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尘装车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9412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尘装车机,它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底部的行走轮组、设置支架上的除尘器、除尘器下方的集料斗及集料斗下方的散装伸缩头,其中,集料斗包括上部的上料斗及下部的锥斗,上料斗为双层板结构,包括外层板与内层板,形成环形风道;外层板设置有与除尘器的风管连接的出风口,外层板和内层板下方开口,除尘器可以通过该下方开口将外层板和内层板下方的扬尘进行吸收,该部分扬尘大多是在下部的锥斗中逸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料斗设置有环形风道,配合除尘机实现除尘清灰,且该环形风道内联通上部料斗和锥斗,能从上至下全方位的进行除尘作业,实现基本无扬尘逸出的目的,达到环保、高效、节能的要求。节能的要求。节能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尘装车机


[0001]本技术涉及输料装车设备
,具体涉及无尘熟料装车机。

技术介绍

[0002]熟料或粉料装卸过程中会造成大量扬尘,从料斗直接逸出,给环境带来危害,并对操作工和其他工作人员造成粉尘污染危害。
[0003]同时,装车过程中因为装车机的机动性不佳,且散装伸缩头在下料过程中无法自动伸缩,对操作工的操作难度增加,且影响下料效率及下料精准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尘熟料装车机,能极大的控制卸料和装车过程中的扬尘,并进行回收,形成环保、高效、无损的卸料过程。
[0005]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它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底部的行走轮组、设置支架上的除尘器、除尘器下方的集料斗及集料斗下方的散装伸缩头,其中,所述集料斗包括上部的上料斗及下部的锥斗,所述上料斗为双层板结构,包括外层板与内层板,形成环形风道;所述外层板设置有与除尘器的风管连接的出风口,所述外层板和内层板下方开口,除尘器可以通过该下方开口将外层板和内层板下方的扬尘进行吸收,该部分扬尘大多是在下部的锥斗中逸出。
[0007]在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以下进一步方案:
[0008]所述内层板设置有长条形开口,除尘器可以直接从上部的上料斗中将扬尘进行吸收,实现上部的扬尘处理,粉尘直接从该长条形开口进入到内层板和外层板形成的环形风道内,形成锥斗和上部上料斗内的双重除尘。
[0009]为了实现高效的除尘,所述上料斗为方形直筒或锥面体斗,非圆锥体斗的双层板加工和安装难度减小,结构更为简单高效,且所述长条形开口位于内层板上部,大多数的扬尘在该内层板上部被吸收,吸收面积更大,效果最佳。
[0010]所述上料斗上方设置有电动遮罩,用以进一步防止粉尘从料斗上方逸出,当料斗满料或装载到设定的料量后,关闭电动遮罩进行卸料。
[0011]在本公开中,对应上料斗的四面均匀地各设置一个除尘器,所述除尘器连接有引风机。
[0012]同时,本公开所述除尘器的清灰采用离线清灰形式,即将除尘器分成若干个气箱,每个气箱具备收尘工作和清灰工作二种状态,并配备有空气压缩机、气体干燥机、过滤器和储气罐组成的气源设备。
[0013]除尘器工作时,将粉尘吸附到除尘袋外表面上,为收尘工作状态;
[0014]所述气源设备产生气体,该气体经过干燥、过滤、压缩后储存到储气罐内成为干燥洁净的仪用压缩空气;除尘袋外表面灰尘集聚到一定程度后,按照设定程序对各气箱分室离线清灰,即清灰时该气箱脱离收尘工作状态,仪用压缩空气吹向除尘袋内部,用于抖落除
尘袋外表面上的灰尘,灰尘落入除尘器灰斗内,由灰斗底部螺旋输送机送入散装伸缩头内进行回收处理,为清灰状态。
[0015]同时,除尘器外部安装有脉冲阀,内部设置有仪用压缩空气进入口以及提升阀,收尘工作状态时,提升阀打开,料斗内空气进入气箱后从除尘袋外部穿过滤袋后从滤袋内部上升到上部净气室,再从提升阀逸出进入引风机;清灰状态时,该提升阀关闭,除尘器外部脉冲阀打开,仪用压缩空气经过压缩空气进入口到达除尘袋内部,使除尘袋瞬间鼓胀,从而抖落除尘袋外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灰作业。待灰尘沉降到锥斗内后,该气箱恢复收尘工作状态。各气箱按照程序依次完成以上收尘工作和清灰工作二种状态,周而复始。
[0016]所述锥斗下设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方设置有格栅,所述格栅用于阻挡大块料直接进入下料口。
[0017]更进一步的,所述锥斗下方设置有控制流量的棒条阀门、气动插板阀及气动插板阀下方的散装伸缩头。
[0018]更进一步的,所述散装伸缩头包括卷扬机构、伸缩头和料位传感器,所述料位传感器检测到料位上升或下降后,将信号传输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控制卷扬机构的电动机正转或反转,从而实现伸缩头的上升或下降。
[0019]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平台及爬梯,便于工作人员的上下活动,以及在该平台上进行检修、操作等。
[0020]所述机架下方设置有能顶起整个机架的液压支腿,当装车机通过行走轮组移动到需要的位置后,为了减轻轮胎和行走轮组的负重,控制液压支腿将机架整体进行抬升。
[0021]本技术提供的料斗设置有环形风道,且该环形风道内联通上部料斗和锥斗,能从上至下全方位的进行除尘作业,实现基本无扬尘逸出的目的,达到环保、高效、节能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23]图2为图1的A

A剖视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后视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
[0027]但是,以下介绍只是本技术多个实施例中的一些,旨在提供对本技术的基本了解,并不在于确认本技术的关键或决定性的要素或本技术所要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无尘装车机包括支架1、设置在支架1底部的行走轮组2、设置支架1上的除尘器3、除尘器3下方的集料斗4及集料斗4下方的散装伸缩头5,所述行走轮组2包括机架下方的两列行走轮,每列行走轮组2包括分开设置的两组行走轮组合,每个行走轮组合包括两个通过行走轮支架分开设置的轮胎,罐装车16或其他运输车辆在两个
行走轮之间移动并进行装料。在行走轮组2中间设置装料车行进空间,装料车移动到机架内部后,将储料罐进料口对准散装伸缩头进行卸料作业。
[0030]最为特殊的,本实施例实现最佳除尘效果的方案:
[0031]所述集料斗4包括上部的上料斗41及下部的锥斗42,所述上料斗为双层板结构,包括外层板43与内层板44,所述外层板43和内层板44之间形成环形风道45;
[0032]所述上料斗可以为方形直筒或锥面体斗。
[0033]又,所述外层板43设置有与除尘器3的风管连接的出风口46,所述出风口46通过通气管道15与除尘器主体连接。
[0034]所述外层板和内层板下方开口,所述下方开口位于锥斗42上方,用于将锥斗42上方的扬尘进行吸收,起到除尘作用。
[0035]下部的锥斗42的扬尘在落料或卸料的过程中逸出。
[0036]实施例2:
[0037]为了进一步保证除尘效果,对于上料斗内产生的扬尘进行除尘作业,所述内层板44设置有长条形开口47,由于除尘器的负压作用,上料斗内的扬尘通过长条形开口47被吸入到环形风道45内,进行除尘作业。
[0038]本技术所述的除尘器设置有联通方筒直板的通气管32及落灰料斗31,落灰料斗31直接通向落料斗下方设置的水平螺旋输送管33内,水平螺旋输送管33与锥斗下方的落料管对接,直接落料。
[0039]本实施例中,所述长条形开口47设置在内层板的上部,扬尘在飞逸至上料斗上部时再进行除尘作业,下部的扬尘有些粉尘会因为重力作用自行跌落至料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尘装车机,它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底部的行走轮组、设置支架上的除尘器、除尘器下方的集料斗及集料斗下方的散装伸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斗包括上部的上料斗及下部的锥斗,所述上料斗包括外层板与内层板,所述外层板底部设置有与除尘器的风管连接的出风口,所述外层板和内层板下方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尘装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斗为方形直筒或锥面体斗,所述内层板设置有长条形开口,所述长条形开口位于内层板上部或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尘装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斗上方设置有电动遮罩。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尘装车机,其特征在于,对应方形直筒在四面各设置一个除尘器,所述除尘器连接有引风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贵波陈军锋袁锡康章宇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奥拓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