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绳扣的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8828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绳扣的混料装置,包括支撑杆以及设于支撑杆上的混料桶,混料桶顶端设有两个连接口且混料桶底端中部还设有用于输料的输料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搅拌物料输送进混料桶内并通过电机控制动力杆转动,从而带动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搅拌件转动和套设在动力杆上的第二搅拌件转动,对下料在混料桶内的湿润塑料颗粒和防紫外线材料进行搅拌,并且铰接在第一搅拌件上的第一刮料板对第一搅拌件旋转过程中粘附在混料桶内侧壁上的湿润塑料颗粒进行刮料并搅拌,使得湿润塑料颗粒混料均匀,提高了湿润塑料颗粒加工的质量和效率,并且解决了湿润塑料颗粒粘附在混料桶内侧壁上使得搅拌组件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壁上使得搅拌组件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壁上使得搅拌组件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绳扣的混料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绳扣塑料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螺旋绳扣的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抗形变能力中等,介于纤维和橡胶之间,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树脂是指尚未和各种添加剂混合的高分子化合物。
[0003]然而目前的对带有潮湿的颗粒状塑料进行混料时,直接将潮湿的颗粒状的塑料倒入到搅拌桶的内部进行混料,搅拌桶的体积较小,位于搅拌桶内部的搅拌叶与潮湿的颗粒物料接触的面积少,搅拌时容易形成分层,导致塑料混料不均匀,影响塑料的加工;且潮湿的颗粒状塑料容易粘粘在搅拌桶的内侧壁上,影响搅拌桶的正常搅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螺旋绳扣的混料装置。
[0005]一种螺旋绳扣的混料装置,包括支撑杆以及设于所述支撑杆上的混料桶,所述混料桶顶端设有两个连接口且所述混料桶底端中部还设有用于输料的输料孔,一个所述连接口用于与输送湿润塑料颗粒的塑料材料桶连接且另一个所述连接口用于与输送防紫外线材料的防紫外线材料桶连接;所述混料桶设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混料桶顶端的电机、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且另一端穿进所述混料桶的动力杆、设于所述动力杆上与所述混料桶内侧壁相配合且位于所述混料桶内的两个第一搅拌件、至少一个套设于所述动力杆上的第二搅拌件以及铰接于对应所述第一搅拌件上且用于刮所述混料桶内侧壁上的料的多个第一刮料板,两个所述第一搅拌件对称设置且呈框状,所述第二搅拌件呈螺旋桨状。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刮料板以所述动力杆为中心轴顺时针方向设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分别位于对应所述第一搅拌件底端与所述第一搅拌件铰接且用于刮所述混料桶底部表面上的料的两个第二刮料板,一个所述第二刮料板刮部分所述混料桶底部表面上的料,另一个所述第二刮料板刮另一部分所述混料桶底部表面上的料。
[0008]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一搅拌件上还设有多个倾斜角度不同的搅拌板。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搅拌件数量为三个,两个所述第二搅拌件位于所述动力杆中部且间隔设置,另一个所述第二搅拌件位于所述动力杆远离所述电机一端的末端。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螺旋绳扣的混料装置将搅拌物料输送进混料桶内并通过电机控制动力杆转动,从而带动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搅拌件转动和套设在动力杆上的第二搅拌件转动,对下料在混料桶内的湿润塑料颗粒和防紫外线材料进行搅拌,并且铰接在第一搅拌件上的第一刮料板对第一搅拌件旋转过程中粘附在混料桶内侧壁上的湿润塑料颗粒进行刮料,再对刮下来的料通过第一搅拌件和/或第二搅拌件进行搅拌,使得
湿润塑料颗粒混料均匀,提高了湿润塑料颗粒加工的质量和效率,并且解决了湿润塑料颗粒粘附在混料桶内侧壁上使得搅拌组件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螺旋绳扣的混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4]如图1至图2所示,其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螺旋绳扣的混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种螺旋绳扣的混料装置,包括支撑杆10以及设于所述支撑杆10上的混料桶20,所述混料桶20顶端设有两个连接口21且所述混料桶20底端中部还设有用于输料的输料孔(图中未标出),一个所述连接口21用于与输送湿润塑料颗粒的塑料材料桶连接且另一个所述连接口21用于与输送防紫外线材料的防紫外线材料桶连接;所述混料桶20设有搅拌组件21,所述搅拌组件21包括设于所述混料桶20顶端的电机211、一端与所述电机211连接且另一端穿进所述混料桶20的动力杆212、设于所述动力杆212上与所述混料桶20内侧壁相配合且位于所述混料桶20内的两个第一搅拌件213、至少一个套设于所述动力杆212上的第二搅拌件214以及铰接于对应所述第一搅拌件213上且用于刮所述混料桶20内侧壁上的料的多个第一刮料板215,两个所述第一搅拌件213对称设置且呈框状,所述第二搅拌件214呈螺旋桨状。在使用时,首先,混料桶20安装有支撑杆10,实现了对整体混料桶20的支撑,在通过一个连接口21连接的塑料材料桶输送湿润塑料颗粒和另一个连接口21连接的防紫外线材料桶输送防紫外线材料(邻羟基苯甲酸苯酯、2

苯并三氮唑、2,4

二羟基二苯甲酮、2

羟基
‑4‑
甲氧基二苯甲酮、2

羟基
‑4‑
正辛氧基二苯甲酮、2
’‑
羟基
‑3’
,5
’‑
二叔苯基、单苯甲酸间苯二酚酯其中的一种或多种)进混料桶20内,通过搅拌组件21进行搅拌,电机211控制动力杆212转动,从而带动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搅拌件213转动和套设在动力杆212上的第二搅拌件214转动,对下料在混料桶20内的湿润塑料颗粒和防紫外线材料进行搅拌,并且铰接在第一搅拌件213上的第一刮料板215对第一搅拌件213旋转过程中粘附在混料桶20内侧壁上的湿润塑料颗粒进行刮料,再对刮下来的料通过第一搅拌件213和/或第二搅拌件214进行搅拌,使得湿润塑料颗粒混料均匀,提高了湿润塑料颗粒加工的质量和效率,并且解决了湿润塑料颗粒粘附在混料桶20内侧壁上使得搅拌组件21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此混料生产出来的螺旋绳扣可以起到耐紫外线、防止开裂和提高产品使用寿命的作用。
[0015]所述第一刮料板215以所述动力杆212为中心轴顺时针方向设置。配合第一搅拌件213和第二搅拌件214转动方向对粘附在混料桶20内侧壁上的湿润塑料颗粒进行刮料,使得湿润塑料颗粒搅拌得更加均匀。
[0016]所述搅拌组件21还包括分别位于对应所述第一搅拌件213底端与所述第一搅拌件213铰接且用于刮所述混料桶20底部表面上的料的两个第二刮料板216,一个所述第二刮料板216刮部分所述混料桶20底部表面上的料,另一个所述第二刮料板216刮另一部分所述混料桶20底部表面上的料。两个第二刮料板216配合对粘附在混料桶20底部表面的料刮下,配
合输料孔(图中未标出)进行输料,防止粘附在混料桶20底部表面的料对第一搅拌件213造成阻碍而造成搅拌组件21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并提高了输料孔(图中未标出)的输料效率。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刮料板和第二刮料板当出现问题时,还可以通过铰接的方式拆卸下来,进行更换和维修,非常方便。
[0017]每个所述第一搅拌件213上还设有多个倾斜角度不同的搅拌板2131。多个倾斜角度不同的搅拌板2131配合第一搅拌件213进行转动,可以增加湿润塑料颗粒不同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绳扣的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绳扣的混料装置包括支撑杆以及设于所述支撑杆上的混料桶,所述混料桶顶端设有两个连接口且所述混料桶底端中部还设有用于输料的输料孔,一个所述连接口用于与输送湿润塑料颗粒的塑料材料桶连接且另一个所述连接口用于与输送防紫外线材料的防紫外线材料桶连接;所述混料桶设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混料桶顶端的电机、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且另一端穿进所述混料桶的动力杆、设于所述动力杆上与所述混料桶内侧壁相配合且位于所述混料桶内的两个第一搅拌件、至少一个套设于所述动力杆上的第二搅拌件以及铰接于对应所述第一搅拌件上且用于刮所述混料桶内侧壁上的料的多个第一刮料板,两个所述第一搅拌件对称设置且呈框状,所述第二搅拌件呈螺旋桨状。2.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嘉联精密五金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