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患者用头部隔离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9028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患者用头部隔离罩。包括固定部和密封单元,密封单元包括罩体和密封盖,固定部与罩体固定连接,固定部上设有检测口,密封盖与检测口相对并用于封闭检测口,罩体上设有透明的观察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隔离罩适合待检测者使用,能够避免病毒扩散。能够避免病毒扩散。能够避免病毒扩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患者用头部隔离罩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患者用头部隔离罩。

技术介绍

[0002]在传染病检测时,部分传染病需要通过咽拭子样本进行检查,在采集样本时,需要将咽拭子伸至待检测者的咽喉部位,采集时会刺激待检测者的咽喉,导致待检测者打喷嚏。在打喷嚏时,唾液会喷溅,病毒也会随着唾液喷溅,当待检测疾病为如新冠等具有传染性疾病时,飞溅的唾液会导致病毒扩散。
[0003]目前虽然存在供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面罩和防护服,但病毒随着唾液粘附在防护服上后,医务人员在脱下防护服和防护面罩时若操作不慎,仍有可能接触到病毒。另外,病毒还会扩散至检测室内的其它物品甚至在检测室门口等待的其他待检测者身上,同样容易造成其他待检测者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患者用头部隔离罩,以避免病毒扩散。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患者用头部隔离罩,包括固定部和密封单元,密封单元包括罩体和密封盖,固定部与罩体固定连接,固定部上设有检测口,密封盖与检测口相对并用于封闭检测口,罩体上设有透明的观察窗。
[0006]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0007]1.本方案中的罩体佩戴后能够罩设在待检测者面部,当待检测者的咽喉部位受到刺激而条件反射的打喷嚏时,罩体能够对飞溅的唾沫起到遮挡的作用,避免唾沫扩散,从而避免唾沫内的病毒扩散。
[0008]2.固定部上设有检测口,通过检测口可将咽拭子伸入待检测者的咽喉部位,罩体不会对样本采集造成阻碍。其次,观察窗为透明,医务人员可通过观察窗观察到待检测者的咽喉部位,从而能够准确的将咽拭子伸入待检测部位,进一步避免罩体对样本采集造成阻碍
[0009]进一步,罩体为具有透气和病毒过滤作用的柔性片。
[0010]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与硬质的罩体相比,柔性片佩戴后的舒适度更高,而且柔性片具有透气性,可避免待检测者佩戴后产生强烈的憋闷感,提高使用的舒适度。
[0011]进一步,密封单元包括与罩体固定连接的支撑条,支撑条一端朝向固定部并与固定部固定连接。
[0012]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支撑条能够对柔性片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在待检测者呼吸作用下,柔性片与待检测者面部贴合,可进一步提高使用的舒适度。
[0013]进一步,支撑条包括固定连接的支撑部和变形部,支撑部与罩体固定、变形部与固定部固定,变形部为可发生塑性变形的L形条。
[0014]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L形条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部和固定部上,通过弯曲L形条
可调整支撑部的位置,调整支撑部与待检测者面部之间的距离,改变罩体与面部的贴合度。
[0015]进一步,固定部上套设有环状的限位圈,限位圈同时与固定部滑动连接。
[0016]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限位圈滑动至支撑部远离固定部的一端后可对支撑部进行限位,使得罩体弯曲,将附着有唾沫的一侧被包裹在内侧,避免医务人员或者对医疗垃圾进行处理的人员与唾沫接触,进一步避免病毒扩散。
[0017]进一步,支撑部位于罩体的外侧。
[0018]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罩体佩戴在待检测者的面部后,本方案中的支撑部位于罩体背离待检测者的面部的一侧,限位圈滑动时,支撑部与限位圈接触,可避免限位圈与罩体接触,在限位圈滑动时导致罩体损坏、罩体内侧的唾沫暴露。
[0019]进一步,固定部上转动连接有连杆,连杆端部固定有吸水条,吸水条与观察窗内侧相贴,连杆远离吸水条一端贯穿固定部。
[0020]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的罩体佩戴在待检测者的面部后,吸水条位于面罩朝向待检测者的面部的一侧。在天气较冷的情况下,待检测者头戴面罩的过程中,随着待检测者呼吸排出的水蒸气会附着在面罩内壁,对医务人员的视线造成遮挡。本方案中,转动连杆时,吸水条可沿观察窗滑动,可去除观察窗内侧的水蒸气,方便医务人员采集样本。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正视图;
[0022]图2为图1中A向的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罩体1、系带11、观察窗12、固定部2、检测口21、密封盖22、支撑条3、支撑部31、L形条32、连杆4、吸水条41、限位圈5。
[0025]实施例1
[0026]一种患者用头部隔离罩,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固定部2和密封单元,密封单元包括罩体1、密封盖22和四个支撑条3,本实施例中的罩体1为柔性片,柔性片包括从左至右的吸湿层、过滤层和防水层,具体的,罩体的结构和形状均与现有的医用外科口罩的结构和形状相同,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的罩体1的前后两端均胶接U形的系带11,将系带11套设在待检测者耳朵上后即可将罩体1佩戴在待检测者面部。
[0027]固定部2嵌入外罩体1上并胶接在外罩上,固定部2上设有检测口21,密封盖22位于固定部2的右端,本实施例中的密封盖22包括呈剪刀状分布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且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均与固定部2通过销轴转动连接。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相对的一端设有与检测口21相对的限位槽,限位槽沿竖向的截面为半圆形。
[0028]外罩上嵌有弧形的观察窗12,本实施例中的观察窗12为透明薄膜,观察窗12位于固定部2的上侧,观察窗12左侧设有与观察窗12相贴的吸水条41,吸水条41连接有L形的连杆4,本实施例中的吸水条41采用棉质,且吸水条41套设在连杆4的竖向段上。连杆4的横向段贯穿固定部2并可相对于固定部2转动。
[0029]四个支撑条3均包括支撑部31和变形部,本实施例中的支撑部31为与待检测者面
部贴合的弧形、变形部为L形的L形条32,本实施例中的L形条32和连杆4均为铝质,故L形条32可发生塑性变形。支撑部31右端与L形条32的左端胶接,支撑部31与罩体1的外壁胶接,L形条32靠近固定部2的一侧胶接在固定部2上。固定部2上套设有环状的限位圈5,限位圈5的内径大于固定部2的外径,使得限位圈5可相对固定部2向左滑动。
[0030]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0031]初始时,限位圈5套设在固定部2上,支撑部31处于张开状态。使用时,将罩体1向左罩设在待检测者的面部,并使得罩体1与待检测者的口、鼻相对,然后将系带11绕于耳后,将罩体1佩戴在待检测者面部。
[0032]检测时,将咽拭子从检测口21伸入,当咽拭子伸至待检测位置后,人工转动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使得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封闭检测口21,然后再通过咽拭子进行采样。在采样过程中,待检测者受刺激打喷嚏时,唾沫受到罩体1的阻挡而不会扩散。
[0033]采集完成后,使得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暴露检测口21,将咽拭子从检测口21取出即可取下罩体1,取下后,使限位圈5相对于固定部2向左滑动至支撑部31的左端后,即可对支撑部31进行限位,使得罩体1被收拢,粘附有唾沫的罩体1左壁被折叠、收拢至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患者用头部隔离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和密封单元,所述密封单元包括罩体和密封盖,所述固定部与罩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上设有检测口,所述密封盖与检测口相对并用于封闭检测口,所述罩体上设有透明的观察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用头部隔离罩,其特征在于:罩体为具有透气和病毒过滤作用的柔性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患者用头部隔离罩,其特征在于:密封单元包括与罩体固定连接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一端朝向固定部并与固定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患者用头部隔离罩,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爱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