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裂缝测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9218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15
本申请涉及工程检测设备的领域,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裂缝测宽装置,其包括套管组件、牵引片、钢绞线、支架以及转向滑轮,钢绞线的一端穿设过套管组件,并伸到套管组件外,钢绞线的另一端与牵引片固定连接。转向滑轮与支架转动连接,钢绞线远离牵引片的一端绕设过转向滑轮。支架上设有连接组件和位移传感器,钢绞线绕设过转向滑轮的部分与位移传感器的检测端平行,支架上设有连接组件,钢绞线通过连接组件与位移传感器的检测端连接。本申请具有当待测混凝土内部由于收缩而开裂,裂缝带动钢绞线发生偏移后,转向滑轮能够修正钢绞线的位置,减少由于钢绞线偏移而产生的测量误差的效果。于钢绞线偏移而产生的测量误差的效果。于钢绞线偏移而产生的测量误差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裂缝测宽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工程检测设备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裂缝测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用砂、石作集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混凝土成型之后,在硬化过程中,一部分水与水泥发生反应被消耗,一部分水被蒸发,使得混凝土内缺少水分,并发生收缩。当混凝土内各部分的水分消耗速度速度不均匀时,各部分的收缩程度也将出现差异,从而使混凝土出现裂缝。为了控制混凝土质量,需要对混凝土裂缝的宽度进行检测,以反映混凝土的收缩程度。传统的混凝土裂缝检测方法一般是通过游标卡尺等测量设备进行人工测量。
[0003]公告号为CN20698992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内部裂缝宽度测量装置,包括支架、位移传感器、钢绞线、伸缩套管以及端部固定器。位移传感器设于待测混凝土的外侧,支架固定连接于待测混凝土的表面,位移传感器与支架固定连接。钢绞线的一端穿设过伸缩套管,并固定连接于端部固定器上,钢绞线的另一端与位移传感器的感应端固定连接,伸缩套管设有转弯处。测量之前,检测人员将端部固定器与伸缩套管埋设于待测量的混凝土内,并使端部固定器与伸缩套管的一端贴合,伸缩套管远离端部固定器的一端伸出混凝土表面。当混凝土发生收缩,使伸缩套筒处出现裂缝时,端部固定器与位于裂缝一侧的混凝土同步位移,并带动钢绞线发生位移。位移传感器对钢绞线的位移进行检测,从而测得混凝土的裂缝宽度。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在安装时,位移传感器的检测端与钢绞线处于同一直线上,混凝土因收缩而开裂时,将带动伸缩套管和钢绞线,使钢绞线偏离位移传感器的检测端,导致测量结果存在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在安装时,位移传感器的检测端与钢绞线处于同一直线上,混凝土因收缩而开裂时,将带动伸缩套管和钢绞线,使钢绞线偏离位移传感器的检测端,导致测量结果存在误差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凝土裂缝测宽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混凝土裂缝测宽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得出:
[0007]一种混凝土裂缝测宽装置,包括套管组件、牵引片、钢绞线、支架、用于检测钢绞线位移的位移传感器以及转向滑轮,所述套管组件包括第一分体、伸缩软管与第二分体,所述伸缩软管的一端与第一分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分体固定连接,所述钢绞线依次穿设过第一分体、伸缩软管和第二分体,并伸到所述第一分体外,所述钢绞线穿设过第一分体的一端与牵引片固定连接,所述转向滑轮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钢绞线穿设过第二分体的一端绕设在转向滑轮的外侧,所述支架上设有连接组件,所述位移传感器设于支架上,且所述钢绞线绕设过转向滑轮的部分与位移传感器的检测端平行,所述支架上设有连接组
件,所述钢绞线通过连接组件与位移传感器的检测端连接。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待测混凝土具有流动性时,操作者将套管组件和牵引片埋设进待测混凝土中,使牵引片与第二分体远离伸缩软管的一端贴合,并令第二分体与待测混凝土的表面垂直,第二分体伸到待测混凝土的外侧,同时令第一分体平行于待测混凝土的表面,然后,操作者将支架远离位移传感器的一端埋进待测混凝土靠近表面的浅层中。接着,操作者将钢绞线穿设过第二分体的一端绕设过转向滑轮,再通过连接组件将钢绞线绕设过转向滑轮的部分与位移传感器的检测端连接,使位移传感器将通过连接组件将钢绞线张紧,即完成对测宽装置的安装。
[0009]当待测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发生收缩时,混凝土内的各部分由于收缩程度不一致而产生裂缝,裂缝在扩展过程中沿竖直方向第一分体相交时,牵引片周围的待测混凝土带动牵引片,牵引片与第一分体解除贴合,并带动钢绞线,与钢绞线一起移动。同时,第一分体周围的待测混凝土带动第一分体,第一分体沿着背离牵引片的方向移动。由于裂缝位于待测混凝土的内部,因此第二分体靠近待测混凝土表面的一端受到裂缝的影响较小,第二分体远离待测混凝土表面的一端受到裂缝的影响较大,第二分体发生倾斜,并带动钢绞线和软管,使软管发生变形,钢绞线发生偏移。转向滑轮使对钢绞线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制,使钢绞线绕设过转向滑轮的部分平行于位移传感器的检测端,位移传感器通过连接组件对钢绞线的水平位移进行记录,减少了测量混凝土裂缝宽度时由于钢绞线偏转而产生的的误差,有利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0010]优选的:所述转向滑轮两侧各设有一个限位环,所述转向滑轮两侧各设有一个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钢绞线依次穿设过两个限位环。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环对钢绞线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制,能够减少钢绞线沿转向滑轮宽度方向的移动,减少了钢绞线相对于位移传感器的偏移,使测量结果更加精确。
[0012]优选的:所述转向滑轮两侧均沿周缘设有一圈环形凸起。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凸起对钢绞线进行限位,减少了钢绞线脱离转向滑轮的可能,增加了测宽装置工作的稳定性。
[0014]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一齿轮、第二连接杆以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与钢绞线远离牵引片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位移传感器的检测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一滑轨滑移配合,所述第二连接杆与第二滑轨滑移配合,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均设有卡齿,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卡齿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卡齿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且保持同轴,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的直径。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混凝土裂缝在待测混凝土内部扩展时时,钢绞线带动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沿第一滑轨滑动,并带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再带动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沿第二滑轨移动,并带动位移传感器的检测端,对位移数据进行检测。由于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同轴转动,且第一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的直径,因此钢绞线的位移被放大,使得位移效果更加明显,操作者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直径之比对位移传感器测得的数据进行换算,即可计算出裂缝的实际宽度,减少了位移传感器受到外界扰动而产生的偶然误差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滑轨的两端均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一滑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轨的两端均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与第二滑轨固定连接。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连接杆沿着滑轨滑动,并将脱离第一滑轨时,第一限位块对第一连接杆进行限位,减少了第一连接杆脱离第一滑轨的可能。第二限位块对第二连接杆也起到相同的限位作用。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靠近钢绞线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钢绞线远离牵引片的一端设有螺栓,所述钢绞线与螺栓的螺帽固定连接,所述螺栓与螺纹孔螺纹配合。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钢绞线通过螺栓与第一连接杆实现可拆卸连接,在安装测宽装置时,操作者可以先对套管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裂缝测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组件(4)、牵引片(1)、钢绞线(2)、支架(3)、用于检测钢绞线(2)位移的位移传感器(5)以及转向滑轮(6),所述套管组件(4)包括第一分体(41)、伸缩软管(42)与第二分体(43),所述伸缩软管(42)的一端与第一分体(4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分体(43)固定连接,所述钢绞线(2)依次穿设过第一分体(41)、伸缩软管(42)和第二分体(43),并伸到所述第一分体(41)外,所述钢绞线(2)穿设过第一分体(41)的一端与牵引片(1)固定连接,所述转向滑轮(6)与支架(3)转动连接,所述钢绞线(2)穿设过第二分体(43)的一端绕设在转向滑轮(6)的外侧,所述支架(3)上设有连接组件(8),所述位移传感器(5)设于支架(3)上,且所述钢绞线(2)绕设过转向滑轮(6)的部分与位移传感器(5)的检测端平行,所述钢绞线(2)通过连接组件(8)与位移传感器(5)的检测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裂缝测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滑轮(6)两侧各设有一个限位环(9),所述限位环(9)与支架(3)固定连接,所述钢绞线(2)依次穿设过两个限位环(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裂缝测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滑轮(6)两侧均沿周缘设有一圈环形凸起(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裂缝测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8)包括第一连接杆(81)、第一齿轮(82)、第二连接杆(84)以及第二齿轮(85),所述第一齿轮(82)和第二齿轮(85)均与支架(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81)与钢绞线(2)远离牵引片(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84)与位移传感器(5)的检测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架(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83)与第二滑轨(86),所述第一连接杆(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丽英夏志皓雎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南房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