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全向会议语音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941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全向会议语音终端,包括外壳、多个麦克风、扬声器及无线充电模块,其中,外壳的顶壁的中心向上凸出形成充电承载台,外壳的侧壁设有多个喇叭孔;多个麦克风绕外壳的轴线周向布置在外壳上,以拾取不同方向的语音信号;扬声器设在外壳内且与喇叭孔相对,且扬声器的开口朝向下方;无线充电模块设在外壳内,且位于充电承载台的下方,用以为电子设备无线充电。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智能全向会议语音终端,具有无线充电功能,其使用极为方便,满足了会议室充电需求,此外,多个麦克风周向间隔布置在外壳上,方便于采集各个方向上不同与会人员的语音信号,语音采集效果更好。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全向会议语音终端


[0001]本技术涉及会议音响,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全向会议语音终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视频会议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办公场所采用视频会议系统进行视频会议,然而,在视频会议中,由于与会人员较多,每个人说话时会产生语音干扰,导致采集的音频及播放出来的音频噪声较大,因此,降低了视频会议的效果。
[0003]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会议音响,会议音响上设有多个麦克风可以采集不同角度的语音信息,并且通过处理后过滤无用干扰信号,使得采集的语音信号更为干净,并且,播放出来的音频也更加纯净,音频质量更高,更加清晰,使得视频会议的效果大幅提升。目前的会议音响作为一种会议用音频设备,功能相对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能全向会议语音终端。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全向会议语音终端,包括:
[0006]外壳,所述外壳的顶壁的中心向上凸出形成充电承载台,所述外壳的侧壁设有多个喇叭孔;
[0007]多个麦克风,多个所述麦克风绕所述外壳的轴线周向布置在所述外壳上,以拾取不同方向的语音信号;
[0008]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在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喇叭孔相对,且所述扬声器的开口朝向下方;
[0009]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设在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所述充电承载台的下方,用以为电子设备无线充电。
[00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全向会议语音终端,在外壳的顶壁具有向上凸出的充电承载台,在外壳内设有无线充电模块,如此,在会议室使用过程中,与会人员在手机等电子设备需要充电时,可以将电子设备放置在充电承载台上,进行无线充电,其使用极为方便,满足了会议室充电需求,此外,多个麦克风周向间隔布置在外壳上,方便于采集各个方向上不同与会人员的语音信号,语音采集效果更好。
[0011]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智能全向会议语音终端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充电承载台上还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上盖设有透光盖板;
[0013]所述外壳内设有多个充电状态指示灯,多个所述充电状态指示灯周向间隔布置在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上。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壳的顶壁形成为台阶面,所述台阶面环绕
所述充电承载台且低于所述充电承载台的顶面;
[0015]所述台阶面上间隔设置有按键,所述按键包括电源按键、音量按键、接听按键、返回按键及麦克风控制按键中的一个或几个。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以太网口;
[0017]所述智能全向会议语音终端还包括浮动支架,所述浮动支架设在所述外壳的底部,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当所述浮动支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浮动支架从所述外壳的底部伸出,以将所述外壳支离承载面预定高度,当所述浮动支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浮动支架收缩隐藏至所述外壳内。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0019]共振发生器,所述共振发生器设在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所述扬声器的下方,以产生振动。
[002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0021]伸缩共鸣件,所述伸缩共鸣件设在所述外壳的底部,且罩设在所述共振发生器的底部。
[002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浮动支架包括:
[0023]支架,所述支架设在所述外壳的底部,且沿上下方向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滑动;
[0024]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在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所述支架和所述外壳之间,以提供向上的第一弹性作用力,迫使所述支架向所述第一位置运动;
[0025]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设在所述支架和所述外壳之间,当所述支架自所述第一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锁止机构将所述支架锁止在所述第二位置;
[0026]解锁件,所述解锁件设在所述外壳上,以供使用者操作而解除所述锁止机构对所述支架的锁止,使得所述支架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返回至所述第一位置。
[002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壳包括:
[0028]上壳,所述上壳具有顶壁和侧壁,所述喇叭孔设在所述顶壁上,所述麦克风设在所述侧壁上;
[0029]底盖,所述底盖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上壳的底部,所述底盖上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绕所述底盖的轴线周向布置;
[0030]所述支架包括止挡环及形成于所述止挡环上的多个支脚,所述止挡环止挡在所述底盖上方,多个所述支脚沿所述止挡环的周向间隔布置,且每个所述支脚向下延伸,当所述支架自所述第二位置返回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支脚自所述通孔伸出。
[003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锁止机构包括:
[0032]锁扣,所述锁扣设在所述外壳内且沿所述外壳的径向可滑动,所述锁扣具有一沿所述外壳的径向向外侧凸出的第一钩部;
[0033]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在所述外壳和所述锁扣之间,以提供第二弹性作用力,迫使所述锁扣向所述外壳的径向的外侧运动;
[0034]所述止挡环的内边缘向内侧凸出形成有第二钩部,当所述支架自所述第一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钩部与所述第一钩部扣合。
[003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解锁件包括按压部及抵持部,所述按压部设
在所述外壳的侧壁且可供使用者按压,所述抵持部与所述按压部相连且与所述锁扣相抵;
[0036]当使用者按压操作所述按压部时,所述抵持部推动所述锁扣沿所述外壳的径向向内侧运动,以使所述第一钩部与所述第二钩部脱离而解锁。
[003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智能全向会议语音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智能全向会议语音终端(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004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智能全向会议语音终端(收合状态)的剖视图;
[004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智能全向会议语音终端的分解图;
[0043]附图标记:
[0044]外壳10;
[0045]上壳101;
[0046]喇叭孔1011;
[0047]台阶部1013;
[0048]底盖102;
[0049]以太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全向会议语音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壁的中心向上凸出形成充电承载台,所述外壳的侧壁设有多个喇叭孔;多个麦克风,多个所述麦克风绕所述外壳的轴线周向布置在所述外壳上,以拾取不同方向的语音信号;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在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喇叭孔相对,且所述扬声器的开口朝向下方;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设在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所述充电承载台的下方,用以为电子设备无线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全向会议语音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承载台上还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上盖设有透光盖板;所述外壳内设有多个充电状态指示灯,多个所述充电状态指示灯周向间隔布置在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全向会议语音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顶壁形成为台阶面,所述台阶面环绕所述充电承载台且低于所述充电承载台的顶面;所述台阶面上间隔设置有按键,所述按键包括电源按键、音量按键、接听按键、返回按键及麦克风控制按键中的一个或几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全向会议语音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以太网口;所述智能全向会议语音终端还包括浮动支架,所述浮动支架设在所述外壳的底部,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当所述浮动支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浮动支架从所述外壳的底部伸出,以将所述外壳支离承载面预定高度,当所述浮动支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浮动支架收缩隐藏至所述外壳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全向会议语音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共振发生器,所述共振发生器设在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所述扬声器的下方,以产生振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全向会议语音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共鸣件,所述伸缩共鸣件设在所述外壳的底部,且罩设在所述共振发生器的底部。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全向会议语音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支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在所述外壳的底部,且沿上下方向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云创智能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