集盒(7)一侧固接的轴承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临床新型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环(13)与输气管(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区(14)、第二调节区(15)和第三调节区(16)均开设有若干个大小相同的通孔,所述第一调节区(14)上开设的通孔数量比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世民江瑞来
申请(专利权)人:薛世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