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离型膜生产的抗静电力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922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离型膜生产的抗静电力检测装置,包括基体、主轴、固定轴、铁芯和测试仪,所述基体的内部下端设置有主轴,且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轮,并且转轮外表面连接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上端与轮盘相连接,且轮盘内侧连接有固定轴,所述轮盘外表面右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铁芯,所述铁芯外表面连接有铜导线,且铁芯内部与支撑轴相连接。该用于离型膜生产的抗静电力检测装置,设置有铁芯和铜导线,通过铜导线通电产生静电力,铁芯外表面缠绕有多组铜导线,匝圈数越多,会产生越大的静电力,通过测试仪即可对慢慢增加的静电力进行检测,从而测试出离型膜的抗静电力极限程度。而测试出离型膜的抗静电力极限程度。而测试出离型膜的抗静电力极限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离型膜生产的抗静电力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离型膜生产
,具体为一种用于离型膜生产的抗静电力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离型膜是指表面具有分离性的薄膜,被广泛用于电子、胶粘产品、薄膜、反光材料、印刷电路板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和贴合性,而在生产中采用不同的涂布法,可以制得具有不同特性的薄膜,在使用中一些电磁波会对未经屏蔽的敏感性电子元件产生干扰,造成数据失真,所以在离型膜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抗静电力检测,但是现有的检测装置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比如;
[0003]现有的检测装置在进行抗静电力检测时,大多不能控制产生静电力的大小,从而检测出薄膜的抗静电力极限程度,超过极限程度会使得在一些精密仪器的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电磁波,产生的静电力会对电子元件仪表仪器等进行破坏。
[0004]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检测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离型膜生产的抗静电力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能控制产生静电力的大小,从而检测出薄膜的抗静电力极限程度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离型膜生产的抗静电力检测装置,包括基体、主轴、固定轴、铁芯和测试仪,所述基体的内部下端设置有主轴,且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轮,并且转轮外表面连接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上端与轮盘相连接,且轮盘内侧连接有固定轴,所述轮盘外表面右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铁芯,所述铁芯外表面连接有铜导线,且铁芯内部与支撑轴相连接,并且支撑轴通过弹簧与固定轴相连接,所述主轴外表面连接有第二传送带,且第二传送带上端轴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并且第一锥齿轮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外端轴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末端轴连接有对接杆,所述对接杆右端轴连接有顶块,且顶块位于固定轴内部,所述基体内部安装有离型膜,且离型膜外表面右端设置有导电体,所述导电体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极,且电极外端连接有测试仪。
[0007]优选的,所述轮盘通过第一传送带与转轮构成转动结构,且轮盘和伸缩杆以及伸缩杆输出端和铁芯之间均为焊接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铁芯通过伸缩杆与轮盘构成转动结构,且铁芯外表面缠绕有多组铜导线。
[0009]优选的,所述铁芯通过支撑轴与伸缩杆构成滑动结构,且支撑轴通过弹簧与固定轴构成弹性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锥齿轮通过第二传送带与主轴构成转动结构,且连接杆通过第
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构成转动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顶块与固定轴为滑动连接,且支撑轴前端与顶块右表面相贴合。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离型膜生产的抗静电力检测装置;
[0013]1.设置有铁芯和铜导线,通过铜导线通电产生静电力,铁芯外表面缠绕有多组铜导线,匝圈数越多,会产生越大的静电力,通过测试仪即可对慢慢增加的静电力进行检测,从而测试出离型膜的抗静电力极限程度;
[0014]2.设置有支撑轴,通过支撑轴使铁芯进行不停歇的往复移动,从而在增加匝圈层数时,导线能慢慢铺满铁芯整个外表面,不会出现导线缠绕的现象,使操作者检测更加方便,也不会影响静电力的检测的最终结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轮盘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顶块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固定轴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基体;2、主轴;3、转轮;4、第一传送带;5、轮盘;6、固定轴;7、伸缩杆;8、铁芯;9、铜导线;10、支撑轴;11、弹簧;12、第二传送带;13、第一锥齿轮;14、第二锥齿轮;15、连接杆;16、对接杆;17、顶块;18、离型膜;19、导电体;20、电极;21、测试仪。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离型膜生产的抗静电力检测装置,包括基体1、主轴2、转轮3、第一传送带4、轮盘5、固定轴6、伸缩杆7、铁芯8、铜导线9、支撑轴10、弹簧11、第二传送带12、第一锥齿轮13、第二锥齿轮14、连接杆15、对接杆16、顶块17、离型膜18、导电体19、电极20和测试仪21,基体1的内部下端设置有主轴2,且主轴2末端固定连接有转轮3,并且转轮3外表面连接有第一传送带4,第一传送带4上端与轮盘5相连接,且轮盘5内侧连接有固定轴6,轮盘5外表面右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7,且伸缩杆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铁芯8,铁芯8外表面连接有铜导线9,且铁芯8内部与支撑轴10相连接,并且支撑轴10通过弹簧11与固定轴6相连接,主轴2外表面连接有第二传送带12,且第二传送带12上端轴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3,并且第一锥齿轮13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4,第二锥齿轮14外端轴连接有连接杆15,且连接杆15末端轴连接有对接杆16,对接杆16右端轴连接有顶块17,且顶块17位于固定轴6内部,基体1内部安装有离型膜18,且离型膜18外表面右端设置有导电体19,导电体19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极20,且电极20外端连接有测试仪21;
[0022]轮盘5通过第一传送带4与转轮3构成转动结构,且轮盘5和伸缩杆7以及伸缩杆7输出端和铁芯8之间均为焊接连接,铁芯8通过伸缩杆7与轮盘5构成转动结构,且铁芯8外表面
缠绕有多组铜导线9,通过多圈铜导线9的缠绕使得铁芯8产生的静电力增大,从而更易测试出离型膜18的极限抗静电力程度;
[0023]铁芯8通过支撑轴10与伸缩杆7构成滑动结构,且支撑轴10通过弹簧11与固定轴6构成弹性结构,第一锥齿轮13通过第二传送带12与主轴2构成转动结构,且连接杆15通过第二锥齿轮14与第一锥齿轮13构成转动结构,顶块17与固定轴6为滑动连接,且支撑轴10前端与顶块17右表面相贴合,通过顶块17使铁芯8进行往复性的左右移动,避免铁芯8在缠绕铜导线9时只缠绕竖直一层,影响静电力的产生和检测结构。
[0024]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抗静电力检测装置时,根据图1和图2,首先将该装置放置在需要进行工作的位置,将需要检测的离型膜18沿着卡合结构插入基体1内部,如图1状态所示,然后将电机以及铜导线9线圈进行通电,此时电机输出端将带动主轴2进行转动,进而轮盘5在转轮3和第一传送带4的传动作用下进行转动,使得伸缩杆7带动其输出端的铁芯8开始转动,铁芯8外表面将从基体1上端的线圈内开始缠绕铜导线9,产生静电力,离型膜18右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离型膜生产的抗静电力检测装置,包括基体(1)、主轴(2)、固定轴(6)、铁芯(8)和测试仪(2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的内部下端设置有主轴(2),且主轴(2)末端固定连接有转轮(3),并且转轮(3)外表面连接有第一传送带(4),所述第一传送带(4)上端与轮盘(5)相连接,且轮盘(5)内侧连接有固定轴(6),所述轮盘(5)外表面右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7),且伸缩杆(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铁芯(8),所述铁芯(8)外表面连接有铜导线(9),且铁芯(8)内部与支撑轴(10)相连接,并且支撑轴(10)通过弹簧(11)与固定轴(6)相连接,所述主轴(2)外表面连接有第二传送带(12),且第二传送带(12)上端轴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3),并且第一锥齿轮(13)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4),所述第二锥齿轮(14)外端轴连接有连接杆(15),且连接杆(15)末端轴连接有对接杆(16),所述对接杆(16)右端轴连接有顶块(17),且顶块(17)位于固定轴(6)内部,所述基体(1)内部安装有离型膜(18),且离型膜(18)外表面右端设置有导电体(19),所述导电体(19)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极(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功胜赵万里赵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睿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