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放式椭球面光学共振腔
[0001]本公开涉及固态量子光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放式椭球面光学共振腔。
技术介绍
[0002]单光子源是量子通讯、量子测量和量子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具有帕塞尔增强效应的微腔,通过共振激发的激发方式,可以产生接近傅里叶变换极限的单光子,并使单光子较高效的提取耦合进单模光纤中。但目前,单光子提取效率最高仅为33%左右,仍未满足各量子计算方案大于50%的要求。制约单光子提取效率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已有的方案需要将共振激发随机产生的左旋或右旋偏振单光子投影到单偏振,使得效率至少减半;另一方面在于,为了 除同频率背景激发光,不得不采取的水平偏振激发垂直偏振收集的偏振 波方式,也使得系统效率无法高于50%。
[0003]与此同时,传统的高性能量子点单光子源的制备方式为,基于半导体自组装量子点在基片上的随机生长,然后再利用高精度微纳工艺的处理得到。在现有的微纳工艺技术背景下,需要针对随机生长量子点的位置以及发光特性做针对性的微纳结构。由于量子点结构的尺度很小,为了保证对量子点针对性定位,缩小光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放式椭球面光学共振腔,其特征在于,包括:椭球面布拉格反射镜(1);平面布拉格反射镜(2),设于所述椭球面布拉格反射镜(1)向内凹陷的一侧;腔体(3),包括所述椭球面布拉格反射镜(1)和所述平面布拉格反射镜(2)之间的空腔,所述腔体(3)内设有单光子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椭球面光学共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椭球面布拉格反射镜(1)与平面布拉格反射镜(2)为分离的两独立部件,相互之间未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椭球面光学共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椭球面布拉格反射镜(1)的镜面边缘所在平面与所述平面布拉格反射镜(2)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椭球面光学共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椭球面布拉格反射镜(1)包括由两种折射率不同的光学材料交替叠加构成的多层结构,其中,所述多层结构中的每层结构的厚度均为所述单光子源产生的单光子的四分之一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莫迟,陈思,丁星,何玉明,陆朝阳,潘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